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6:书评周刊·关注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6:书评周刊·关注

战争不应该成为一种很难逾越的东西

2013年08月10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日常生活被战争摧毁,剧场里的观演被战争摧毁。《迷戏》最后的黑暗幻境与中缝的华丽舞台形成了触目惊心的对比,暗喻京戏文化的种子还在孩子的心中埋藏。体现出美的力量之大,即便零落成泥,遇上好的年景,必定将发芽生长。
蔡皋
姚红
蔡皋十岁的小孙子很喜欢玩战争游戏,蔡皋问他:玩游戏有什么感觉?小孙子回答说,很爽。蔡皋非常担心,小孩子不懂真正的战争,不懂得珍惜和平。这让她坚定了创作的决心。

  和平绘本 作者访谈·中国

  不让孩子看牺牲,怎么知道和平的宝贵?他觉得司空见惯,生下来就应该如此。小孩子应该对战争可以接触,战争不应该成为一种很难逾越的东西。

  《火城》:一场大火的战争记忆

  1938年11月13日,日军占领岳阳。距离岳阳130多公里的长沙国民党驻军,在仓皇中奉蒋介石“焦土抗战”密令,于凌晨2时,在长沙城内数百处放火。大火焚烧三天三夜,房屋被焚十之八九,烧死百姓两万余人。长沙与斯大林格勒、广岛、长崎,成为二战中毁坏最严重的城市。

  绘本画家蔡皋的姨妈和舅舅,当时还是小孩子,经历了那场大火。一个日本人的炸弹丢在旁边,所幸是个哑弹,没有爆炸,他们得以幸免逃生。蔡皋的舅舅吓得趴在地上,一个身着蓝色袍子的人把他抱了起来。蔡皋的外婆随后被炸死了,全家人开始逃难。

  六十多年后,那场惨烈的大火,那个痛苦的夜晚,被蔡皋画在了《火城》书中。该书是中日韩三国民间画家发起的“祈愿和平”系列绘本之一,旨在唤起孩子对战争、对历史的认识。

  蔡皋与“祈愿和平”项目的缘分,得从遇到松居直先生说起。

  1996年,有日本图画书之父之称的松居直来到湖南讲学。此前一年,他用自己多年的稿费在中国创立了一个原创图画书奖,帮助中国的儿童图画书出版。松居直在讲学时,首先向大家道歉——中国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就有的优秀图画书传统,因为日本侵略战争的缘故断掉了,作为一个日本人,他对此负有责任,感到痛心。台下坐着的蔡皋,为松居直的坦诚所感动,并开始了与日本绘本界的交流与合作。蔡皋后来与松居直合作了《桃花源的故事》,并在日本举办过展览与研讨会。

  2005年,在一次会议上,蔡皋与松居直讨论《孟姜女》画稿时,遇见了另一位日本知名图画书作者和歌山静子。和歌山静子邀请蔡皋参加由他们这些民间画家发起的祈愿和平绘本项目。她向蔡皋讲述了她对战争的看法和认识,对中国的感情,以及日本民间画家们对国家和历史的深刻反思。蔡皋当时很感动,称这样的事情义不容辞,她要像松居直先生那样担负这样的责任。

  但是,蔡皋同时提出,战争这样重的题材,怕自己扛不动。和歌山静子当即反驳道:“你不参加那谁参加?”作为中国资深的图画书创作者,蔡皋觉得很惭愧,只得回答说扛不动她也扛。虽然没有正面接触过战争题材,但是对和平和战争的思考还是比较深入的,之前在《孟姜女》《桃花源的故事》《花木兰》这些绘本创作中,都有涉及。

  由于祖孙三代都生活在湖南,姨妈和舅舅经历了长沙文夕大火,她最终选择了以此作为创作题材。蔡皋向他们详细询问了当时的情景,又反复看了中央电视台关于这场大火的专题纪录片,费劲地找到几张老长沙的图片资料作为参考。

  蔡皋设计的故事情节,是以一个小孩子的视角,来感知老长沙的生活及那场大火。至于这个火是谁点的,这个城市为什么就这样烧掉了,书里做了暗示,没有从正面去回答。谁点燃了第一把火,至今还纠缠不清,成为历史谜题,但是引发这场大火的根本原因,还是由于那场侵略战争。

  蔡皋选用了黑白铅笔、炭笔素描的方法绘图,因为单纯的颜色可以让主题更加凸显。第二稿时,蔡皋设计把外婆家被炸弹袭击的故事放进去,后来参加三国画家讨论时,画家们觉得把故事拉近了后,就要牵涉到这个小孩的家庭生活,城市就退化成为背景,气势反而弱了。蔡皋于是决定,将人物在画面中推得较小,当飞机快要来的时候,才慢慢拉近到家庭生活,最后又拉远至大火后的城市。由远及近,随后又由近及远,形成一种呼应,表达一个城市和家的毁灭过程。

