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创集团董事长刘晓光:
|
人物简介:刘晓光现任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北京首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创始会长等职务。首创集团为北京市国资委所属的大型国有集团公司,以基础设施投资、房地产开发经营、金融服务为核心主业,资产总额超过千亿元。
要实现资源、权利、产业等的“新平衡”
新京报:在你看来,应该如何推进城镇化?
刘晓光:城镇化与城市化是有区别的。区别在于,城市化是从大城市的建设角度出发,而城镇化是从城镇与城市的关系角度出发。城镇化是围绕怎么能让更多地方平等享有发展机会,能让更多人平等分享改革的成果而进行的。
所以,作为未来经济增长新引擎的城镇化应该是“平衡”的城镇化,是实现资源、权利、产业、文化、生态“新平衡”的过程。城镇化发展浪潮迭起,这是中国地产未来发展的重大机会,同时中国地产企业营运模式的转变也必须着眼于此。
新京报:那么,资源应该如何向城镇科学配置?
刘晓光:过去数十年,能源、资本、产业、人才、政策等一系列经济发展要素向大中城市聚集。同时,中小城镇的发展机会却被蚕食。资源的过度集中导致今天的“大城市病”、区域发展不平衡等诸多问题。城镇化的提出也正是基于此,因此实现资源在各种类型经济体中的平衡是城镇化的基石。
拥有资源才能拥有发展的可能和空间。要有一个比较好的体制,包括政府、市场和社会等资源进行合理的协调和配置,将包括土地、产业、消费市场、人才的资源进行重新调整,达到资源“新平衡”。
实现“权利平衡”,才能激活内需
新京报:城镇化过程中很多农民将向城市转移,如何保证他们的市民待遇?
刘晓光:李克强总理在提到城镇化时鲜明地提出要“以人为本”。城镇化需要实现权利从“属人”到“属地”的转变,目前的户籍制度使身份与权利无法随着居住地而流动。城镇化要实现福利普惠与公平分配,实现“权利平衡”,才能激活内需,实现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循环。
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已超50%,但农业人口仍达6.7亿人。到2030年,我国城镇化水平若达到65%,从农村转移的人口将达3亿左右。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民进城转变为市民,为农民重新安排就业,解决二元结构的问题。要推动国内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权利获得尊重和认可,而这将有助于提高国内劳动力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
新京报记者 袁晓澜
城镇化是围绕怎么能让更多地方平等享有发展机会,能让更多人平等分享改革的成果而进行的。
——刘晓光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