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经济学人特刊·对话评委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006:经济学人特刊·对话评委
上一篇

夏斌:经济增长正趋于合理减速(2)

——专访新京报2013“中国青年经济学人”评委夏斌

2013年07月24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上接特05版)

  货币调控的边际效应已经下降

  新京报:目前宏观经济困难重重,传统的三驾马车增长乏力,但新的经济增长点还没有形成,从上半年的数据看,中国GDP增速已经明显放缓,中国经济是否有硬着陆的危险?

  夏斌:目前,中国经济增速正趋于合理减速。由于过去几年经济改革的滞后,又由于新近出台的一些改革措施其效应的体现,还要有一定的时滞,因此当前的经济增长轨迹总体上还一时难以摆脱由货币总量所左右的局面。

  但是,尽管增长轨迹未变,经济增速与货币的关系却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因此,要看清楚未来经济的走势,是泡沫破灭、复苏反弹、还是降中趋稳,已不能仅仅根据前4年经济数据周期波动循环的特征来分析。

  恰恰相反,在多年累积的由过多货币投放所形成的中国泡沫经济中,货币调控的边际效应已发生明显下降的变化。今后货币政策的稍有不慎,中国经济走势将会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

  新京报:防止这种意想不到的变化,调控措施应该如何把握?

  夏斌:当前的经济形势,焦点与担心不能仅限于增速下滑后的就业问题。因为如果政策不当或增速过度下滑本身,就会引起除失业问题之外的一系列企业破产、不良贷款突升等危机现象的突然爆发,这是更可怕的。

  当今讨论增长问题,不要为经济增速增加或减少0.5个百分点困住自己。而是要有“底线思维”,就是要有“预期思维”,要有“危机思维”,即既要加快改革,通过改革尽可能地去挖掘一切合理增长的需求潜力,又要准备好危机爆发或逐步刺破泡沫时的对策。因为目前的经济局势及增速已不简单取决于出口、投资、消费等变量,在预期很脆弱的时期,完全可能由于金融政策的稍有不当而引起形势的急转。即偶然的、个别的事件都会马上改变人们的预期,会即刻引起资金链中断的连锁反应。

  新京报:最近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的中国经济上限和下限目标,“下限”稳增长、保就业,“上限”防通货膨胀,这与你的底线思维一致,具体应该如何做?

  夏斌:防范市场预期的突然转向,应是下一步经济工作的首要考虑。政府应通过各种措施,向市场明确地表明,在总体政策把握上,会想方设法采取包括运用巨额外汇储备、巨额国有资产和“国退民进”等措施,稳住经济局势。同时,会坚定不移地加快改革,挖掘中国仍存在的相对较高的潜在增长因素,以时间换空间,确保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首先,不让整体泡沫破灭。其次,确保在整体泡沫不破的同时,大力整顿经济,真心实意地加快改革步伐,培育新的增长因素,以引导人们形成合理的预期。即通过整顿与改革,在逐步消除泡沫、消化多年累积的包袱中,在大国经济体中继续保持相对较高的增长率。

  房价需稳住

  新京报:近期经济改革方面出台多项措施政策,在你看来,金融政策方面有哪些是值得关注的?

  夏斌:金融政策首先在确保不引起整个金融系统发生恐慌的前提下,强调市场纪律,统筹安排好信贷与理财两个市场的规模,逐渐稳住货币的增速。

  其次,针对经济中不断提高的高杠杆、高负债状况,减轻危机因素的基本态度应是在稳住甚至下降利率以降低全社会的债务成本。但考虑到目前地方政府、国企软预算的关键是不计较资金价格的现状,为了在减轻社会总负债成本过程中不导致资金配置的不当,应大胆运用包括暂时行政手段在内的各种措施,加强信贷、理财资金的各种结构性配置。

  第三,面对美国经济复苏形势的趋好背景,近期要特别把握好汇率和资本账户管理的改革力度。市场化是该两项改革的方向,但在未来若干月内外部美元经济看好、中国内部泡沫隐患未基本消除、正处破灭边缘之机,短期内,应取震荡中基本稳定的汇率政策、更为谨慎的资本账户开放态度。

  第四,应准备好个别金融机构市场退出而不影响金融大局稳定的预案。

  此外,资产证券化方向应鼓励,但要防止浑水摸鱼。对已确定的贷款损失,应按规定抓紧核销,严格把关,不允许将坏账搞资产证券化。对已形成实际损失的资产搞资产证券化,名为分散风险,实际上只能是扰乱金融秩序。

  新京报:房地产业一直是宏观调控的一大难题,现阶段应“放”还是应“压”?

  夏斌:房地产政策还是要坚持坚决打击投资炒房、确保低收入群体的住房保障,中国楼市以消费品为主导的发展道路,应是中国房地产市场建立长效制度的坚定不移的方向。但是,在中国经济泡沫破灭即在边缘的时机,当前稳住房价、不让其出现暴跌,是一种无奈的、也是房市调控中必须坚持的首要方针。在稳定房市的同时,不失时机,抓紧对第一套购房等刚性需求,在首付比例、利率上的大幅优惠支持;加快对低收入群体租房保障的各种形式补贴制度的落实;加快相关供地指标的及时供给;加快住房信息的全国联网。同时,不排除看准时机,逐步推出加大持房成本和卖房交易成本的政策,立足于长期,从根本上遏制过度投机炒房的行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