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导《大秦帝国之纵横》央视热播,谈电视剧改编经验,讲述多年行业心得
| ||
| ||
| ||
|
电视剧拍了快二十年,导演丁黑希望能拍一部历史大剧,于是便有了正在央视一套播出的这部《大秦帝国之纵横》(以下简称《纵横》)。在丁黑看来,认识历史和了解现在是紧密相连的,“不管怎么说,重提了一段值得提起的事儿,而且还把那段事儿往和我同时代的人身边拉了一拉,这使我感到满足。”
在行业里呆了这么多年,对于“一部作品的命”,丁黑也有一些看法:“老百姓被累着,想喘口气,就会喜欢比较娱乐的剧”,所以,一部剧最终火不火,“和现实状态有很大关系”。
改编技巧 要看到主人公之间发生故事
新京报:你之前就说过要拍一部百家讲坛版的“大秦帝国”,是不是意味着,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还是希望对观众来说有一些通俗感?
丁黑:《百家讲坛》各有各的理解,我个人认为它在讲述上注重故事性、趣味性,注重交流的方式,把严肃的历史变成一种喜闻乐见的方式来交流。电视剧本来就是通俗读物,创造出发点还是希望更多人能看这个戏。
新京报:你素来擅长把文学作品改编成电视剧,对于《大秦帝国》这种已有很大影响力的小说,在改编上你如何把握?
丁黑:我也考虑过按小说架构去安排整部电视剧,事实上,在整个改编和拍摄过程中,原著在精神气质和大历史观方面的呈现,始终是我们追寻和效仿的,但在我看来,从小说到电视剧的直接跳跃,到了《纵横》是无法完成的,这是文字和电视剧影像叙事方式的差异。
小说的对立关系建立在苏秦、张仪分别主导的合纵和连横两股力量之间,这两人一个在秦国,一个领军六国,张仪给嬴氏出主意,苏秦给六国国君出主意,战场上有交锋,但两人故事是平行发展的。而电视剧毕竟是直白通俗的表达方式,起码老百姓需要看到主人公见面、发生故事,才能看得下去。
此外,小说情节也都是大段大段的,比如先用七八章讲秦国,再用四五章讲魏国,如果直接沿用这样的叙事方式,很可能变成拍四五集秦国的故事,搁下之后再讲四五集魏、楚、赵、燕的故事,观众就无所适从:到底是看一个戏,还是几个戏?所以拿小说直接改编,实在是难度太大。
大秦史观 那时的人极具生命力,内心开阔
新京报:你为什么会对秦的那段历史感兴趣?
丁黑: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纵横》也是,立足现在感受先祖的历史,对今天的中国有一些思考。秦充满朝气,商鞅之后,甩开一切束缚,生产力被解放,不问身世。令人向往的是,只要你能干,来吧。当时人的精神面貌都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极具生命力的。
那时的人是凛然站在历史舞台上的,连军事上都更崇尚阳谋,不齿暗处的权谋阴计,虽战事频繁,却也因此酝酿了侠客、剑客精神。《纵横》里秦惠文王继位,开始有一统天下的意图,“纵横”实际上也包含着崛起。那时的秦国不像秦始皇时期的所谓暴政,就像秦惠文王和魏国人张仪之间的厚重情意。那时的人内心是开阔的,重情守信,是梦想家也是耕耘者,活得灿烂美好。
新京报:你个人觉得秦快速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丁黑:书中归为政治黑洞。从技术层面说,有历史的偶然性,说不定压倒骆驼的是哪根稻草。我个人觉得就是发展太快,国民心态、政治制度的准备都没跟上。
行业故事 刚拍完“小资”,结果流行草根了
新京报:最近的几部古装大剧,好像都是口碑不错,但收视比较一般。
丁黑:哪部剧火,都是观众的内心情感需求,和现实状态有很大关系。老百姓被累着,想喘口气,就会喜欢比较娱乐的剧。每个作品有自己的命。
新京报:你很早就有了代表作《玉观音》,为什么一心想拍一个古装剧?
丁黑:我自认为代表作很多。(笑)我自己很喜欢《长恨歌》,但这个作品的命不好。那时刚开始流行“小资”,但等我拍完,已经开始流行草根了,没赶上观众共鸣。
每一部有每一部的任务,我想拍历史大剧是因为没拍过,这一定是个综合检验:综合历史知识和还原历史的能力,庞大的资金,领导一千多人的团队……都检验着你的组织能力、艺术判断能力。国内所有有春秋战国的景我们都去了,从南到北,光是道具、兵器、战车,就装了三十多辆大卡车。
新京报:你觉得一部好的历史剧需要有什么要素?
丁黑:大的历史观、人所共知和史料所记不为悖,精神上引导不为悖,对历史的总结不为悖,尽可能展现想象力。从美学标准上讲就是:宏大的叙事,具象的人物。
■ 导演解读
张仪靠创造性的观点来谋生,这在其他国被认为是耍嘴皮子,也看不上他,秦给他舞台,这说明秦充满朝气理想。张仪表面上玩世不恭,说自己是势利之徒,其实很有理想和抱负。
一次记者会,我看见喻恩泰在上面白话,神采飞扬的劲儿给我很深印象。他在表演学派上是体验派,现场即兴、走着看,而张仪本来就是天马行空。
感情戏加重是人物塑造的需要。惠文王要立体,除了政治韬略,比较容易了解的是情感。为什么只能写他的男儿气概、报国雄心,而不能展现情感?一展现情感就成后宫戏了吗?
富大龙是表现派,表演都是经过思考和设计的,而惠文王的政治生活中本身就有很多表演成分在里面。富大龙和喻恩泰这两人搭配特天然。
芈八子(的故事)要是纯写后宫,可写的就多了。人物立起来要有动作,不然就是花瓶,而这个人物动作一定是以性格概括的,芈八子的性格动作就是她的主动性。女人怎么能参政?谁能证明女人不能参政?不然宣太后后来主政又怎么解释?这都是合理推论。 口述:丁黑
本版采写/新京报首席记者 刘玮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