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9:经济新闻·公司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9:经济新闻·公司
上一篇

中美短债基金遭“差别待遇”

2013年07月16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近日有美国媒体报道,美国超短债产品替代货币基金成为了美国投资者的新宠,截至今年4月底,超短期债券型基金资金净流入50亿美元,其中较受欢迎的超短债ETF Pimco增强型短期债券(MINT)ETF资金仅5月一个月就净流入5亿美元。

  从国内的情况来看,2005年,中短债基金作为当年创新黑马也曾红极一时,创出首募份额超百亿的巨量。只是短短一年时间后,就风光不再,据银河证券数据,截至今年上半年,市场上的中短债基金仅余两只,占市场份额0.03%,近年历史收益也不如货币基金。

  是什么导致了国内短债基金的“滑铁卢”?首先,短债基金的设计定位于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之间,一般要求组合的加权久期或平均剩余年限在3年以内,其中超短债基金设计久期在一年以内,比货币基金长,比普通债券基金短。通过收益高于货币基金而安全性则大大好于债券基金的产品定位吸引投资者。然而,因为中国的收益率曲线较为平坦,短债基金相对货币基金的收益率优势并不大。另一方面,为了吸引投资者,中短债基金多像货币基金一样免收申购赎回费。在2006年股市走牛,投资者大量赎回货币和类货币基金时,由于缺少赎回费的保护,和货币基金一样经受短期巨额赎回的考验。短债基金的管理人大多蒙受了相当损失,并逐步将短债基金向一般债券型转型而退出了。

  从长远来看,提供专业的价值以满足客户的长远,理性的需求是产品创新和发展的“试金石”。

  兴业全球基金 李小天 钱敏伟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