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亚洲论坛原秘书长龙永图
走
|
中国文化产业要走出去
新京报:你怎么看待文化产业在国家实力层面的重要性?
龙永图:一个强大的文化产业,不但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环节,也是增强国家软实力的基础。只有打造一个能够影响世界的文化,才能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
而软实力恰恰是我国发展的“短板”,如何通过打造文化产业提高软实力,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新京报:国内外文化融合趋势越来越密切,但文化产业在国内还是新兴产业,你怎么看待中国文化产业走出去的问题?
龙永图:尽管中国文化大规模走出去的时机还没有真正成熟,但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走出去、让世界接受早已是大势所趋。中国有几千年的文化底蕴,现在形成了大批的艺术家,应该让中国的文化产业走出去。
要以更开放的心态推动改革,用博大的胸襟对待发达国家的先进文化,对发达国家优秀的文化传统、观念、技术进行借鉴学习,一种宽容、博大的胸怀也是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之后理应具备的大国风范。
新京报: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什么?
龙永图:世界各地区传统习惯及文化各异,要针对国际不同地区文化的特点,进行具体分析。尤其要对国外消费受众的习惯有深入了解,只有做好充分准备,才能抓住国外市场。
当然,我们不能为了走出去而走出去,不能把走出去当作任务来完成,必须保持文化产业目标定位的准确。文化的独特性才是竞争力,只有保持中国文化自身的特点,才能在全球多样性文化中吸引更多受众。
从政府层面来说,在制定文化贸易扶持政策时,要考虑到文化企业出口方式的创新,并为这些创新的实施提供便利。
新京报:国外的文化产业相对成熟,怎样充分利用国外资源?
龙永图:在资金上面,中国已经相对不缺,所以更多需要人才和技术的交流,包括思想碰撞、元素融合,以及借鉴国外高端的科技版权、成熟品牌,让这些转化为我们文化市场发展的动力。尤其各个行业,要多请一些大师级人物进行指导。比如中国的动漫产业,如果没有足够的领军人物,那么很难提高整体素质尤其是创造水平。
产业升级需配合与借力
新京报:目前国内文化消费水平总量较低、形式单一,如何提高?
龙永图:文化消费水平和经济发展有关系。在中国,文化产业还是新兴产业,包括文化产品供给不足、文化消费能力偏低、公共文化消费设施相对欠缺。
随着未来整个文化产业发展的逐渐壮大,文化消费的潜力也会随之显现出来。
任何一个产业在前期,都需要政府多管一些,给多一点关注和支持。可以通过相应政策,鼓励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培育文化倡议等新兴文化产业。
政府管文化,企业办文化。企业还是必须在竞争性的市场经济中发展,有良性竞争,否则没有活力。
新京报: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部分,文化产业如何配合国内其他产业,形成合力?
龙永图:任何产业和企业都不可能孤军奋战,现今的竞争不是单一企业间的竞争,而是整个产业链的竞争。比如在纺织品产业链的形成中,不仅需要服装业,还应该有面料制造业、设计业、金融业、物流业和批发商的加入。
由于文化产品范围比较狭窄,所以更要学会借力,依靠经济产业中的一些强项,让它们不知不觉把中国文化和文化产业带往全世界。具体来说,就是要增加非文化产品的文化内涵与文化元素。
新京报:如何借力?请谈谈你较有感触的例子。
龙永图:比如一个玩具,它不是文化产品,但可以塑造成孙悟空、花木兰这样的中国典型人物,这样外国的小孩在玩玩具的时候,就能潜移默化受到影响。所以,中国的文化产业和玩具产业高度融合,不仅玩具产业在品牌价值和文化力量上有很大提高,也会使文化产业发挥更大的作用。
再比如“舌尖上的中国”这个节目,就很好地通过食物这个载体,传递了中国的饮食文化。此外,纺织品如枕头、床单等,都可以融入中国传统元素,从而扩大文化产品的消费范围,这是一个比较好的出路。
引导大众文化消费
新京报:国内文化产品供应和消费者的需求参差不齐,一些产品价格虚高制约着居民的文化消费,甚至部分文化产品的定价主要针对高收入群体,这将许多中低收入消费者拒之门外。
龙永图:可以通过发放文化消费补贴和发展文化消费信贷等方式,提高整体的文化消费水平。
新京报:如何引导文化消费需求?
龙永图:要大力发展公共文化,满足老百姓多样化、差异性的精神消费需求,尤其是要促进大众文化消费。比如对于北京这样的大都市,可以建造大剧院、大博物馆,但对于大部分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应该加大基础设施的力度,比如社区图书等实用的载体。
这里涉及一个理念的转变问题,地方政府不能光想着做政绩工程,要实实在在做一些事,把钱花在刀刃上。
新京报:如何树立健康合理的大众的文化消费理念?
龙永图:老百姓也要树立日常的文化消费理念,比如有一定水平的消费者,不一定要多进几次餐馆,可以把这些钱节省下来,多看一次话剧,听一次音乐会,多买一些书,形成健康合理的文化消费理念。大众树立起日常文化消费理念,不但可以提高自身素质,还能增加家庭凝聚力,这样我们的文化消费市场就能进一步发展起来。
由于文化产品范围比较狭窄,所以更要学会借力,依靠经济产业中的一些强项,让它们不知不觉把中国文化和文化产业带往全世界。具体来说,就是要增加非文化产品的文化内涵与文化元素。
——龙永图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龚小锋 本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李冬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