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3:旅游周刊·异域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13:旅游周刊·异域

慕尼黑啤酒节

我不在场的“草坪儿”(2)

2013年08月28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慕尼黑啤酒节上的传统花车巡游。 德国国家旅游局供图

  (上接D12版)

  以“泡妞”著称的草坪儿

  最近一段时间,年年来草坪儿的人有个六七百万,而慕尼黑本身的人口也就一百四十万。当然,很多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记得几年前我在法兰克福一家青年旅社上班,有一次进来了一个鼻青脸肿的澳大利亚人。帮他登记房间的时候我问他:“你这是怎么回事?”他说:“十月节,你懂的。”

  我心想,哎呀,虽然我知道草坪儿的人喝得脸通红的时候喜欢殴打,但是把国际友人打成这样不太好吧,我就说:“Sorry man,我们德国人喝了酒比较容易失控!”结果澳大利亚人直接笑出来:“哈哈,跟你德国人没得关系,这是我跟澳大利亚同胞打起来了嘛!”可见草坪儿真走国际范儿了。嗯,尤其意大利人比较多。慕尼黑人说,草坪儿的第二周末就是“意大利人周末”(Italienerwochenende),因为那时候意大利人会开篷车翻阿尔卑斯山,把车停在郊区的停车场,上草坪儿找慕尼黑啤酒和慕尼黑妞。说到妞,我就有点纳闷儿,自己为什么从来没有上过草坪儿。因为除了喝酒以外,那个地方就是以“泡妞”而出了名。

  前段时间还跟一个呆在慕尼黑的朋友说起草坪儿来了,他说:小姑娘上草坪儿要穿传统巴伐利亚民族服装,就是一种紧腰宽裙(巴伐利亚语叫Dirndl),你知道吧。我说知道。哥们儿又问我知不知道“结子”的涵义,我说不知道。哥们儿笑我说我在慕尼黑还真是白待了。

  小姑娘裙子腰部上有个缎带,这个缎带上有个结子。而这个结子的位置就是关键:如果它在腰部的右边,说明这个小姑娘有主,别骚扰她。左边是单身,欢迎打招呼。前面是处女,别对她有想法。后面,要么是寡妇要么是服务员,你自己看吧。我哥们儿说,就这样,整个草坪儿就一片喝多的人在泡妞。不过也确实如此,我也看过那些在Facebook流传的不雅照,草坪儿边上的树木下,年年总有人hold不住,花样百出的醉态,你可以穷尽你的想象力,当然还有人把整个场面拍下来发到网络上去。

  去“草坪儿”的都是外地人

  问我哥们儿他有没有觉得好玩,他说好不好玩取决于你爱不爱喝啤酒。他说草坪儿的啤酒一年比一年要贵,今年的啤酒价都已经差不多达到了10欧一杯了,而且如果想要在帐篷里面坐着喝的话,就得要么提前三年预订座位,要么认识预订桌子的人。我说,那你去的时候就在外面站着喝?他说帐篷里面啊,跟公司去的,公司有预订桌子,很多帐篷就是这样,一桌一个公司,还不少人在那儿谈生意。哥们儿很无奈地看我说,每个帐篷有自己的风格,就像每个帐篷有自己的啤酒一样。有一些甚至还有汽酒!我想,看来我那个哥们儿进错帐篷了。不过他也不怎么懂这些,因为他跟我一样本来是北方人,我们跟巴伐利亚人各方面很不一样,就好比北京人和上海人也很不一样。所以我们去草坪儿也就是外地人。

  我找了一个慕尼黑阿姨问了个究竟。她是环保主义者,有三个小孩子,地方口音重得我经常听不懂她在说什么。“草坪儿啊!”她说,“草坪儿我们八十年代后就不去了,变味儿了。”

  怎么变了?她感叹,“以前嘛,草坪儿就是我们当地人去,很多并不穿传统服装,就算穿也不是为了装逼,而是因为人家真心喜欢穿自己家老人遗传下来的东西:一条紧腰宽裙,奶奶留给妈妈,妈妈留给我,我再留给我们家丫头,多好的事情。而你看现在呢,大部分人是外地来的,对于他们来说,那些传统服装只是当天的打扮而已,是一种fashion。而且他们去的原因也仅仅是为了喝酒。我们当地人又不缺酒,干吗非要上草坪儿才能喝?

  我后来去了一趟特蕾西娅草坪。不是“草坪儿”的时候去的,而是随便一个周一下午,就我自己。那时候,整个广场都是空的,人极少。上面是蓝天白云,感觉特别平静。广场后面,我能看到慕尼黑的楼房,还有一座大教堂。很难想象,再过一段时间这个地方就要见到人山人海酒池肉林的场面。更难想象,两百年前,就在这个地方,曾经有过一名公主和一名王子,为了庆祝自己的婚礼,举办慕尼黑城外的一个小party。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