“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系统”试运行以来共分配720个器官,该系统将正式运行
|
新京报讯 (记者魏铭言)昨天上午国家卫计委发布会上,卫计委新闻发言人邓海华表示,自2010年3月至今年7月8日,全国共有公民器官捐献918例,获取大器官2495个;其中进入中国器官分配与共享系统执行自动分配的捐献器官为720个。
邓海华表示,目前全国已有38家器官获取组织使用该系统,完成了353个捐献者捐献的720个大器官的分配。其他未进入系统的(捐献器官)有其他的分配途径。
邓海华称,目前中国器官分配与共享系统稳定运行,即将在全国正式运行。国家卫计委将同步出台《人体器官获取与分配管理的暂行规定》,强制所有的捐献器官都通过这一系统分配。
邓海华表示,国家卫生计生委强制推行“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系统”的目的,就是对捐献的器官进行科学、规范、公开、公正地分配,做到以病人的医学需求作为器官分配的唯一准则,确保器官捐献移植工作透明、公开和可溯源性。同时,也为公众对器官捐献的信任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会后记者询问,捐献器官和使用系统分配器官的起止时间。该发言人表示,公民捐献器官是从2010年3月我国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在部分省市开展试点至今年7月8日。2011年4月中国器官分配与共享系统试运行后,当时卫生部要求全国所有移植资质医院获取的捐献器官都应通过该系统分配。
7月8日,新京报刊发核心报道《“人为”干预器官分配引发利益之惑》,引用今年5月在深圳召开的中国人体器官获取组织培训会上的报告数据报道,全国三分之二的捐献器官未进入中国器官分配与共享系统进行分配,呼吁规范捐献器官分配移植工作。
■ 名词解释
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系统
2009年,受原国家卫生部委托,由香港大学负责研发维护的中国器官分配与共享系统,是落实《人体器官移植条例》所要求的公平、公开、公正的器官分配原则,建立的一个自动化计算机系统。
该系统2011年4月在全国164家器官移植医院正式投入运行,以患者病情紧急程度,和供、受者匹配程度等医学数据作为唯一排序原则,对每一个完成捐献的器官,执行自动化的,无人为干预的分配。
系统主要设计者,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研究中心主任王海波介绍,系统的运行,是以等待名单中患者病情的紧急度和供受者匹配程度等医学数据作为唯一排序原则的器官分配过程。
系统的可追溯性确保分配能够得到监督,如果有医生或医院将权贵者的资料造假,放在紧急等待名单中,而紧急等待的生存期只有7天。如果7天后,这个患者仍在等待,系统会提示其病情信息可能有误,卫生行政根据提示可以开展调查。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