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新艺术特刊·特别报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012:新艺术特刊·特别报道

林天苗&王功新 合作一次,吵到差点离婚

2013年08月14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林天苗(右)和王功新(左)于1982年相识,1986年结婚。王功新在2008年时突发心脏病接受手术,林天苗回忆“当他活过来时,是我一辈子最为感动的事”。新京报记者 郭延冰 摄
林天苗《可能一样》。数百块人体和动物的骨头被彩色丝线缠绕,散发被华丽掩盖的死亡气息。
共同作品《这里,或那里》寓意当代社会中挥之不去的疏离感,也曾让林、王二人大吵差点离婚。

  ■ 夫妻档案

  林天苗 1961年生于太原,1984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1989年毕业于纽约艺术家联盟学院。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林天苗用“线”这一材质创作前卫装置和平面作品。

  王功新 1960年生于北京,1982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1988年毕业于纽约州立大学科特兰学院,中国最早的“新媒体艺术家”之一。

  林天苗 我想好的事情,执行力特别强,而且我要求的水准不会掉下来。我也不跟你闹,你要不愿意,我就先走,你愿不愿意跟着,那是你自己的事。

  王功新 两个人生活在一起,性格肯定有冲突,都不愿妥协,特别对她这种偏执的人,有什么想法不顾别人。之所以我们还是夫妻还能生活在一起,这和我们的艺术态度有关。

  王功新只比林天苗大一岁,但两人相识时,王功新的身份是“首都师范大学老师”,他和林天苗的师生恋在校园里传得沸沸扬扬。而后两人携手赴美国留学、创业,又举家迁回北京。夫妇二人虽在一屋檐下创作、生活,但彼此专攻方向不同。唯一一次合作给两人留下裂缝,从此以后只谈精神支持,不作行动干涉。

  师生相恋刘大为打保票

  很多媒体都形容王功新是“少年得志的才子”。18岁成为“文革”后第一批大学生,四年后作为首都师范大学唯一的油画专业毕业生留校任教。“我22岁就当老师了,在学校算是小有名气。班里的学生都比我大,有的都四五十岁了,但也都叫我老师,经常请我去画室看画,天苗也在这儿进修,唯一一个不管我叫老师的就是她。班长说:‘林天苗你这么小的年纪就不尊重老师!’结果没几天班长发现我俩恋爱了……”

  这段师生恋,很快传到学校副主任那。副主任找到林天苗的父亲、时任解放军艺术学院研究员的林凡,打了小报告。幸好,林父的同事刘大为(现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认识王功新,向林父保证“这个小伙子没问题”,这段恋情才得以继续。

  1987年,王功新以访问学者身份赴美,次年林天苗飞去陪读。毕业后两人暂时不得不留在美国。王功新靠给路人画画维持生计,林天苗则在纺织业做了自由设计人。“在纽约,我们有幸跟全世界的艺术家来探讨艺术。那种氛围下,大家都等待着一夜成名、作品卖钱,但绝对不会为了钱去画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很酷。在那么商业化的社会,穷人里除了乞丐就是艺术家,艺术家不是挣不来钱,但他们更愿意用艺术家的方式来生活,这对我们触动非常大。”

  设计“藏酷”曾是当代艺术阵地

  海外生活经验深刻影响了二人的艺术。1994年夏天,二人将在国外流行的“开放工作室”的概念,带入于他们位于北京报房胡同的家。王功新回国后的第一个录像作品《布鲁克林的天空》、林天苗艺术生涯中第一件艺术作品《缠的扩散》于此诞生,这也是中国第一次以开放工作室的方式展出作品。1996年,怀孕五个月的林天苗特意从美国飞回,欲以《缠的扩散》参加国内展览,结果因当年“装置艺术不防火”的禁令,作品未能展出,她却把孩子生在了北京,这直接促成了二人回国发展。

  回国后,两人设计了位于三里屯的藏酷酒吧,大胆创意令藏酷成为北京时尚文化地标。但与室内设计相比,二人更关注的是“作品在哪展出”的问题。据酒吧后面的绘图室改造的藏酷新媒体艺术空间应运而生。时任总监的王功新回忆:“在那个年代,当代艺术还属于地下状态,没有画廊也没有美术馆可以做展览。我们希望当代艺术能慢慢走向台前,所以起了个名字叫‘新媒体’,具有让官方可以接受的形式,而且非盈利。我们做艺术,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东西,我们不闹事,你们想来看就看。”

