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嘉宾访谈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033:嘉宾访谈
下一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裴长洪:

发展周边小城镇可为大城市减压

2013年08月12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裴长洪认为距离大城市一小时车程内的小城镇发展很合适。新京报记者 侯少卿 摄

  人物简介:裴长洪,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中国的著名经济学家。先后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获得经济学硕士与博士学位,担任过浙江省杭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等职务。

  大城市下的小城镇发展有辐射半径

  新京报:在一些一线城市,不少下属乡镇也在发展新型小城镇,你怎么看?

  裴长洪:这主要是依托大城市,由于大城市的承载能力有限,而外溢出的一些功能,人口和产业向小城镇转移,但这也主要集中在特大城市当中,因为这些城市提供很多就业机会,吸引很多外来人口就业。大城市的聚集效应产生了不少如交通堵塞、空气污染、上学难、看病难等“城市病”,而发展大城市周边的小城镇,有利于减轻大城市的压力,同时也给小城镇发展带来机会,这种模式的发展空间很大。但这种模式发展也存在局限性,小城镇发展有一个辐射半径问题,在一小时车程内的小城镇比较合适,如果太远时间太久,对吸引人口分散就有难度了。

  新型城镇化要避免沦为“房地产化”

  新京报:目前这种一线城市周边的小城镇主要是开发商在主导投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裴长洪:因为开发商主要投资房地产,包括住宅、商业、办公等产品,这些产品具有较高的投资回报率,因此开发商投资的积极性很高。但新型城镇化要避免沦为“房地产化”,还需要增加市政、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产品,但如何形成产业,吸引企业在小城镇发展中来投资,这就涉及医疗、教育等制度的改革。北京的公立医院人很多,而城里也有一些私立医院,但由于不进入社保,虽然私立医院环境很好,但门可罗雀,也缺乏人投资。比如投资医院,如果完全走公益性的道路,就需要国家投资。企业家投资医院都希望赚钱,因此需要探索一条道路。

  新京报:不少人提出小城镇发展要以工业化为主导,你怎么看?

  裴长洪:工业化改革当中的问题也很多,现在面临的是创新不足,一般标准化技术的投资太多,产能过剩严重,钢铁、水泥支撑基本建设的产品严重过剩,但高端制造业产品也不多,甚至说非常缺乏。为什么?因为也没有这样的体制机制,能够使我们的制造业、工业创新。企业为何不愿创新呢?因为谁创新谁倒霉,因为知识产权保护不行,你好不容易弄出来,很快就被人模仿了。工业发展面临高新技术创新不足等问题。

  新京报记者 袁晓澜

  新型城镇化要避免沦为“房地产化”,还需要增加公共服务产品,但如何形成产业,吸引企业来投资,这就涉及医疗、教育等制度的改革。

  ——裴长洪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