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5:文化新闻·动态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15:文化新闻·动态

两建筑师“宅在故宫边”建屋

将小杂院建成“喜欢的房子”;建造笔记《宅在故宫边》出版;用建筑追寻诗意

2013年09月04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九方宅瓦山。受访者供图

  ■ 人物名片

  张清帆 建筑师,画家,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硕士,在造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张波 先后在非常建筑、都市实践等建筑事务所工作,在造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现在我们的注意力都放在公共建筑上。其实你看过去的文人笔记,他们最在意的,就是花大半辈子的时间,去盖一个自己喜欢的房子。”建筑师张清帆、张波在故宫边上帮委托方盖了一个“自己喜欢的房子”,写下建造笔记,以“宅在故宫边”为名出版。这本书呈现的时代况味、对诗意的追寻,引人关注。

  相对于故宫皇家威严的“宅”

  张清帆、张波是“夫妻档”,以建筑师的身份自由工作。某天,在书店看书时,偶遇了一位想要修建住宅的建筑发烧友,经过进一步的交流,包括日后的设计、建造,一个既有现代技术保障又有乡野诗意的住宅“九方宅”破土而出。九方宅是两人成立工作室后的第一个建筑作品。

  《宅在故宫边》即是九方宅的建造手记,其中包含了十篇文章、九十九篇日记和二十二篇工地笔记,为读者还原了两位建筑师用三年时间建造九方宅的过程。

  九方宅建造之前,原来是故宫边一个有几十年历史的小杂院,“破败不堪,没有丝毫之前想象的古旧雅致”,当时“被分割成若干个小间,成为低廉的出租屋”。这个小杂院的面积并不大,如何在这样一个小尺度的空间里完成理想的建造,是建筑师首先要解决的难题。

  这时候,故宫成为了建筑师的“可利用资源”:故宫清三代皇帝的书房“三希堂”,面积不足15平方米,但正是这样一个“斗室”,既满足了使用需求,又可见丰富的景致。“这给了我们启发。”张清帆说。另外,苏州园林也给他们带来了很多建造灵感。

  “在建九方宅时,我们把原来的一个院子,拆分成四份。形成四个院子,放在四个方位,虽然每个院子都很小,但空间感丰富。”相比于央视新址大楼等建筑的“标新立异”“离经叛道”,张波表示,意味无穷的空间感受才是“中国建筑”的一个特点。同时,“宅”相对于故宫的皇家威严,也饱含了民间意味。

  内城里的乡野梦

  四个院子中的西院,有一处竹园,竹子绿意盎然,其中还设置了数段云墙,可供攀爬。对于竹园,一篇关于九方宅的论文写道:“曾读到倪元璐的《衣云阁》,在三层楼上植竹数千竿。想来高举的竹丛轻盈如云,衣般蔽体。西院里高举的竹园,也恰好印证了这一诗意。”

  南院则被设计为水院,以瓦叠山,“夏天瓦山顶部的水管可以开启细密流水,流水刷洗小青瓦,蒸出层层水雾,水雾则携带着瓦山上的泥土和植物气息,随南风散入房子里”。在建造瓦山时,因为是项新鲜的工作,工人从未尝试过,整面瓦山看起来摇摇欲坠,经过建筑师调整,和瓦匠一起动手,才最终定型。

  在九方宅里,诗意随处可寻。“走到九方宅,你不仅能感受到诗意,还能有种物我两忘的感觉。我们说内城里的乡野梦,这就有所体现。”张清帆对记者说。她认为,这也是对人怎么能活得有诗意的一个回答。

  对于私人小住宅的诗意,张清帆、张波两位建筑师认为:“在我们的文化里,最具诗意的生存蓝本——见于园林遗存、文字记述和绘画皴染的生机,是浸润在文明中、经由情感和智性梳理出的一方乡野,这应当能够成为当下居住理想的来源,使之嫁接在现代生活之上,成为容纳诗意生长的容器。”

  新京报记者 吴亚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