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重点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6:重点

中国如何与中亚国家打交道?

2013年09月09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国家主席习近平开启任内对中亚的首访,他在哈萨克斯坦演讲时表示,发展同中亚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是中国外交优先方向。

  从汉代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的漫漫古道逐渐变成铁路公路网、油气管线网、电力通信网,绫罗绸缎和珠石香料变成看不见的流动资源和资本。中亚国家是与中国山水相连的近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与中亚国家建交20多年来,从安全、能源到经贸,中国与几个中亚国家之间究竟如何打交道?

  当中国与中亚相遇

  苏联解体后与5国闪电建交

  1991年12月25日苏联正式解体,两天后中国就正式承认中亚五国独立。

  提到中亚,普通人可能会想到丝绸之路、汗血宝马等,但是对于中亚真正的战略似乎不太了解。

  狭义上来讲,中亚地区指中亚五国,也就是5个“斯坦”——除了此次习近平主席出访的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以外,还有塔吉克斯坦。

  中亚五国地处欧亚大陆腹地,连接亚洲、欧洲、中东的枢纽,是欧亚大陆东进西出和南上北下的必经之地。

  受到中苏关系的影响,中国上世纪60-70年代双方的联系几乎中断,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苏关系正常化之后,中亚五国与中国往来增多。

  1992年1月2日至7日,对外经济贸易部部长李岚清和外交部副部长田曾佩率团访问了中亚五国,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

  中国是最早承认中亚五国独立并与之建交的国家之一,也是较早在中亚各国设立大使馆的国家之一。江泽民主席和胡锦涛主席都曾经访问过中亚。

  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成表示,中国在上世纪90年代的对中亚政策首要目的在于维护国内安全,即针对新疆问题和台湾问题两个国内议题以及边界谈判的历史遗留问题。

  中亚给中国带来什么?

  安全和能源“双轮驱动”

  《冷战后中亚地缘政治格局变迁与新疆安全和发展》一书中写道:“中亚地区成为中俄两国防止周边国家伊斯兰极端势力的渗透,维护边疆安全和稳定的重要战略地区。”

  中亚国家独立后,“东突”势力曾在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建立一些分裂恐怖组织,并通过这些组织对新疆进行渗透和分裂活动。经中方交涉,中亚各国都确认在“东突”问题上支持中国的立场,并承担起反对“三股势力”,不允许此种组织在本国境内从事反华活动的义务。

  杨成表示:“中国与中亚各国的双边关系自建交以来始终至少保持着双轮驱动——安全和能源合作,其中安全合作的优先方向从未改变,而能源合作的重要性则日益提高。”

  上世纪90年代末期,随着国际和地区形势的变化,能源合作进入中国的外交视野。

  1997年,李鹏总理和李岚清副总理访问哈萨克斯坦,双方签署两国政府关于在石油天然气领域合作的协议。这是中国政府首次同中亚国家政府签署类似文件。

  杨成表示,高速增长的中国自2003年以来对于能源进口日益依赖,相较于经由马六甲海峡运输的中东北非地区能源,从中亚邻国陆路通道输入的天然气和石油资源保险系数更高,替代性、可靠性、稳定性均很强。中国社科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主任邢广程介绍,中国很多家庭的天然气都来自土库曼斯坦,包括南方,甚至香港的家庭。

  对于中亚各国来说,与中国的能源合作也为其自身带来益处。以土库曼斯坦为例,不仅向中国出口天然气获利,而且中亚天然气管道打破了其天然气单一送往俄罗斯和伊朗的状态,实现了多元化能源出口。

  中国给中亚带去什么?

  “中亚稳定的保障者”

  中国与中亚国家之间经济互补性强,合作空间也很巨大。

  “从地区权力格局来说,中亚多为中小国家,独立仅仅20余年,主权意识十分强烈,为此也需要加强与中国的合作,以便主动促成地区权力结构的多元平衡,防止任何一个大国主导地区事务,避免自身成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杨成说。

  杨成表示,作为缺少出海口的内陆国,中亚国家的地理条件决定了其和平、稳定与发展更多地取决于能否找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经济产品以及保障其外运的路径。因此,能源开发、加工和交通基础设施对中亚各国都具有战略意义,而后者的重要性正在日益凸显。如果仅有油气资源,而缺少外运的渠道和良好的基础设施,经济仍然无法发展。

  杨成表示,从习近平此访可以看出,中国愿意和其他国际关系行为体一起担当中亚和平的维护者、中亚安全的提供者、中亚稳定的保障者、中亚繁荣的推动者,愿意提供更多的地区公共产品,与中亚邻国共享发展红利。可以预见,今后相当长时期内,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安全和能源合作,中国-中亚关系将被更丰富的内容所充实,交通、人文等方面的合作将更为密切,新的丝绸之路有望再现。

  采写/新京报记者 储信艳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