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逝者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15:逝者

三十年节俭 只盼儿女成才

2013年08月11日 星期日 新京报
分享:
▶李桂芳出示老伴刘兵的身份证。

  2013 七月 31

  刘兵

  祖籍:河北张家口尚义县

  去世时间:2013年7月31日,终年52岁

  生前职业:清洁工

  生前住址:海淀区青龙桥一亩园社区

  7月30日下午1时30分,北京,室外最高温度35℃。海淀一亩园社区东街,清洁工刘兵突然晕倒在自己清扫的街道上,他试图站起来再往前走两步,但再次栽倒,浑身开始抽搐。17个小时后,抢救无效死亡。

  刘兵是北京阜康丽洁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的一名清洁工,去世这天,他刚好为这家公司干满一个月。由于晕倒后即昏迷不醒,他甚至未能在弥留之际与家人说上一句道别的话。

  他是一名退伍的炮兵班长,不善言辞,但爱谈论国家大事。30年来他拼命挣钱,只为将3个孩子送上大学,并以此为自豪。

  最后的午餐

  事发当日中午,基本不下馆子的夫妻俩破天荒地点了一碗刀削面,一人吃了一半,这碗刀削面花了他们7元钱。

  8月9日下午,一亩园东街,从南往北第一个丁字路口,稀疏的行人顶着烈日匆匆而过,一些沿街摆摊的商贩丢下摊子,躲到有空调的饭店,隔着玻璃门望着小摊,等到有顾客光临时再出去收钱。

  一名卖凉皮的大爷记得,10天前同一时段,刘兵在路口晕倒,“他第一次晕倒后又站了起来,迈过一个井盖后又倒了。”日头很毒,大爷与其他街坊将刘兵从太阳底下搬到阴凉处,一名年轻人从另一条街道上喊来了刘兵的爱人李桂芳,众人一起将刘兵送到了附近的西苑医院。

  7月31日凌晨,机器给刘兵抽痰时发现大量出血,此时他已经大小便失禁;5时40分左右,他失去了生命体征。

  李桂芳在医院哭了整整一夜。

  在李桂芳眼里,刘兵是个非常节省的人,从3个孩子都在学校住读开始,夫妻俩就开始外出打工。结婚30年,夫妻俩一直很少买新衣服,刘兵最贵的衣服是今年年初李桂芳从动物园批发市场淘回家的,讲完价100元。就在这一天,他还买了一条80元的裤子。

  “那天下午值完班,有点时间,就和同事们去动物园批发市场转了转。我看着人家都有新衣服,想着今年也给老头子买一件吧。我们平时的衣服都是街坊邻居,还有他哥哥、侄子穿过不愿意穿的,我们就拿过来。”说到这里,李桂芳略带羞赧地微笑了一下,“我们家人在穿上不是很在乎的”。

  一亩园社区街道上有数十家餐馆,但夫妻俩很少舍得吃一顿。事发当日中午,俩人破天荒地点了一碗刀削面,这让“山西刀削面”的老板王大爷记忆深刻,“他们经常在我店门口歇凉,但此前从来没进来吃过”。李桂芳记得,这碗刀削面花了7元钱,他们一人吃了一半。因为她有胃病,刘兵并没有要求加其他任何作料。

  消逝的人生轨迹

  刘兵不爱说话,爱喝酒,爱聊国家大事。有时候还跟人争论,声音大起来后脖子都会变红。

  刘兵不爱说话,这是大部分认识他的人的共识。一亩园社区的张大爷说:“好多次看到路人问路,他知道就用手指指,不知道就直接摇头,很少说话。”

  王大爷证实,刘兵夫妇会经常在他们家门口歇凉,每扫一个来回,李桂芳多半会坐到王大爷家店门口的椅子上与人拉家常,但刘兵只会坐到他家对门的墙根下,隔得远远的。

  这个特点还被管理清洁队的张队长证实,相处之下的一个月,她一共也只跟刘兵交流了两三句话。

  大女儿刘凤梅说,父亲工作时很老实,不愿意别人认为自己偷懒、不负责任。裁缝店的张大姐记得,有一次,她告诉刘兵她店门口的路面不用扫了,她自己可以搞定。但刘兵很认真地说:“我要给你扫,不然公司查到要扣钱的”。