  皮力、冯博一、凯伦、邱志杰、卢杰、范迪安……当代艺术圈举足轻重的角色人物,都曾在藏酷策划及参与过各种艺术活动。当代艺术的讲座、展览、发布会……在“新媒体”的掩护下得以进行。“贾樟柯、王小帅的片子在外面得奖,拿回来就在我们那儿放。还给崔健开过个人演唱会,《红旗下的蛋》,外面就站着警察。”空间运营至2003年因非典而倒闭。不久,798的兴起助中国当代艺术迎来春天。

  中国藏家有时让我们很受伤

  近些年,林天苗和王功新更多活跃在国际舞台上。去年,林天苗在纽约亚洲协会博物馆首次举办了个人回顾展。今年,王功新凭借戏剧作品《野天鹅》而获得英国奥利弗奖最佳美术影像设计大奖提名,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位获得此提名的中国艺术家。

  相较之下,二人在国内的艺术市场上鲜有露面,在拍卖行他们的作品更是难觅踪影。

  “我们还是比较了解中国的收藏市场的,变化多端。收藏家买藏品更多还是为了投资,没有完整的教育和认知体系。在对作品的理解上,有时会让我们很受伤,不投缘嘛,没办法强迫。”林天苗也承认,他们与国内艺术市场刻意保持着距离,“也可以说是我们没有这方面的能量。国内很多艺术家都特别有名,社交公关能力非常 强,但我俩这方面的能力都很弱,连宣传都懒得做。”

  王功新认同妻子的观点:“市场方面我们比较清醒。不是说我们特酷,就不要钱不要名,但对我们来讲这种东西可遇不可求。如果艺术家都有这个态度,就会很心平气和,不那么急躁,也不会炒作造假。问题还是回到了最初的原点:选择做艺术家,就是选择艺术家的生活方式。同样地,我们选择彼此,也是选择了彼此为对方建构的生活方式。”

  ■ 同题问答

  新京报:作为艺术家夫妻档对创作有何影响?

  林天苗:我所有的“细”都投在作品中,生活中的“细”就特别缺失,只要能吃上能喝上就行,穿衣也不讲究,让我五分钟找到一件衣服丢的扣子,我肯定做不到。做大展的时候,我通常心里没底,王老师在背后的那种支持一直推着我往前走,在最关键的时候推我一把。

  王功新:年轻时由于不成熟不坚定,还会告诉对方怎么弄,但当个人的艺术理念和作品越来越成熟时,双方就不可能再融合,只会拿别人的作品来探讨。创作时我们都互不来往。只有她要我看的时候,我才去。我也是,作品剪辑成型差不多了,才让她来看。

  新京报:互相评价下生活和艺术创作中的对方?

  林天苗:我俩脾气都特别暴躁,对人对事都没有耐心,社交上都有很大缺陷。他遇事挺能扛的,但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胆大,比如生病。他的朴实、真诚、遵守时间,尊重朋友的每一份情感付出,都对我产生很积极的影响。

  王功新:她想法不多,但只要逮住一个想法,就坚持做到常人都达不到的程度。她的作品很简单,就是用线缠一件东西,缠一个、两个、三个……到了《缠了,又剪开》时她把锅碗瓢盆都缠了。超出你认为的极限后,她对你就有威胁了。偏执,这是一个艺术家应该具备的品质。

  生活时刻 重花草轻名利

  1999年,林天苗和王功新把工作室和家搬到了宋庄一栋2000多平米的别墅中。没有工作的午后,王功新就坐在花园的长亭下看书品茶,林天苗则摆弄花草,用手机拍下照片。“今天我们有条件了,作品能卖钱了,我们自己设计工作室,尽量把花园弄得很漂亮,这是作为一个艺术家对生活最基本的态度。在这之外,当更大的名利超越我们对生活的态度时,我们就会拒绝。”

  工作时刻 因吵架拒合作

  2002年上海双年展作品《这里,或那里》,是迄今为止两人唯一一次合作。林天苗用棉线、真实毛发和织网为9位模特制作奇装异服,王功新则将这些模特置于田野、园林、停车场等场所拍摄视频,作品寓意当代社会中挥之不去的疏离感。不过这次合作给两人留下的记忆并不美好。因为思维、工作方式的不同,两人吵翻了天,甚至差点离婚。因此,二人决定以后不再合作,评价对方作品时“点到为止”。

  C特12-13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勾伊娜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