  蔡皋十岁的小孙子很喜欢玩战争游戏,蔡皋问他:玩游戏有什么感觉?小孙子回答说,很爽。蔡皋非常担心,小孩子不懂真正的战争,不懂得珍惜和平。这让她坚定了创作的决心。

  《迷戏》:当美消逝于战争

  童年时,一位名角来借宿,凌晨5点起来练嗓。第二天清晨时,河对岸竟然比他更早地站满了人。这位名角优美的嗓音顺水顺风地飘去,引来了河对岸满满的人……

  《迷戏》作者姚红的母亲姚月荫,八九岁时曾目睹过这样状况的听戏场面。那是上世纪30年代,抗战爆发的前夕。姚月荫后来写下了散文《迷戏》,成为女儿姚红创作绘本的灵感来源。

  2007年,日本画家和歌山静子女士牵头,邀约中日韩三国有志于“爱和平、反战争”的画家朋友携手创作图画书。《东方娃娃》主编周翔先生邀请姚红加盟。此前大约1-2年时间,姚红一直酝酿以母亲童年境遇为母本,用图画书来表现京戏在民国时期百姓生活中的交融情景,那种纯朴而有韵味的基调让她动情。姚红说,抗战之前恰恰是中国京戏创作与欣赏方面最辉煌的时期。她是带着故事的雏形参加到“和平反战”队伍中来的。虽然称不上是最典型的京戏发烧友,但是姚红很欣赏京戏的程式化风格,乐于陶醉其身段、唱腔的韵味及唱词念白的意趣,陪母亲在戏园观赏时,对现场感很兴奋。

  《迷戏》同时也是一本讲述战争与和平的书。战争前夕,街头巷尾的贩夫、走卒、剃头摊、小吃担、报亭、军车,京剧名角演出时的盛况,随着小姑娘的视角,一一展现。随着战争的临近,名角的出走,敌机的轰炸,防空洞的慌乱躲避,京戏与美好的东西一起消失。

  姚红创作此书时,收集了大量当年生活的影像资料、文字史料,戏剧、音乐、小说等等,虽不能一一派上用场,但它们帮助她触摸到了那个特定生活时段的“体温”。根据作品气息上的分寸需要,书中人物的服装比当年实际流行的旗袍款式适当放宽松了一些,这是为了避免产生过重的社交气息,妨碍了本书努力营造的家常化基调。在装帧设计上,所用的京戏物件仿自《梅兰芳访美演出图谱》。用于封面时,以乐器、祥云为重;而到封底,则选用了戏里的兵器、盾牌和帅旗。它们配合着水边人物的情绪波动,暗喻“和平”到“战争”的嬗变。

  日常生活被战争摧毁,剧场里的观演被战争摧毁。《迷戏》最后的黑暗幻境与中缝的华丽舞台形成了触目惊心的对比,暗喻京戏文化的种子还在孩子的心中埋藏。体现出美的力量之大,即便零落成泥,遇上好的年景,必定将发芽生长。有小戏迷在,就是土壤在,种子在,是未来的亮光和信心。

  姚红称,此书真正的主角便是那段人人迷戏的旧日生活。而她创作《迷戏》,是希望如今的小读者们既能够欣赏今天,也懂得欣赏昨天。

  “因为美的无形,所以炮弹无法摧毁;因为美的强大,既便零落成泥,遇到好的年景,仍然会发芽生长。”《迷戏》作者姚红的作家朋友张晓玲,如此评论《迷戏》。

  蔡皋

  1946年生,湖南长沙人。1982年之前曾长期在乡村小学执教,之后供职于湖南少儿出版社,从事图书编辑工作。业余时间,她一直坚持插图、连环画创作,先后创作了《海的女儿》《李尔王》《干将莫邪》《六月六》《隐形叶子》《花仙人》《桃花源的故事》《荒原狐精》等作品。《荒原狐精》于1993年获第14届布拉迪斯拉发国际儿童图书展(BIB)“金苹果”奖。2000年被聘为第34届波隆那国际儿童图画书插图展评选委员。

  姚红

  1961年生于南京,1982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曾任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编审,现任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插画系教授,兼任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早教中心美术顾问。创作的图画书《迷戏》先后获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亚太地区出版商联合会图书金奖;绘本作品有《蓬蓬头溜冰的故事》《明珠》《晚上的浩浩荡荡童话》、《牙印儿》、《飞吻大王》等。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邓玲玲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