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新艺术特刊·艺术现场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020:新艺术特刊·艺术现场

打卡它带走光阴的故事改变了一个人

2013年08月14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新加坡艺术批评家李永财现场解读谢德庆的作品,他说谢的作品和思想看起来很严肃,但谢本人很幽默。
尤伦斯艺术中心展出的物件除照片和视频外,还包括谢德庆创作时穿着的制服、使用的打卡机和创作声明等。

  春天的花开秋天的风以及冬天的落阳,全部藏在谢德庆的打卡机里。这位美籍华人艺术家坚持在一年时间里,不分白天黑夜,每小时准点到工作室的打卡机上打卡,之后在固定好的镜头前留影一张,这8760次的打卡瞬间,构成了谢德庆的一年行为表演:打卡。

  新京报第3期观展,于7月20日走进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谢德庆的光阴世界,听谢德庆的友人、新加坡艺术批评家李永财讲述《谢德庆:讲故事的人》。

  一年后 光头男变文青

  “我,山姆·谢,计划做一件一年行为表演作品。

  我将在我的工作室每小时整点打卡,持续一年。

  每次打卡后,我必须马上离开打卡室。

  此行为表演将在1980年4月11日下午7时开始,持续至1981年4月11日下午6时。”

  上文中提到的“山姆·谢”即为美籍华人艺术家谢德庆,在进入《谢德庆:一年行为表演1980-1981》的展览全貌前,观众先“欣赏”到了几篇盖红章的文献资料。其中一篇如上,所谓谢德庆的创作声明。

  1980年4月11日下午7点到来前,谢德庆剃了个光头。

  如谢德庆在声明中说的,他开始每小时准点到打卡机前报到并且留影,这些照片资料串联在一起,构成了一部6分钟的电影,由投影机投放在展览入口的左侧墙面上。站在镜头前的每一个“谢德庆”,摆出与60分钟前看似相同的肢体语言,但细看下,处在每一个不同时间节点上的那个“谢德庆”,又与其他的“谢德庆”有着细微差别(上图),比如凌晨打卡的“谢德庆”睡眼惺忪,有时他会忘了系制服下摆处的纽扣,有时忘了扎皮带,他交替穿着黑白两色内衣……不过最明显的差别是艺术家的头发。受时间滋养,让它们像野草般疯狂生长。这也是谢德庆在创作前剃光头的原因,一年之后,他已经是个有着一头披肩长发的“文艺青年”了。

  为了达到更细致的表达效果,每一张打卡照片都被冲印出来,按时间顺序,整齐地“爬”满展览现场的三壁白墙。由于它们大小一致内容相近,照片融在了墙体里,仿似一组墙纸。谢德庆打卡时身着的灰色制服同影像一起被展出。

  尤伦斯艺术中心过去作为工厂存在时,那些工人上下班也要打卡。“打卡”这个站在“自由”对立面的、不人性的约束行为,最终成为了一种艺术再次回到这间厂房。

  跟那些上班难免会误点的工人一样,谢德庆也有迟到的时候。参观者可以从偶然几张全黑的照片里,辨认出“哦,谢德庆睡过头了”。是的,公证人员将这些破坏作品完美性的行为全部记录在案,如1981年2月份,谢德庆一共迟到了9次。尽管如此,全年累积打卡准点率达到了98.9%。

  做展览 有观众看不懂

  艺术评论家方振宁感慨,“谢德庆的作品早就应该在国内展出了”。7月20日当天,方振宁带着留学归国的学生来参观展览,他介绍:“谢德庆的作品非常有震撼力,他做得很纯粹,和现代社会对物质的崇拜完全相反,他追求对精神的崇尚,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精髓的部分。”

  被方振宁高度赞扬的展览,现场却呈现出另一种效果。观者寥寥无几,来的大多数人只是简单一扫而过,“这是什么”,有人说,“看不懂”,扭头走了。一位稍有耐心的观众,指着最后一张照片总结说,“他(谢)终于笑了”。因为太过冷清,现场维护人员干脆猫着腰打起电话来。

  “谢德庆的艺术行为其实非常简单:我要做什么,不做什么。他的创作动机是做一件简单的事,却引发一个复杂的思考。”新加坡艺术批评家李永财在讲座《谢德庆:讲故事的人》中,解读了艺术家的作品:“‘打卡’的创作手法接近电影创作,观众在展览现场可以看到由照片和声音构成的效果。由于电影取材非常真实,观众有可能误以为影片要表达意志力的胜利。为了避免这种理解的差异,谢德庆在创作之前发表了一份声明,同时提供了创作道具打卡机供展览。谢德庆的创作实际传递的是生活,而非身体语言,‘打卡’这件作品的确很考验个人意志力,但这并不是它要反映的主题,它的核心落脚点应该是——时光的流逝。”

  ■ 观众评价

  新艺术 观展第3期92分

  展览:谢德庆:一年行为表演1980-1981

  时间:6月28日-9月15日

  地点: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这件作品里存在很多悖论。谢德庆的创作看似很简单,只需要准点打卡,剩下大把大把的时间他可以用来做很多事,但实际情况是,他甚至不能睡一个完整的觉,不能到离打卡室太远的地方购物,他所有的生活都被划分为60分钟。这时你觉得他无法做一件完整的事情终究该一事无成时,他最后又交出了一件艺术品来。(拉瑞 28岁)

  ●每天一小时一小时地过,自己并没有察觉出原来时间过得这么快,谢德庆用一系列看似相同的小照片拼接起来,给人以震撼的感觉。他用头发作为表现途径非常好。看完这个展览,我认为自己现在朝九晚五的上下班简直太轻松了,我应当学会如何更有效地管理时间。展览的现场体验比较一般,如果把谢德庆的其他4个“一年行为表演”作品一起展示的话,效果会好得多。(李小姐 23岁)

  ■ 李永财解答

  “打卡”并非行为艺术

  观众:“打卡”是不是一件行为艺术,它与以表现极限的行为作品有什么区别?

  李永财:谢德庆并非是在做行为艺术,很多行为艺术的重点在于行为本身。行为艺术有表演的倾向,我们感兴趣的是艺术家接下来要做什么肢体语言,所以他不会提前揭晓答案。谢德庆在做作品前,就发布了创作声明。在声明中他详细交代了他要做什么,什么时候做,怎么做。这份声明不是本人作品的一部分,但却传递了艺术讯息。这时候我们会想,声明和行为,哪个重要?就这点来说,在谢德庆的创作里,声明有很大的约束力,它把艺术时间和生活时间严格地区分开来,让人对他如何执行他的创作行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打卡”和表现极限的行为艺术作品不一样。大家在下判断前需要多参考创作背景,以极限为表现主题的创作大多都有个背景,背景不尽然相同。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郑淇

  摄影 新京报记者 吴江 秦斌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