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文学场地、一本杂志与一次“台湾文学自救行动”
| ||
位于台北市同安街107号的纪州庵文学森林,是一个以文学为主题,集书店、茶社、饮食、展览、讲座、沙龙于一体的艺文空间,开业不到两年,已成为台北的新兴文化地标。
水泥与木结构混搭的庭院建筑,屋外环绕着老树与草坪。门口漂流木长凳上,固定有读者在这里看书;阳光灿烂,草香鸟啼,文青们循着石板路散步吟诵。
纪州庵文学森林的经营方,是今年刚满30岁的台湾老牌文学杂志——《文讯》。今年7月,《文讯》杂志因为面临搬家的经费问题,发起了一场面向文艺界的募捐拍卖活动。岛内作家们倾巢出动,慷慨解囊,共募得书画文物600余件,首次拍卖约2100万新台币。岛内的多家媒体持续追踪,新京报也曾报道。
8月下旬,在腾讯文化组织的台湾文化观察行中,新京报记者走访了纪州庵文学森林与位于张荣发基金会大楼的《文讯》杂志社,与岛内的文艺界人士座谈,并专访了总编辑封德屏。她向记者讲述纪州庵文学森林,《文讯》杂志,及这场轰动岛内的“台湾文学另类盛会”,我们亦可借此一窥岛内的文学与文化生态。 记者/新京报记者 邓玲玲
纪州庵与城南文学旧地
8月23日午后,台风过境,大雨倾盆,天色晦暗。
大雨中的纪州庵文学森林,明黄的灯光闪烁,雨水顺着屋檐下流,远望如一座温暖的孤岛。
封德屏总编辑一个电话,附近尔雅出版社的老板隐地、诗人白灵、作家杨佳娴、评论家陈芳明等,冒着大雨很快聚集到纪州庵,与到访的记者一行人,围坐畅谈台湾文学。台北不大,出租车随手可招,公交地铁发达,便于扎堆聚会。短时间内召集这么多人,在北京,是一件不可想象之事。
纪州庵原是一座百年前的日式木结构料理屋,紧邻河畔,景色宜人,曾被大火焚毁,一度被荒烟漫草湮没。战后的纪州庵成为国民政府的公务人员宿舍,作家王文兴曾居住于此,并以此地的场景写出了小说《家变》。纪州庵所在的同安街,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聚集了不少文学社团与期刊,蓝星诗社、《文学杂志》等等。70年代起,纯文学、尔雅、洪范、远流等出版社以城南的这一带巷弄为落点,带动起另一波文学脉络和声息。
70多岁的诗人隐地,经营尔雅出版社多年。他回忆称,旁边的巷头,原来住着余光中,巷尾住着王文兴。早年白先勇、王文兴等人办的《文学杂志》,是夏济安等几个台大的教授,在麻将桌上谈出来的。这里的巷弄里,原来有俗称的“五小”——大地、九歌、尔雅、洪范、纯文学,五家纯文学出版社。如今,纯文学已经没有了,大地、九歌都已盘出去,接手大地的年轻人专出大陆吃喝玩乐的生活书,九歌成为一个出版集团的一员,也改变了定位。
2011年,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因城南丰厚的文学历史,寄予纪州庵成为台北市第一个以文学为主题的艺文空间,除了在古迹遗址旁建立新馆,并委托《文讯》杂志(东家为财团法人台湾文学发展基金会)经营。
对于为什么要接手纪州庵文学森林,封德屏曾写道:台湾自90年代以后,文学出版逐渐趋向冷清。在资讯爆炸的时代里,在电子声光震耳炫目的环境中,我们要如何牵引人们的脚步,让他们在优质的文学环境中驻足呢?于是我们大胆地接下了“纪州庵文学森林”营运委托案,迎接生命中另一个崭新的挑战。
《文讯》与台湾文学历史
文学的式微,不仅是出版,还有杂志。
台湾目前三家有影响较大的文学杂志,《印刻文学生活志》《联合文学》及《文讯》。座谈会上,台湾政治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所长陈芳明透露,《联合文学》准备关掉了,要被另外一个企业接办。而《文讯》,也遭遇了一次搬家的财务危机。
创刊于1983年的《文讯》,原来是国民党的刊物。2003年,国民党停止供给经费,《文讯》转为自主经营,但仍保留在原来的国民党中央办公大楼办公。这栋大楼后来卖给了张荣发基金会作为办公大楼,《文讯》杂志的免费租约也即将到期。
