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1:评论周刊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1:评论周刊
上一篇

别让“正在调查”挡住了舆论监督

2013年07月27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 一周观察

  具体的责任部门会有利益考量和舆论畏惧等方面的现实焦虑,但“主动公布没好处,拒不公布没惩处”的局面必须打破,在制度设计上,应考虑在社会管理中增加“舆论督办”的内容,为热点事件的官方调查设置“时限”及问责标准。

  如果关注一些近期的舆论监督事件,会发现几乎大部分事件最新进展都是“正在调查”:袁振国携妻出国“考察”,“调查仍在进行”;河南宋基会“善款放贷”、巨资建设宋庆龄雕像未完工即拆除,“仍处于调查期间”……一句“正在调查”,成了应对媒体和公众监督的“万能回应”。(据新华社报道)

  客观而言,相对于之前的“断头新闻”,作为行为描述的“正在调查”,本是一种进步,尽管比较微弱。因为不管好说歹说,有关部门没有假装视而不见,把监督拒之门外。从这个角度看,“正在调查”至少透露两点信息:一,该事件已引起有关责任部门重视,并已介入调查,二,调查正在进行,具体细节与情节还不方便透露。

  潜台词一般都是:不日将公布调查结果。而这种几乎等同于“无可奉告”式的敷衍,只能在关闭舆论监督之门的同时,也把自己关在“权力的笼子”之外。

  “正在调查”的“高明”之处在于,既“回应”了媒体,又压下了“热点”,还能遮蔽背后可能存在的各种利益纠葛,一举多得。所以才会被不少地方和部门所青睐,当作应对舆情危机的“杀手锏”,大行其道。

  也正因为此,舆论场上出现了尴尬的一幕:一方面是某些涉事部门的振振有词“正在调查”,另一方面却是媒体追问连连遭遇真相的“闭门羹”,公众的知情权得不到满足。

  原本,政府的调查问责与媒体舆论监督之间的良性互动,不仅是热点事件的转折点,更是社会管理的“拐点”,但是,“正在调查”之类的应对思维,不仅将真相拍死在沙滩上,更错失了一次又一次与公众对话的良机。

  然而,调查不能一直“正在”,真相不能一直“缺席”。“正在调查”之所以引起质疑,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正在调查”之后,公众并没有如期等到调查结论,等到事实真相,等到问责结果。

  事实上,对于“正在调查”来说,在不少问题的处理上,都有“时间表”来约束。

  对于涉及官员的舆论监督事件,一般都会由纪检监察等部门介入调查,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时限”要求,来规范具体的调查公布和新闻发布,但涉及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公共卫生事件等,则有明确时间规定。

  例如,国务院2007年公布施行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公安部做出的《火灾事故调查规定》,都明确规定,事故发生后一定的时间内必须提交事故调查报告或做出事故认定。

  然而,据新华社报道,具体到一些舆论监督事件,上述规定也常常得不到执行,相关部门仍可以“正在调查”或“仍在调查”为理由,拒绝回应或公开进展信息。

  也许,具体的责任部门会有利益考量和舆论畏惧等方面的现实焦虑,但“主动公布没好处,拒不公布没惩处”的局面必须打破。

  随着社会突发事件的逐渐增加,如何应对公共舆论事件,已成为必须面对的命题。以后,如果有关部门仍然以“正在调查”来搪塞悠悠众口,主管单位是否要求其先公开“调查进程”,以及“阶段性的结果”。

  当然,在制度设计上,应考虑在社会管理中增加“舆论督办”的内容,为热点事件的官方调查设置“时限”及问责标准,如此才可让舆论监督更为给力。同时,政府部门在热点事件发生后,发布权威调查信息,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与媒体监督良性互动,既有利于澄清事实真相,正确引导舆论,也有利于增加社会信任度,塑造政府部门的公信力。

  □新京报评论员 高明勇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