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苏杭高价地接连产生,冲击楼市;业界预计,中央层面政策基本稳定,个别城市或从严调控
|
(上接B12版)
■ 观察
房企拿地重回一二线城市
9月初,高价地频现,开发商拿地热情高涨,一二线优质地块成房企拼抢对象,这也显示出品牌房企拿地重回一二线的策略。
表现最为明显的是恒大地产,近期已连续在北京夺得两宗“限房价、竞地价”的住宅地块。9月4日,恒大地产以40.4亿元夺得朝阳区豆各庄,商品住房销售限价22000元/平米,而成交的楼面价约为13713元/平米。此前,7月3日,恒大地产以35.6亿元总价拿下昌平沙河地块,折合楼面价约6964元/平米,房屋销售限价为14000元/平米。通过楼面价和售价对比,两宗地均可能是微利。业内分析多认为,恒大重金拿这两宗地不是挣多挣少的问题,而是其进京的“敲门砖”。因为北京是外地房企展示品牌形象的必争之地。
更多房企看中的是一线城市的稀缺地块,不惜高价拿下。如,融创以7.3万元/平米的楼面价拿下的北京农展馆地块、新鸿基以217.7亿元拿下的徐家汇中心项目,均地处市中心、交通便利、配套成熟。
上海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认为,近期出现的高价地基本都是区位绝佳或具有资源优势的用地。从趋势来看,优质土地资源向龙头开发企业不断集中,市场集中度也会伴随着土地市场集中度的提高而逐渐提高。
业内人士表示,虽然一二线城市是每次调控的风暴区,但越来越多的房企启动重回一二线的战略证明:一二线城市资源集中,开发的风险更小。
绿地集团副总裁、京津房地产事业部总经理石文红称,“目前,集团把一二线城市作为业务发展的重点,三四线城市基本不去了”。
克而瑞信息集团华北区域总经理牟增彬分析,房企屡创高价地,说明房企对这些一二线城市的发展看好。特别是去年下半年以来,市场基本面逐渐转好,高周转企业、有境外上市融资渠道的房企资金充足,北京等一线城市的优质土地又稀缺,形成僧多粥少的局面,必然加剧土地市场的竞争,而当面粉贵过面包,房价上涨的预期也会随之而来。
■ 延伸
房企预期分化?
花絮
孙宏斌拿高价地,王石喊“小心”
9月4日,融创中国拿下北京朝阳区农展馆地块,楼面价达7.3万元/平方米。
当天下午,万科董事长王石转引融创拿地的微博时表示,“精明的李嘉诚先生在卖北京、上海的物业,这是一个信号,小心了!”
9月8日,融创中国董事长孙宏斌在微博上对王石的点评进行回应,称“对王总的判断和判断依据很惊讶”。孙宏斌也提到,对市场的判断有分歧很正常,自己会继续看好北京、上海,尤其是北京、上海的稀缺地块。
今年年初,王石曾表示,房价与居民平均收入确实背离比较大,主要出现在一线城市。王石表示,如果能持续微调,坚持下去,再有两三年房地产软着陆是可能的。
在另一条微博里,孙宏斌也透露出某种“悲观”:房地产行业不可能在经济下滑压力巨大的环境下一枝独秀。
幕后
集体看好一线城市,差别只是拿地的“度”
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无论是王石、孙宏斌,还是此番在上海、苏州、杭州拿地的新鸿基、世茂、绿地等房企,对于一线城市核心地区价值的看好都是一致的,所不同的只是最后的一种“度”。
以农展馆地块为例,当天,融创、中海等8家企业参与竞争。根据报价和异地建设医院面积投报情况计算,除融创最终拿地成本超过43亿元外,和裕、懋源、首城等三家企业最后投报成本也都超过40亿元。
近期,华人首富李嘉诚出售上海、广州等地物业被解读为商业帝国“西迁”。不过在长江实业地产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郭子威看来,外界的解读“过度了”。郭子威表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仍然会在7%以上,中国市场依然有投资价值。具体到北京楼市,郭子威表示,长江实业也在继续寻求在京拿地的机会,只是现在竞争激烈,很难拿到地。
B12-B13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张旭 袁晓澜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