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作品亮相京城,两岸三地戏剧人讲述剧场外的苦与乐
|
5月至7月,北京南锣鼓巷戏剧节与两岸三地青年戏剧节先后开演。9月,又将迎来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在这些戏剧节上,活跃着许多两岸三地的戏剧青年。新京报记者从中挑选了三位较具代表性的年轻戏剧人,他们多少带点理想主义,都要面对时间、精力、金钱的问题。
在香港,大部分戏剧人有兼职做教师。除此之外,很多政府机构、学校、剧团还开设了“校园巡演”。
在台湾,机会更多。剧评家林克欢介绍,台湾除了有政府的基金会,还有大量私人文化基金会,也就是在大公司交给政府的税里可以扣出3%,自己成立基金会。因而台湾戏剧人,全职的比例稍高。
而大陆戏剧青年的生存就相对严峻了。能到高校做老师、又做戏剧,这几乎是最好的一条路。大部分只能零星接点散活。
香港
“劫富济贫”的方俊杰
从国际政治到戏剧导演
“我是个很想讲故事的人,戏剧就是这个平台”
6月,香港话剧团的小剧场话剧《最后晚餐》在京演出引发热议。这部戏的导演方俊杰是一位新人,2010年从香港演艺学院导演系毕业。此前,他在香港浸会大学拿到了国际政治的学士学位,戏剧是他大学期间最大的爱好,于是在大学毕业后,他又考了香港演艺学院。“从浸会毕业之后,我知道我能找一份稳定的工作,但我是个很想讲故事的人,我需要一个平台去表达,戏剧就是这个平台,我又不太懂,所以就进学校再学一下。”
学导演期间,方俊杰的班上只有四个人。不久前,他们同学聚会,方俊杰认为,比起另外三个同学,自己的起点还可以,“一直有很多人找”。一年5至8部戏毫无压力,平均两个月做一部。最紧张的一次是三部戏同时运作,“早上完成工作坐公车去下一个地方的时候,脑袋要调整,‘我接下来是去开会,不是去排练’”。
收入不稳定
“我就是喜欢这样的生活,我就是怕闷啊”
繁忙的生活却让方俊杰乐在其中,“当然享受啦,有得做就是好的!”毕业后这三年,他做过经典剧目,也做当代翻译剧和音乐剧,认为“这些都是机会”。他试过整整三个月没有一分钱进账,尽管每天忙得死去活来。也有过三个剧组同时发薪,瞬间成了“大富翁”,马上甩给老妈两万港元。
“总的来说,收入是很不稳定。跟香港话剧团合作,他们给的工资一定不错,但他们不可能每年找我导三四部戏,最多一部、两部。如果跟小剧团合作,我说要多一点钱,他们也付不起。也有的剧团没钱给你,只有车马费”。方俊杰管这叫做“劫富济贫”,他认为,做艺术就要不停地做,才能积累经验。
比起那些改了行,或者不得不靠兼职来维持生计的朋友、同行,方俊杰自认“很幸运”,因为“大部分同行都在做老师,以前政治系的同学很多在炒股票,都开宝马,还有的在政府工作,什么都有津贴。但我就是喜欢这样的生活,我就是怕闷啊。”
C10版-C12版采写 新京报记者 陈然
(下转C11版)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