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经济学人特刊·对话评委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005:经济学人特刊·对话评委

夏斌:经济增长正趋于合理减速(1)

——专访新京报2013“中国青年经济学人”评委夏斌

2013年07月24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夏斌

  新京报2013“中国青年经济学人”评委。国务院参事、南开大学国家经济研究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政策、货币政策、金融监管和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有关学术论文曾获中国孙冶方经济学奖,并多次获中国金融学会全国优秀论文奖。

  主要的、大量的货币投放不可能在银行体系内“空转”,不管是用票据还是理财、影子银行等金融形式融通的资金,最终都是流向了实体经济。银行资金紧张背后反映的是实体经济出了问题。

  ——夏斌

  夏斌长期研究中国金融改革和宏观经济形势,对6月份出现的银行资金紧张,夏斌颇有感触。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夏斌表示,银行资金紧张反映的是实体经济出了问题,当前调控应该逐步刺破泡沫,以解除大面积危机突然爆发的风险。

  资金运用效益明显下降

  新京报:6月底中国货币市场出现罕见的资金紧张现象,你怎么看这一情况?

  夏斌:当前的货币与经济处于什么样的关系?一是企业和政府的杠杆率在明显提高,货币总量是宽松的。今年一季度与去年一季度相比,M2增长由13.2%上升到15.8%,社会融资总量的增长由-7.4%上升到58.8%,整个非金融部门的债务,由2012年的76.4万亿元上升到2013年的91.5万亿元,增加15万亿元,增长近20%。由此静态地看,货币总量总体上是非常宽松的。

  二是在杠杆率不断提高的过程中,经济增速不是在加快,而是在放慢。GDP增长由去年一季度的8.1%下降到今年同期的7.7%。工业增加值由去年1-5月增长11.5%,下降到今年同期的8.5%。

  新京报:同样的甚至更多的货币增长为什么不能推动同样的经济增速?是不是大家所说的“空转”?

  夏斌:有人们说的金融统计中存在重复的计算,但我认为这是极少量的,主要的、大量的货币投放不可能在银行体系内“空转”,不管是用票据还是理财、影子银行等金融形式融通的资金,最终都是流向了实体经济。

  6.20出现同业利率30%的情况,从现象看这是金融问题,实质反映的是背后总体经济出了问题,国民经济的资金运用效益在明显下降。

  据测算,2005-2008年,1元社会融资量能带动4元GDP,到了2012年,1元社会融资量只能带动1.93元GDP。2012年,未扣除利息前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收益率为8.88%,但银行一般贷款的加权利率却为7.07%,如果算上各种理财、影子银行中的高利率因素,企业的资产收益率实际上已接近其融资成本,有相当部分企业已低于融资成本。

  而在2013年5月,居民与企业的债务却已超过82.9万亿,若仅以7%的利息测算,每年的利息就高达5.8万亿元,分摊到每月为4840亿元。也就是说,要维持一定的经济增速,企业除本来需增加一定的正常贷款外,在企业资产收益率接近甚至有些企业已追不上融资成本的情况下,为了维持其日常生产和投资活动而不“崩盘”,还需另外增加一块以偿还利息为目的的新贷款,才能维持整个资金链的不断裂。这就是为什么会出现2013年一季度GDP增速比2012年一季度下降0.4个百分点,但社会融资总量的增速却是同比上升64.2个百分点的原因。

  新京报:企业通过借新还旧的模式,通过货币堆积来完成增长。

  夏斌:银行资金紧张背后反映的是实体经济出了问题。随着经济增速的下降,实体经济过去大量的投入,其产出在显著减少,有的没有现金流,有的企业收入不用说本金连利息也抵付不了,有的甚至已资不抵债。但是现在这些企业没有破产,仍能维持,靠的是央行事实上在支持金融机构道德风险下的信用过度扩张。

  具体说,在制造业,产能过剩严重,在库存指数创今年最低位47.4%的情况下,4月份应收账款上升到8.5万亿元,同比增加13%。产出形不成收益,企业为维持最低限生产,靠的是银行不断增加贷款。

  在基础设施领域,过去的在建工程要继续,新一届政府的新项目又已开工,而长期以来可以靠土地收入作担保向银行申请贷款,最近由于新供地指标未能预期实现、土地收入在减少,只能转向高息债券、理财市场,有的地方甚至伪造假财务报表进行“非法集资”。这些项目投入基本没有收益,只能靠不断地从银行“借新还旧”来维持。

  在房地产业,相对前两项投资领域,情况相对好些,但这是在房市的长效调控机制未到位、“乱象”较多、整个社会对房价不断上涨的预期基本还未消除的情况下勉强实现的。其中,不排除有些房企有利润,继续扩大土地储备、以土地抵押扩展贷款。同样不排除像北京等地,在政府强行限价售房政策下,银行、开发商却共同看好房价预期,导致旧楼盘未竣工,新楼盘又开工,旧贷款未收回,银行仍愿意增加新贷款。但是,这一切如果遇市场预期一变,情况马上就急转恶化。

  系统性风险互为传导

  新京报:很多人担心,6月底的资金危机很可能是中国新一轮经济危机的引爆点。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

  夏斌:目前,国内不少企业事实上已资不抵债,有些企业明显在玩庞氏骗局,靠借新还旧在维持。这些问题已不是日常所说的“不确定性意义”上的风险问题,而是本应在危机中解决的缩水资产负债、“市场出清”的问题,不能仅靠多发货币来掩盖。

  作为决策者,现在应不是去一般性的议论系统性风险防范的抽象问题,而是应尽快去寻找如何逐步刺破泡沫,逐渐冲销实际损失的具体对策,以摆脱大面积危机的突然爆发。

  新京报:什么可能会引发大面积危机的突然爆发?

  夏斌:现在泡沫为什么没破、危机为什么没爆发?因为市场、投资者、企业包括银行普遍认为,地方融资平台的偿债缺口,中央政府最后会救的;对于房市,不相信政府敢一步调控到位;央企的垄断地位和地方政府导致的资金错位配置又一时难以撼动;迄今央行的货币供应不敢也并没有完全回归常态。这些决定了市场、投资者、银行、企业对经济增长轨迹的预期都没有改变。大家“心照不宣”,靠着这个可怕的预期,想搞项目的照样大量借钱,想投资的照样把钱大量借出。但是,“6·20”银行同业市场事件表明,流动性最终是一种信任,是一种预期,信任和预期是可以瞬间变化的。一旦预期变化,传统的流动性即刻烟消云散,危机马上爆发。

  新京报:如果危机爆发,你认为会首先在哪些领域或者行业爆发?

  夏斌:目前的地方平台偿债缺口、房地产泡沫、过剩的产能,三个系统性风险是相互联系、互为传导的。只要某一环节出现较大的事端,包括若宏观金融政策去实施紧缩性刺激,风险会瞬间传导,资产价格即刻大幅缩水。其结果,将对全国城市居民和中产阶层经过30多年改革积累的大量财富形成巨大的威胁。若财富严重打折,将会对整个社会、政治的稳定带来难以想象的冲击。

  (下转特06版)

  □新京报记者 苏曼丽 插图 师春雷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