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好东西(19)
□李冬君(大学教授)
工艺上,樱花作为装饰纹样登场,比文学更迟些。尤其在染织方面,纹样活动,始于飞鸟(公元538-710年)、奈良(公元710-794年)时代。当时,文化向中国一边倒,染织技术和纹样,都追求中国样式,而日本人自发的感性特征却消失了。
其实,日本人不太喜欢用这样的抽象来简化事物,他们不擅此道。
而这恰恰是中国纹样的特征,以象征主义的抽象表现形式,来行道德和政治教化功能——“文而化之”,简化并教条主义了美的具体存在的形式。
以树和花为例,审美之眼,往往大而化之,忽略眼前的具象,而去求其理想象。如四君子之梅兰竹菊、岁寒三友之松竹梅,以及象征富贵的牡丹、芙蓉和被视为瑞木的梧桐等,花草树木皆被赋予了道德意义,道德评价主宰审美。
总之,中国样式的真善美,是知性活动和审美活动,跟着道德观念走。
日本人看樱花,渐渐摆脱了中国样式的影响,扬弃了善的理念,而完全基于樱的审美特征:五分开、七分开、满开、花吹雪、叶樱及红叶等。
樱之美,在于具体入微的细节,随朝夕变化,而呈现的美色,人以不同的情绪,来描绘樱的细节变化,就要走出中国样式,与实物进行比较。
中国样式的理想,以永恒为目的,被渴望具体美的日本人放弃了。自然里,美很具体,无须永恒,当下即是。日本人重视眼前,关怀身边,以短暂的审美体验,代替对永恒的期盼,瞬时的美感,活泼而自然。
平安时代,日本民族精神,从中国文化的束缚中松动了。绘画中的花鸟,几乎抹拭去了所有中国要素,变成了纯粹写实,回归自然,自由了。春天的绿植虽然幼稚,却也在如实地表现自己,而非作为道德观念的喻体,逃避善,而趋于美。
一度被中国文化封闭着的日本人的形而下的感性意识开放了,很快就完成了绘画纹样与自然对象的同位,形成了向自然原型靠拢的艺风。
桃山时代,日本人确信满足其审美要求的是花瓣,在表现形式上,用了俯瞰性的观察方法,尤其在“唐织”上看到的樱花,自由而快适。
而江户的名所旧迹,樱花大都取材于《源氏物语》和《伊势物语》,有叙事倾向,不再观察一花一叶,而是着眼于樱树全体,有花有叶,有干有枝,荣枯随时,宛如叙事,有头有尾,好似物语。
樱花之拂晓,樱花之迟暮,此一根,彼一株,叶下,残留小花,花质淡泊、素朴,野一朵,野一茎,透出一点原野美。后来日本人更稀罕山樱,走在山上,山里的樱花,野得美哉!
樱花带着日本人摆脱了中国式审美的影响。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