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社论·来信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2:社论·来信
上一篇  下一篇

确保就业不滑出“下限”,关键在服务业

2013年07月26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 观察家

  依靠制造业去解决新增就业问题的空间已经极为有限,必须依靠大力发展服务业来解决就业问题。

  关注当前经济形势系列评论之四

  昨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说,今年1-6月,城镇新增就业达到725万人,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1万人,在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速趋缓情况下,新增就业依然保持高位。

  外界在谈及李克强总理的“两限论”时,大多关注经济增长和通胀两个数据,但对于最为核心的就业水平却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事实上,从今年宏观经济的基本情况看,能不能确保一定的就业水平,才是宏观经济是否稳定的真正标志。

  日前,李克强总理明确指出,上限是防通胀,CPI控制在3.5%左右。下限是GDP增长7.5%,7.5%的指标是依照“保就业”的要求测算的。

  众所周知,今年被称为史上最为困难的“就业季”。但从上半年人社部的就业统计看,数据却异常的漂亮。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拟定的新增就业人数为900万,但一季度就完成了300万,整个上半年新增就业超过了700万,新增农民工就业440多万。实事求是而言,在今年经济下行的态势超乎预期,出口形势不容乐观,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如此靓丽的就业数据是上半年中国经济最大的亮点。考虑到上半年经济增速“只有”7.6%,而新增就业几乎完成了全年任务的80%左右,的确难能可贵。

  但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如果下半年经济下滑的趋势不改,一些企业和行业减员的情况就会出现,再加上未解决就业的几百万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局面在下半年很可能集中爆发,这是必须引起重视的。

  从长期来看,应该意识到,就业水平一方面取决于一定的经济增速,另一方面,和产业结构不无关系。美国经济只需3%左右的增长即可确保良好的就业,关键在于就业潜力最大的服务业在整个经济中所占比重最大。中国经济的增速远高于美国在内的发达经济体,也高于绝大多数的新兴市场,但就业一直是一个极大的难题,根子在于中国服务业在三产中所占的比重太低。

  从全球服务业的水平看,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平均在60%左右,而中国到2012年年底,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只有44%。特别是,按照国外一些经济学家的研究,制造业解决的就业人口占全部就业人口的天花板为23%,而中国在2010年就已经达到这个比例。也就是说,依靠制造业去解决新增就业问题的空间已经极为有限,必须依靠大力发展服务业来解决就业问题。

  要确保今年的就业水平不滑出“下限”,必须立足当下,放眼长远。所谓立足当下,就是要为中小企业减负,增加中小企业的信心,避免裁员或者减员的出现;所谓放眼长远,就是要重视服务业的发展,充分发挥服务业作为最大就业提供者的潜力。很显然,无论是民营银行的试点等金融领域的改革,还是信息消费等,无疑都是通过提升中国服务业的比重,稳定中国的就业水平。

  □马光远(学者)

  相关报道见B03版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