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6:书评周刊·观察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6:书评周刊·观察
下一篇

我们需要怎样的论辩?

2013年07月27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中国有多特殊》
作者:刘擎
版本:中信出版社
2013年6月
定价:39.00元

  双方都义正辞严、情绪激昂,俨然真理在握。这样的论辩,无疑永不可能达成共识。刘擎介绍了两种论辩方式的区分。一种是律师型论辩,就是“调用和强化一切对自己立场有利的证据,而漠视、歪曲或诋毁所有于己不利的证据,唯一的目标就是要赢得论辩”。而另一种是智识型论辩,“需要审慎细致地面对各种不同的证据,诚心辨析令人困惑的问题所在,最终是为了在思索与探究中寻求真智慧”。而后一种,正是中国所缺失的。

  □书评人 张洪彬

  在中国,我们会发现一些饶有意味的论辩,论辩双方的论证往往陷于循环论证,双方都在自说自话,绝不愿意至少暂时放下自己的立场,换个角度去理解对方的观点和论证。情绪一上来,则对方所有的理由都要驳斥,自己的每一条理由都不容置疑。等而下之,则是人身攻击,指责对方居心叵测,问候对方的母亲大人。更为恶劣的,巴不得处心积虑挖出对方的丑闻搞臭他,或者缝上对方的嘴巴,送他上绞刑架。双方都义正辞严、情绪激昂,俨然真理在握。这样的论辩,无疑永不可能达成共识。

  智识的谦卑

  洞穴之外可能是另一个洞穴

  刘擎在此书中介绍了两种论辩方式的区分。一种是律师型论辩,就是“调用和强化一切对自己立场有利的证据,而漠视、歪曲或诋毁所有于己不利的证据,唯一的目标就是要赢得论辩”。而另一种是智识型论辩,“需要审慎细致地面对各种不同的证据,诚心辨析令人困惑的问题所在,最终是为了在思索与探究中寻求真智慧”。读者可以看到,在中国发生的论辩方式,很多属于律师型论辩,立场先行和循环论证是其典型特点。

  智识型论辩要有一种清醒的意识:自己的观点并不一定是正确的,对方未必是错误的;我们自身是有局限的,是可能犯错的;出于个人成长环境、知识结构等,我们永远在不同程度上受制于成见。坚信上帝惟独眷顾我,俨然真理在握的人,永远不可能是一个智识型论辩的合格参与者。

  柏拉图的洞穴叙事,在西方哲学界通常被视为隐喻着启蒙,刘擎承接这一看法,但赋予了一个新颖的阐释和理解。许多先前的阐释强调最先走出洞穴的第一个人所扮演的启蒙者和引领者角色。但是刘擎把走出洞穴理解为一种主动的“出走”,是一种自我启蒙,其前提就是要意识到自己生活在洞穴之中,自己处于局限性之中。这种意识,他又称为“盲人的自觉意识”,每个人都要意识到,自己与他人一样在某种意义上都是“盲人”,都有自己的认知的片面和局限,自己并不独具慧眼。

  许多阐释都把洞穴外的阳光理解为终极真理。但是刘擎并不肯定洞穴外就一定是阳光,有可能只是另一层洞穴,也就是说启蒙之后未必能获得终极真理,我们很可能永远无法摆脱局限性和成见。但是,自我启蒙意味着勇敢想象和接受“别样的生活”。这意味着必须承认自己先前的观点是错误的,或者至少是不完全正确的。不可否认,这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因为它意味着不同程度上的自我否定。所以,这需要勇气。

  心智的成熟

  接受理想与现实的差异

  这种勇气,在该书中讲述的马丁·路德·金事件中有精彩的呈现。马丁·路德·金领导废奴运动时发表的《我有一个梦想》在全世界流传甚广,许多人都认为他是捍卫平等的伟大人物,刘擎自己也视之为民权运动的领袖、非暴力运动的倡导者、神学博士、魅力型牧师、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被邪恶势力暗杀的烈士、不可亵渎的英雄。

  但是刘擎在该书中用了很长的篇幅来讲述他的一个丑闻。1968年金被暗杀身亡。1985年,一些敬仰他的学者开始整理他的文集。在整理过程中发现了他的博士论文以及其他大量著作存在抄袭的情况,且证据确凿,无可否认。并且,随着调查的深入,媒体揭露的抄袭证据越来越多,不仅博士论文抄袭,自传也抄袭,包括《我有一个梦想》在内的诸多名篇也有抄袭成分,连诺贝尔和平奖获奖感言也有抄袭。

  如此严重的丑闻,对于美国人心目中光辉的英雄形象,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能否接受这个有着严重缺点的伟大英雄,对美国人来说,构成了一种严重的挑战。曲护这位伟大英雄的人不在少数,理由千奇百怪。有人相信金不存在什么抄袭问题,只是注释不够周全和恰当,他不是故意为之而是疏忽所致。还有人则认为抄袭对于金不是问题,因为金出身其中的黑人文化有一种口述传统,他根本不认同主流的“智识化的印刷文化”,也不承认知识产权,所以不是应该去指责金抄袭,而应该重新界定抄袭这个概念。这是典型的律师型论辩。

  《美国历史学刊》坦然承认金抄袭的事实,并组织学术讨论,深入研究构成金抄袭的原因,并借此理解金的人格心理,他的抄袭与其成就之间构成怎样的关系。最终,美国人总体上还是接受了一位并不完美的英雄。他有严重的丑闻和缺点,但是他仍然是做出巨大贡献的英雄。如此就不是在极度崇拜与极度幻灭这两个极端选项中做出选择,这是一种心智成熟的表现。

  辩论的勇气

  敢于启程,敢于自我启蒙

  在作者看来,把西方学者或媒体赞扬我国的观点和理由一概视为正确,并大肆张扬,同时把批评我国的看法和意见不加审视地视为偏见或别有用心,并予以屏蔽,就是一种“认知的未成年状态”,是心智不成熟的表现。反之亦然。这也意味着我们整体上还缺乏走出洞穴和接受另一个洞穴的勇气。

  我们需要智识型的论辩,不仅有勇气去接受异己意见和不利证据,还要有勇气否定和修改自己的成见,最终也不陷入虚无主义和相对主义。这就像一个人不仅有勇气走出原来所在的洞穴,还有勇气接受另一个洞穴,而不深感幻灭,以致认为反正是否出走并无区别,不如待在原地。要知道,永远待在原地,拒绝出走,就永远丧失了走进一个也许更为敞亮的洞穴的可能性。

  【相关阅读】

  《启蒙的自我瓦解》

  作者:许纪霖、罗岗等

  版本: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07年9月

  本书梳理了近二十年中国思想文化界的一些重要论争,议题主要包括激进与保守、人文精神、后现代与后殖民、鲁迅评价、民族主义、市民社会、自由主义与新左派、现代化与现代性等。

  《知识分子立场》(三卷本)

  编者:李世涛主编

  版本:时代文艺出版社

  2000年1月

  本书分为三卷,标题分别是《自由主义之争与中国思想界的分化》《激进与保守之间的动荡》《民族主义与转型期中国的命运》,收录了90年代中国思想界重要论争的主要文献,迄今为止仍是最为重要的选集。

  《罗伯特议事规则》

  作者:亨利·罗伯特

  版本:格致出版社

  2008年1月

  本书初版于1876年,2000年推出了第十版,是美国最广受承认的议事规范。这套规则,对如何提出议事事项、如何听取和发表意见、如何提出动议和如何表决,都有非常详细的规定。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