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6:专栏/漫画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16:专栏/漫画
下一篇

三大法宝安天下

2013年09月05日 星期四 新京报
分享:

  ■ 突破宿命(2)

  清朝得天下,走的是武力夺权的传统路径,并没有什么新的创意。然而,对于人口资源极其稀缺的清政权而言,军事征服的成本过于高昂。此前摧枯拉朽的八旗军,在江南地区遭受到了“玉碎”式的坚决抵抗,令这个刚刚搬进了紫禁城的新王朝,不得不认真思考“不劳兵之法”。

  前线将领提出了“开科取士”和“薄敛劝农”的思路,“开科取士,则读书者有出仕之望,而从逆之心自息;行镯免薄税敛,则力农者少钱粮之苦,而随逆之心自消。”(《清太祖实录》)

  这是对民族心理的透彻把握:读书人只需要出路、农民只需要活路,出路和活路都有的话,他们一般并不在乎高高坐在金銮殿上的人是谁。

  新政权的一场改革由此揭幕,并完成了其从“造反者”转为“统治者”的深刻的定位转型。这场改革由三大部分组成,即:通过科举扩大执政基础、通过祭孔宣示价值观认同、通过祭朱承接中原道统与治统。

  入关次年(1645年,顺治二年),清政权开始“开科取士”,通过给中原精英继续提供进入、并分享政权的途径,换取他们的忠诚,通过扩大执政基础而获取更高的执政合法性。

  同时,新政权也在“列祖列宗”的旗帜之外,扛起了孔子这面更为伟大的旗帜。册封孔子后裔为“衍圣公”、尊奉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最高领导人顺治及多尔衮亲诣孔庙致祭,其密度远超之前的历朝历代。到了康熙朝,皇帝更是“亲诣行礼,务极尊崇至圣,异于前代。”这种对圣人旗帜的继承和高举,显然十分合理和高效。

  入关前后的清政权,还一改当年颁布“七大恨”时对明朝的敌视,而开始全面塑造自己作为明帝国、乃至中原历代“正朔”接班人的新形象。攻克北京后,多尔衮为崇祯皇帝隆重发丧;在清军南征江南的惨烈屠杀中,却极为严格地保护了南京城外的明孝陵,这成为日后有效的政战武器,便于在战争和屠杀之后收拾残局、重聚人心。后来,康熙皇帝多次至此祭奠明太祖,行三跪九叩大礼,宣示其江山其实夺自“戕厥君后”的李自成,而且清是“为君父报仇”的义师。

  这个起初极其残暴的新政权,试图向被征服者展示:它依然信奉、或者至少标榜自己信奉“圣人之制”,它所要建立的,不是根基于一个外来意识形态之上的陌生的新中国,而是一个根基于传统价值观之上、结合了八旗色彩的老中国。

  事实证明,在巩固政权方面,科举、祭孔、祭朱,这三大法宝远比暴力更管用,令这个政权迅速地从关外时期的以“民族认同”(ethnic identity)为主,转变为入关之后的以“文化认同”(cultural identity)为主。而在中国特色的地广人稠、民俗乃至语言各异的背景下,“文化认同”,远比“民族认同”更能转换为“政治认同”。

  值得注意的是,“三大法宝”是执政者在军事占尽上风的情况下开展的主动改革,与晚清时那些被形势推着走的被迫改革相比,有着完全不同的自觉心。这种自觉心,或许正是这个政权长寿的关键?

  □雪珥(改革史学者)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