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2:目击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12:目击

镜头里的那山、那娃

2013年08月04日 星期日 新京报
分享:
马举现,9岁,回族,四年级。她每天都要背着弟弟上学。她的梦想:考上好大学。
马雄贵,11岁,汉族,四年级。他放学后,要打满一背篓的猪草才能回家。他的梦想:当画家。
高美艳,15岁,彝族,五年级。她的梦想:做最快乐的事情,帮助别人。
罗福元,8岁,苗族,三年级。罗福元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两个姐姐照顾他。他的梦想:做一名画家。
安巧富,10岁,彝族,三年级。安巧富的妈妈在水城打工,爸爸在家砍柴做饭。他的梦想:当拍者,拍好多照片。
《好多好多向日葵》 六年级 杨军海 摄
《我的同学今天很高兴》 三年级 高祥富 摄
《我的外婆》 四年级 全定光 摄
《我的家门口》 三年级 马新县 摄
《我给刘老师留个影》 六年级 杨军海 摄

  2013年7月,由新京报拍者网与学而思教育联合发起的“同一课堂”公益项目在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彭寨小学开营,5位拍者与来自学而思、清华大学、贵州大学的志愿者一起组成支教队,启蒙孩子们自主学习基础课,并激发他们对课外素质活动的热情,拍者们将相机送到孩子们手中,鼓励他们大胆拍下自己的生活和感兴趣的事物。

  □拍者手记

  一座学校

  穿过云缝的7月阳光,强烈却不燥热,照亮了喀斯特山间的农舍、石缝中的苞谷秆子、怒放的向日葵……

  彭寨小学坐落在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的山窝窝里,从乡里进来,还需在车上颠簸一个小时。

  山峦中,两层的教学楼正对着一片苞谷地,教室里摆放着破旧的课桌与条凳,由于条件限制,教室没有灯,白天全靠自然光线上课,教室的木门上,粉笔字写着年级的名字,只有三到六年级,每个年级一个班,30到40人不等,多是留守儿童。

  食堂外的水泥操场上,孩子们嘻嘻哈哈地用破了洞的球拍打羽毛球,绑在单杠上的几段尼龙绳,是他们最爱的“秋千”,直接坐上去屁股勒得痛,孩子们便找来些废旧纸板垫在上面。

  秋千摇荡出清脆的笑声,让这所小学成为大山中最热闹的地方。

  一台相机

  作为摄影爱好者,在给孩子们上摄影课时,他们对拍照片的兴趣超乎我的想象。当我用一台简易135相机讲解时,他们好奇地围拢过来,仔细观察每一个细节。作为活动的一部分,每个孩子都分发到了一个相机。这些孩子拿到相机后,兴奋地比划着,却舍不得按下快门;他们有的小心翼翼地凑近取景框,四下寻找着感兴趣的画面;还有的孩子涩涩地对我说,“老师,我给你拍张照吧”。

  从发下相机的那一刻起,校园里,回家路上,都有他们认真拍照的身影。翻看孩子们的摄影记录本,我看到他们稚嫩的笔迹:“第一张拍的是我的妈妈”、“我给姐姐拍了一张照片”、“这是美丽的大山”……

  一对姐弟

  四年级的马举现是一位漂亮的小姑娘,初次遇见,她正背着她的弟弟急匆匆走进教室,解开身上的带子,把弟弟放到空座上“旁听”。两岁的弟弟马举波最黏姐姐:课间休息,马举现和同学玩耍,弟弟就在边上紧紧抓着姐姐的裙子,午休时,支教老师把弟弟放在办公室的床上哄睡着,醒来看不到姐姐,震天的哭声响彻学校。

  父母不在身边,年迈的奶奶还要干农活,马举现只有带着弟弟上学。放学,马举现背着弟弟回家,忙着帮奶奶生火做饭,弟弟独自在家门外蹒跚着爬上爬下。邻居时常在屋外喊:“举现,你家举波裤子又耍掉了……”

  马举现领到小相机,我问她最想拍什么照片,她不假思索地说:“给弟弟拍照喽……”

  她的笑,灿烂如山里的向日葵。

  一段山路

  爬上一个山坡,还横着一个更陡峭的山头。

  今天,我们送孩子们回家。

  孩子们在前面跑跳着,不时回头来给我们打气:“老师,马上就到山顶啦!山顶有草地就能休息啦!”他们熟悉这路上的岩石和路口,这是他们每天上下学往返3个小时的山路。对于我这个二十八岁的大小伙子来说,才走了一半,就气喘吁吁。

  登上山顶,我躺倒在草地上,这个时节,野花已铺满山岗,孩子们欢笑着采来大捧的鲜花:“老师,这是送给你的!”还有一半的路要走,我歇口气,捧着鲜花,继续前行。

  15岁的高美艳回到家,背起大背篓出门挖洋芋,我们便帮她一起挖。“洋芋好吃吗?”“不好吃,如果我每天都吃,肚子会痛,可是,也没有别的。”

  天色将晚,我们必须在天黑之前赶回学校,孩子们还要在崎岖的山路上日复一日地行走。但愿在这条求学路上,多些阳光,少点风雨。

  文字采写/ 拍者 李珩 

  肖像摄影/ 新京报记者 周岗峰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