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03:旅游周刊·特别报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03:旅游周刊·特别报道

攀登珠峰的两大方式之争

保姆式登顶服务与自主登山(2)

2013年08月07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夏尔巴人普布扎西已经追平了21次的登顶纪录。
夏尔巴最被人称道的是他们的服务意识,他们一般会从客户的需求角度出发。图/Gettymages

  (上接D02版)

  客户若坚持攀登,他们不会轻言放弃

  资深山友马德民说,大部分夏尔巴高山向导的成长历程和阿帕一样,十几岁就开始为登山团队做基础性工作,先做帮工,给客人送茶,后来可以帮助运输,做厨师,有些人体能出色可以参加修路队,再做高山协作和向导,最后可以做小的公司为客人提供高山服务。向导(guide)实际是一个很规范的词语,登山领域的guide不仅仅是一个职业,包括一整套的认证体系,但在尼泊尔,登山是一种谋生手段,并没有建立一个很严密的考核体制。在西方,guide的考核非常严格,甚至有人用7-8年的时间才能拿到资格。而对于夏尔巴来说,他们最主要的能力就来自于他们在高山上的活动能力。

  如今在尼泊尔珠峰南坡这一侧,商业登山的运作模式非常成熟,包括在尼泊尔本土注册的探险公司和西方探险公司两类,著名西方探险公司如罗塞尔团队,以及俄罗斯的seven summit treks等等,各个探险公司有规范化的操作流程,他会招揽客户,组织服务者,而每个探险公司都有自己的夏尔巴服务团队。据seven summit treks公司的Mingma夏尔巴介绍,该公司有150名夏尔巴向导,大部分都有8000米以上山峰的攀登经历,他们为登山者提供修路,搭建营地,路线设置,设备运输,氧气以及所有必要的服务,按照一对一的服务标准,公司将收取每个人35000美元的费用。

  夏尔巴最被人称道的是他们的服务意识,他们一般会从客户的需求角度出发,眼里有活,比如为客人主动系鞋带这样的细节,同时在客户不放弃攀登的前提下,夏尔巴人不会轻言放弃。

  相比尼泊尔多家探险公司竞争的登山市场不同,在中国北坡一侧,实际只有西藏圣山探险公司在提供高山向导和协作的服务。在自由竞争的环境下,尼泊尔的探险公司比较早地建立了一套标准,比如恶劣天气下该怎么办,客户不服从怎么办,这种环境和西方的经济环境接轨,学习在市场经济下怎么建立游戏规则。而中国这边相对处于一种垄断的地位,还没有足够驱动力制定市场行为下的游戏规则。

  中国商业登珠峰

  相比之下,中国这侧的商业登山元年指向了2003年。当时由中国登协牵头组织一支纯业余爱好者组织的业余攀登队,有商业赞助。十一郎说,这个队伍是中国商业登珠峰的处女作,请了十几名夏尔巴人和二十余名西藏的年轻协作。西藏一方主要来自西藏登山学校培养的首批毕业生,他们成为中国商业登山时代的重要服务力量。如今西藏登山学校已经培养了7-8批人才。

  (下转D05版)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