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06:健康周刊·保健与护理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06:健康周刊·保健与护理

导尿管使用不当易引发感染

2013年08月13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使用无菌插管技术可降低感染率
●硅酮胶导管较为舒适
●长期留管患者不宜进行膀胱冲洗
图/Gettyimages

  一些病人术后需要继续使用导尿管,但导尿管使用不当往往会引起并发症。一般使用不当会引起哪些并发症?除了导尿管,还有哪些术后护理的注意事项?

  检查、治疗均需使用导尿管

  “临床中使用导尿管,医学称作‘无菌导尿术’,常用于两类患者。一是为了检查:若怀疑尿道狭窄,可用其探查尿道有无狭窄及狭窄的部位和程度;收集尿液标本作各种检查,尿液中有很多成分,有的需要导尿术收集尿液才可反映机体真实的病理状态;测量残余尿,即排完尿后导尿看膀胱还剩多少尿液,反映膀胱逼尿肌功能和下尿路梗阻情况;帮助进行某些特殊检查如尿动力学检查、膀胱尿道造影、膀胱破裂注水试验等;再就是用以急救观察肾功能”。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泌尿外科主任贾玉森解释,治疗时也会使用导尿管,主要用于解除尿潴留,引流冲洗膀胱及尿道手术后做支架、向膀胱注入药物进行治疗。其中,尿潴留的患者是使用导尿管比较多的。

  导尿管使用不当或引起泌尿系统感染

  贾玉森告诉记者,临床中导尿管使用不当可能会引起诸多后果,尿道损伤便是其中之一,如果患者原有尿道或前列腺的基础疾病,如尿道狭窄、前列腺增生等,若在未完全置入膀胱腔内的情况下即充起水囊,由于尿道腔道空间狭小,充大的水囊过度扩张了尿道,容易导致尿道损伤。

  对于心脏病患者,或尿潴留时间较长膀胱极度膨胀的患者来说,膀胱壁之小血管因长期受压缺血缺氧而处于病理状态,若突然排空膀胱,膀胱压力骤然下降,可引起休克、膀胱大出血或反射性无尿,所以临床中放尿速度不宜过快。

  除此之外,贾玉森进一步解释,导尿管使用不当也有可能引起泌尿系统感染,大约25%的住院患者由于各种原因曾在医院内进行过导尿。在泌尿外科及手术后的患者中,有40%的医院内感染发生在泌尿系统,而其中的80%与留置导尿管有关。

  虽然导管系统由过去的开放式改进成了封闭式的,推迟了菌尿的发生,但留置30天后仍会普遍出现。许多患者仅表现为无症状性菌尿,但部分患者可发生急性肾盂肾炎、菌血症甚至尿脓毒症。老年、糖尿病、肾功能不全或晚期、危及生命的基础病的患者发生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危险性增加。

  另外,贾玉森告诉记者,导尿管使用不当还可能导致尿瘘(这种情况极少发生)、附睾炎(导尿尤其是长期留置导尿管,21%~33%的患者发生附睾炎或附睾睾丸炎)、长期置管的并发症还有并发结石、尿道狭窄或尿道侵蚀、前列腺炎,并可能诱发鳞状细胞癌。

  持续流管时间过长为主要风险因素

  贾玉森表示,在导管相关菌尿的形成中,主要风险因素是留管的持续时间。对于留置尿管的患者,每天菌尿形成的发生率为3%~10%。因此,到第30天绝大多数的患者将有菌尿出现。

  通常尿液引流的方式有如下几种:一次性导尿、短期留管(一周内)、长期留管(超过4周)、间歇导尿、耻骨上引流、阴茎套引流。如果因病情原因导尿管不能移除,除定期更换导管外,推荐耻骨上引流(男性)和间歇导尿,男性患者采用耻骨上引流可减少尿道狭窄及生殖道感染的可能。对于没有出口梗阻的男性患者推荐阴茎套引流。

  使用无菌插管技术可降低感染率

  临床中要降低感染率,还应注意这些方面:严格的无菌插管技术,尽量保持收集系统密闭并缩短导尿管留置时间,操作中使用足够的润剂和尽可能小号的导管使尿道损伤减至最小。

  对急诊导尿患者不推荐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性抗生素只对需要中期留置导尿的患者有应用价值,常规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对患者无益,并可导致耐药菌的增生。但对于感染高危患者和接受某些有创操作(例如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和肾移植)的患者,可考虑使用抗生素治疗。

  硅酮胶导管较为舒适

  选择合适的导管材质也是降低感染的一个因素,炎症反应和组织坏死在使用自然橡胶时最重,乳胶其次,硅酮胶最小。与乳胶管相比,硅酮胶导管较为舒适,可作为长期留管的一个较好的选择。含银合金导尿管可明显减少无症状菌尿的发生,但仅限于一周以内。

  另外应加强护理,每天更换一次集尿袋,更换时各种接头要重新消毒灭菌,消毒时由里向外,消毒后的接头部分不能再用手等碰摸。部分脱出的尿管不能再插入应更换。每天进行尿道外口护理。如无禁忌症鼓励患者多饮水,让每日的尿量达到1500~2000ml,目的是稀释尿液,避免导管结痂。

  ■ 专家建议

  长期留管患者不宜进行膀胱冲洗

  贾玉森解释,对长期留管的患者,每日用生理盐水冲洗膀胱,并不能降低菌尿患者的发热事件;而且反复冲洗可使密闭的引流系统反复开放,增加外源性病原体的进入机会。因此,对于长期留管的患者不推荐进行膀胱冲洗。

  尿道外口并不需要每日涂擦抗菌药软膏和油性润滑剂。因为这样既达不到预防效果,又影响了尿道分泌物的引流,将细菌“捂”在了里面,反而不利于尿道健康。

  ■ 其他术后护理

  鼻息肉术后清理不当易复发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主任陈崇学介绍,鼻息肉患者术后护理的关键环节是鼻腔清理、鼻腔冲洗。手术之后鼻腔黏膜受到刺激,会分泌一些黏液,另外还会有一些血痂、囊泡等,这些物质均需要靠术后1-2个月的清理、清洗。如果术后的鼻腔清理及清洗没有做好,有可能会引起鼻窦炎的复发。

  要做好鼻腔的清理及清洗,需要遵循医生指导,出院后及时复查并清理鼻腔,术后1个月是比较关键的时期,一般患者需每10天清理一次,陈崇学介绍,一般医院使用吸引器将囊泡、分泌物及血痂等清理出鼻腔,这些物质是无法通过患者自身的努力排出的。一般情况下,术后清理3次左右即可,后期仍需每天进行鼻腔清洗,维持3-6个月为宜,患者在家可自行操作。

  其次,患者在术后应养成鼻腔冲洗的习惯,及时清理鼻腔分泌物,以避免鼻黏膜炎症加重或引起复发。

  除此之外,手术后病人会有疼痛感,陈崇学表示,住院期间往往是疼痛最严重的时期,出院后疼痛一般不太严重,而且在人体忍受范围之内,由于存在个体差异,对于对疼痛比较敏感的人群,术后疼痛可以使用口服止痛药。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张秀兰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