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上接C11版)
大陆
从文学青年到大学老师
“家人也担心(做戏剧),但好歹我不是自由职业者,我还有工资的。”
上周末,一出叫《日常_非常日常》的戏在蓬蒿剧场上演。这部戏讨论了当下的教育制度,几个中学生在舞台上“演出”了他们自己的日常生活。戏的尾声也是高潮:舞台上的鱼缸中,水被不断抽出,金鱼在缸底挣扎、翻跳。三分钟过去了,一位女观众闯入舞台,将手中的矿泉水倒入鱼缸,又和演员一起抱起水桶往里注水。
演后谈作为戏的下半部分“上演”,观众们热烈地讨论着,各抒己见,很久没有见到这样的场面。
戏的导演孙晓星是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的毕业生,和黄盈、赵淼、邵泽辉这些“上一辈”的戏剧青年一样,孙晓星的正职也是大学老师,毕业后他在天津音乐学院戏剧影视系教书。他的同学大部分都在写电视剧,也有的进了媒体,还有的干脆回老家找了份闲差,全班还在做戏剧的几乎只剩下他一个。
初中时接触电脑游戏的孙晓星,一度畅想做个“IT青年”,却在进入高中后,因为痴迷《哈利·波特》而转型成为“文学青年”。在《哈利·波特》出到第四本时,他手痒痒地开始“创作”,为《哈利·波特》写续集。那时候,新概念作文大赛十分火爆,班里的同学开始争相投稿。
高三那年,他进入了决赛,去了趟上海,也是在那时,“突然知道,还有个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由于成绩不佳,在高中他很“不受待见”,于是打定主意考中戏,一考,就考上了。
到了大学第四年,孙晓星曾在国家大剧院实习,早出晚归的工作几乎将他耗尽,每天晚上回到学校都11点多了,基本累得动弹不得。为了能有时间创作,孙晓星“希望能够有自由支配的时间段,所以教师是最满意也最适合的职业”。
毕业之后有了正职,开始做戏的孙晓星腰杆子也硬了一点,“家人也担心,但好歹我不是自由职业者,我还有工资的。”
台湾行启发导演处女作
“台湾一些戏剧人没有把剧场作为目的,他们的目的是改变社会。”
2011年,孙晓星的戏剧处女作《悼亡剧场》在当年的大学生戏剧节上演,反响不错,他是那部戏的编剧。去年他编写出版了《再剧场——独立戏剧的城市地图》,介绍了各地的独立戏剧。今年,他的导演处女作《日常_非常日常》上演,这其实与他今年5月的一趟台湾之行有关。
“在台北一个戏剧青年的聚集地,做小剧场的人都会在那儿出现,我跟他们聊天,突然就接近了这些人的生活方式。他们又了解戏剧,又了解视觉,还了解音乐,我接触他们,感觉戏剧真是很前卫的事。他们的生活能忍住贫穷,他们都在二手市场买衣服,那种古着的装扮还挺酷的,创作上他们也更多地关心社会话题”,孙晓星说,“台湾的一些戏剧人并没有把剧场作为目的,他们的目的是改变社会,这甚至是一种超越了艺术的东西”。
在这个启发下,孙晓星对新戏的创作也做出了调整,他原本的想法是做一个更艺术化的戏,但去了台湾以后,他想尝试做与现实更紧密的议题。
“到最后,《日常_非常日常》的演后谈已经不讨论这个戏了,而是讨论这个社会议题,我的目的算是一定程度达成了”,孙晓星说。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