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2:中国新闻·时事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22:中国新闻·时事

农民转为市民人均成本约13万

社科院《中国城市发展报告》预计,2030年前3.9亿农民需要市民化,需公共成本约51万亿

2013年07月31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新京报讯 (记者郭少峰)昨天,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社科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人均公共成本约13万元,预计2030年前我国有3.9亿农民需要市民化。以此粗略计算,市民化所需公共成本约51万亿元。

  市民化公共成本

  东部社保成本人均4.6万

  报告指出,农业转移人口到城镇定居生活并获得相应福利待遇和均等化公共服务,需要进行各种经济投入。这种市民化成本主要包括公共成本(政府成本)和个人成本两部分。

  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人均公共成本约为13万元,其中东、中、西部地区分别为17.6万元、10.4万元和10.6万元。

  经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测算,为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东、中、西部地区的年人均公共服务管理成本分别为1623元、505元和465元,全国平均为806元;年人均城镇建设维护成本分别为716元、603元和547元,全国平均为677元;人均社会保障成本分别为45547元、34362元和39832元,全国平均为41356元;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镇就学的人均新建学校和义务教育成本分别为15066元、12384元和12616元,全国平均为14180元;人均住房保障成本分别为15214元、9512元和10305元,全国平均为12011元。

  市民化个人成本

  东部生活成本每年2万

  另外,农民市民化过程中也有一定的个人成本。

  据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测算,我国东、中、西部城镇人均生活发展成本分别为2万元/年、1.5万元/年和1.6万元/年,全国平均约为1.8万元/年。

  报告表示,绝大多数农民工还需要集中支付一笔可观的购房成本,按房屋建设成本价计算,东、中、西部城镇也分别需要12.6万元/人、8.4万元/人和9.1万元/人,全国平均为10.1万元/人。

  ■ 释疑

  农民转为市民意味着什么?

  昨日发布的报告指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就是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市民的过程,即变农民为市民的过程。

  由于成本障碍、制度障碍、能力障碍、文化障碍、社会排斥以及承载力约束等方面的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严重滞后。2011年全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程度仅有40%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在政治权利、公共服务、经济生活、文化素质等方面与城镇居民的差距均较大。2012年,全国按户籍人口计算的城镇化率仅有35.29%,若按城镇中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程度平均为40%推算,中国真实的完全城镇化率只有42.2%。

  ■ 建议

  改革户籍推“阶梯式”获益制

  “目前,户籍制度的最大问题在于,它是门槛式的,即在没有获得户口的时候,什么权益都不能享有。”昨日发布的报告指出,中国的户籍制度改革应从原来的“门槛式”过渡到“阶梯式”,使原来的“高门槛、一次性”获得所有权益的方式过渡到“低门槛、渐进式”地获得权益。

  报告称,教育、公共卫生等影响一生发展的权益,要优先给予。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是以个人缴费为基础的,权利与义务对等,不会对当地财政带来负担,只要持有居住证的居民就可以参加这些保险项目。对于有财政补贴缴费的项目(如城居保),中央政府应该研究制定全国统一的最低标准,且补贴外来人口参加各类保障项目。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