《文讯》其实不能算一本纯粹的文学杂志,其定位主要是文学史料的收集整理,包括出版资讯、作家创作与活动等。“我跟学生讲,你们不要为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的题目烦恼,你只要好好去读《文讯》,它每期的专题都可以当做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来看。”陈芳明说。
相对于以创作及图书出版为主的《印刻文学生活志》《联合文学》,《文讯》的文学史料定位,让其在文学杂志中独树一帜,但同时也决定了它作为一个圈中读物,与大众读者拉开了一定距离。在经营和发行上,也受到了限制。
封德屏称,《文讯》目前的发行量大概在5000本,至于定位问题,他们是有意去区隔,因为华人地区的文学讯息台湾没有第二家在做。不同于另外两份杂志以刊登张大春、骆以军等当红的中生代作家为主,《文讯》更倾向于报道新生代与老一代作家。银光副刊,专为老一代作家所设,每逢重阳节举办联谊活动。另为新生代开设专栏,报道他们人生的第一本书。新人在成长为文坛主力后,多会感念《文讯》当年的提携之恩。
因为《文讯》长期以来用心地报道作家,关心作家,全台湾的老中青三代作家都跟《文讯》有长期的往来。这一次《文讯》有难,号召捐赠拍卖,他们才会倾巢而出,踊跃帮忙,酿成这场轰动岛内文坛的集体盛事。
一场拍卖与台湾文坛盛事
2013年的农历年假,封德屏哪里都没去,窝在家里烦恼着如何筹措资金。
这些年来,封德屏率领十来名员工,靠承接政府的研究专案、策划出版活动、编辑刊物,勉强维持着杂志及后来的纪州庵文学森林的生存。纵使艰难,封德屏也很少麻烦和他们一样清贫的文艺界朋友。
基金会董事长提议举办“文讯30周年义卖活动”。义卖什么?向谁募捐?如何卖?谁来买?会不会让朋友为难?这一系列问题让封德屏犯了怵。
开弓没有回头箭,摸着石头过河的《文讯》杂志,从今年2月底,开始筹划“文讯30周年——作家书画募款展览暨拍卖会”。两个多月的征集,共募得600余件作品。除了丰子恺、于右任等著名的书画家作品,不乏知名的台湾作家、学者的书画与手稿,比如高阳、三毛、余光中、王鼎钧、王文兴、洛夫、席慕容、龚鹏程等等。岛内知名作家几乎一网打尽。
征集消息发布后,作家们彼此私下地催促、提醒。但是捐了之后,又担心卖不出去。7月18日,首场拍卖会在华山文创园区揭幕,作家们满满地聚集在现场。封德屏称,她知道有将近一半人是来看自己怎么办的。有几位作家看没有人举手,情急之下自己就举了。有两位教授,买了二十多万,封德屏坐在旁边拉着他们的手让他们不要举牌。
“他们都不是收藏家,就是对这个事情的热情和不忍,看到朋友的作品没有人举牌就出钱买了。”封德屏描述当时的拍卖场景。
首次拍卖会共拍得2100万新台币。价格最高的作品,是13幅丰子恺的漫画,捐赠者为90岁的台湾老作家毕璞。毕璞已经过世的先生林翊重,是林语堂的侄子,当年接办了《宇宙风》杂志。丰子恺与林语堂是好友,《宇宙风》从第一期开始,就为丰子恺开设专栏,连载“人生漫画”。丰子恺的画稿,林翊重辗转带到了台湾,珍藏在一个皮箱里。这一次,因为接到封德屏的邀请,这批被遗忘的珍贵画稿,从皮箱里被无意中找了出来,全部捐给了《文讯》。
拍卖结束的那晚9点多,疲惫得说不出话的封德屏给毕璞打电话,告诉她卖了360万。
毕璞不敢相信:“真的吗?你没有骗我?”
“真的”,封德屏回答。
“太高兴了,今晚肯定会睡得很好,我真担心帮不上忙。”毕璞很高兴。
每一件捐赠品都有一段典故和情谊往事。
“承载了如此丰厚的馈赠与期待,带着那一颗颗维系文学不死的初心出发,哪怕是只能再多走大半日、多走一里路,都是甜蜜幸福。”封德屏感言。
■ 《文讯》杂志
《文讯》杂志创办于1983年,初期目的在于为文艺作家服务,收集、整理文学史料。后来每期以专题企划的方式,探讨不同阶段的文学发展、作家作品、学术思想,肯定前辈作家的文学表现,也重视文坛新秀的努力创新。另外,《文讯》还成立了拥有庞大的“文艺资料中心”,藏书约10万册,收藏量仅次于台南文学馆。30年来,《文讯》在台湾现当代文学的整理及研究上,成绩粲然可观,成为台湾文学研究的必读刊物。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