  刘兵还有一个爱好是喝酒,李桂芳说,这个爱好给他带来了很多麻烦。张队长说,刘兵曾因在宿舍喝酒被主管发现,差点被开除。

  对外沉默寡言的刘兵在二女儿刘凤盈眼里,却有一些不一样。“他非常关心国家大事,我四五岁的时候他就把我姐的历史书拿来念给我听。”刘凤盈称,父亲很喜欢谈论历史和政治,他还会跟熟人聊国家大事,有时候还跟人争论,声音大起来后脖子都会变红。

  “我爸做的鱼特别好吃。” 刘凤盈记得,每一次放假,她都会来北京与父母团聚。也只有这个时候,才有机会吃到父亲做的拿手菜。

  刘凤盈与弟弟目前均在县城的一所中学上高三,刘凤盈去年参加过一次高考,发挥失常只考上了二本。在父亲的支持下,她决定再读一年,她期盼拿到一本大学的通知书,看到爸爸的笑容。

  “好久没看到他那种笑容了,小学初中时,我们拿的奖状多,他经常笑。上高中了,学校评奖次数少了,就见得少了。”刘凤盈没想到的是,父亲没能等到这一天。

  刘凤盈常会以父亲为题写作文,最近的一篇名叫《难忘的一双手》。她说,爸爸满是老茧的双手,写满了他为三姊妹付出的辛苦。

  无法预见的未来

  30年前,刘兵和李桂芳在一次相亲中认识。高中毕业的刘兵意识到,只有将孩子送进大学,未来才有出路。

  离事发地不足300米的一处平房,是刘兵所在单位的宿舍。在这里,夫妻俩享有一间夫妻房。

  一张双人床占据了这间房近三分之一的空间。床沿堆满了红绿麻袋,床边的低柜缺了两个腿,分别垫了四块砖头。用胶合板搭成的柜子上摆放着一台旧电扇。在这个逼仄的小屋里,这是他们夏天纳凉的唯一方式。角落里,用三块胶合板搭建了一个简易灶台。

  李桂芳点上一根烟,回忆起过往的日子。

  30年前,刘兵还在解放军某部当炮兵,有一次,他回家参加了一次相亲活动,李桂芳很快相中了这个高大帅气的小伙子。在转业的前一年,两人结了婚,随后陆续有了3个孩子。刘兵与李桂芳都是国家级贫困县河北张家口尚义县人,高中毕业的刘兵意识到,只有将孩子送进大学,未来才有出路。从3个孩子住读开始,二人便踏上了无休止的打工挣钱路。

  3年前,刘兵夫妇开始在北京漂泊打工,他们在香山种过草莓,在海淀做过小工。今年4月份,刘兵夫妇经熟人介绍,来到一亩园社区做保洁工,每个月刘兵2200元,李桂芳2000元。

  据李桂芳介绍,这里提供三餐,早餐是白米粥咸菜馒头,午饭晚饭有土豆、茄子、馒头,一个月还能加一餐肉,“一个月要上满30天,请假就要扣钱,平时要轮流值班,这已经比在农村种田好很多了,农村的活杂还有体力活,这里也就是扫扫地。”

  “农村冬天冷,过年我们就把小孩子接过来。这样又能看见孩子,又不会耽误工作扣了工钱。”李桂芳说。

  大女儿在北京工作,“我弟弟妹妹成绩都很好,在学校重点班里还能排前十名。”说起这一对弟弟妹妹,大女儿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光芒。

  “我和我老伴儿没事的时候就瞎聊,说到了60岁,农村就可以拿低保了,到时候小孩们也都供出来了,我们老两口就能享福了。对了,他还总跟我说,等他们几个姊妹大学毕业了,咱们就回家抱孙子。”李桂芳手里的烟渐渐变短,脸上皱纹的沟壑这才渐渐舒展一些,露出浅浅的笑。

  【逝言】

  等他们几姊妹大学毕业后,我和老伴儿就回家抱孙子。

  ——刘兵

  【寄语】

  爸爸,一路走好,我一定会好好读书,考上一所好大学。

  ——刘兵女儿刘凤盈

  本版采写 新京报记者 何光 陈白

  本版摄影 新京报记者 何光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