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鸭”终于来了。
在北京展出的这只“大黄鸭”有18米高,这是36岁的荷兰艺术家弗洛伦泰因·霍夫曼(Florentijn Hofman)为北京量身定制的。在霍夫曼看来,“大黄鸭没有国籍、不分国界、没有政治立场、从不歧视任何人。它就是友好和平的象征。”
霍夫曼的第一只“大黄鸭”诞生于2007年,随后去过法国圣纳泽尔、巴西圣保罗、新西兰奥克兰、日本大阪、澳大利亚悉尼等地。
其实,霍夫曼一直以来就是个喜欢做“巨型”作品的艺术家。除了“大黄鸭”,还有更多类似的作品。在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他曾说过:“我并不是做大的作品,而是要把世界变小。”
霍夫曼在读大学的时候就开始做“巨型”艺术作品了。最初是和几个朋友在暑期承接了壁画工作,为一个从未使用过的核电站画壁画。他们最终在冷却塔上画了一幅15000平米的阿尔卑斯山。霍夫曼把这看作是他们“无所畏惧”才会接这样的工作。
霍夫曼2001年就开始策划“大黄鸭”项目,想把欢乐带到世界各地。当年,他买了一份世界地图,用小鸭贴纸贴在想去的城市上。他认为亲切模样的鸭子能给人“快乐”“找回童年记忆”“让我们每个人都平等”。
当“大黄鸭”开始受到大家关注时,霍夫曼称之为“黄色催化剂”,因为“它能在不同层面质问各种议题,从政治到社会现象,甚至是自然灾难。”最大的一只大黄鸭是他在法国圣纳泽尔所做的,他说“大黄鸭”让人们反思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因为“大黄鸭”的旁边就是阿道夫·希特勒二战中所建的地堡。
对于做了许多大型公共艺术品,霍夫曼认为自己是“劫持”了公共空间,占据这个空间,暂时地改变它。“我们每天都穿梭在同样的建筑物之间,但是从不关注身旁是怎样的建筑。我们把一切都当做理所当然了。这就是我作为一个雕塑家和艺术家要做的,当我把橡皮鸭带走后,展示他们生活的公共空间原本是个什么样子。”
C特14版-C特15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何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