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4:书评周刊·关注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4:书评周刊·关注

麦克法兰 非黑即白的世界观是孩子气的(2)

2013年09月28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麦克法兰说,英国人很注意培养孩子的文化归属感。

  (上接C03版)

  此熟稔于心,在他的书中,他也如休谟、斯密那样,依持人性的特质来解释社会生活。

  在成为一个人类学家之前,麦克法兰一直在寻找一个体系,可以整合关于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且可以解释人生存的价值与意义。他也开玩笑说,自己是一边秘密地寻找这样的体系,一边研究历史,然后迎面撞上了人类学。

  而在他眼中,人类学所提供的最大的贡献是,让其他领域的学者意识到,人类的文化状态,源自人最自然的本性,文明的类型,最初是源于人对行动模式的偶然选择。他所欣赏的历史观是这样的:“一切历史研究的最重要的理由,必须是它可以提高我们的自觉,使我们能够透视地看待自己,帮助我们通过自我认知而迈向更加自由的境界。”

  所以,麦克法兰的现代,从表面看,是一种生活方式:有尊严地生活,自由而体面地追求财富,张扬个人风格,追求爱情,珍视友情,要求个人权利得以确立与保障,有超越此时此地的历史感与价值感。其根基是,自由的,有独立思想,能为自己的行动承担责任的个体。

  那么这样的人是如何产生的?麦克法兰所遇到的分析困境在于,人与其所在的社会不能相互剥离,人与社会,有一种有趣的对应关系,有怎样的人,就有怎样的社会;有怎样的社会,就有怎样的人,此二者如一枚硬币的两面。

  这个困境,在他如侦探般追索英国个人主义起源时就撞见了,他的解决方式是承认与理解:恰巧有英国这样一个社会,产生了英国式的个人主义,这个文明的立足之本,是个人,仅凭个人串联着相互分立的经历领域、社会领域、宗教领域、政治领域,每个个体都是社会的完整缩影,都有其内在的权利和责任。

  以英格兰为例,从一个农耕世界变成一个工业世界,是一组相互关联的特点导致的结果,经济、法律、政治、文化等,每一个特点都必不可少,但是任何特点都不是现代性的十足起因,麦克法兰努力做的,就是把这些特点之间的关系摆正确。

  现代性的秘密:一种精神气质

  单向度地追求善,或者涉足私人生活,要求私人的善与公共的善合二为一,都是孩子气的。

  英国历史学家保罗·约翰逊有一本书,叫做《现代》。他说,现代世界是从1919年5月29日开始的,因为在这一天,人们拍下了日食照片,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而此前统治世界几百年的牛顿的经典力学,在量子物理学面前低下了头。相对论以及与之相关的偶然性,闯入人们的头脑,影响人们对世界进程的看法,以及对宇宙的看法。

  那是关于现代的另一种传奇,一个气势非凡的理念撞击了人们的头脑,使得人不得不成为现代人。在麦克法兰的讲述中,一个现代人的养成,需要缓慢的嬗变的过程,追索那些湮没于历史深处的变因,同样令人激动。

  “我在英格兰发现其早期踪迹的现代性,是一种道德上的模棱两可和相对主义”,麦克法兰所谓的道德上的相对主义,正是莎士比亚塑造的那种人物形象:性格复杂矛盾,天堂和地狱时隐时现,互相冲突,才能与邪恶,天资与情欲相互作用,在一定的情势下,人的品德可以变成邪恶,善良可以变成软弱。而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在近400年之后,通过斯坦福监狱实验才正式宣告,在特定的情境中,好人可以变成恶魔。

  善与恶相互依存,甚至相互滋养,在经济学家伯纳德·麦德维尔的《蜜蜂的寓言》中则构成了这样的图景:“细看个人皆是邪恶附体,聚集成众后却成福地。”人类能够通过理性和自我否定而获得真正的美德,但这些都不是社会的基础,相反,此世之恶(包括道德和天性上的),才使人成为了社会动物,人的私利与七情六欲构成了自然的社会资源的分配机制。这正是“私人的恶德,公众的利益”。

  麦克法兰认为,单向度地追求善,或者涉足私人生活,要求私人的善与公共的善合二为一,都是孩子气的,承认善恶相对性,迫使人在契约关系中追求公共的善。而追求私利,首先要恰如其分地认识自我,并且辨析出真正有利于自我的利益与欲想,则诞生出了一整套教育逻辑及日常方式,鼓励个人风格,鼓励个体认识自我、承担自我、实现自我。

  和韦伯一样,麦克法兰也探入了宗教的内部,发现其中的一股潜流:基督教是首位的,修道院组织代替了家庭,使得个人与家庭分离,各人要背负自己的十字架,“人的仇敌就是自己家里的人(马太福音)”,如此,社会则实现了去“家庭化”。

  而英国又与其他基督教国家不同,在历史上突然出现了一个为了离婚而与罗马教廷决裂的君主(亨利八世),他使自己成为英国的最高领袖。在一本由美国历史学家克雷顿·罗伯茨等撰写的《英国史》中,他们用略带调侃的语调写道:

  “如果没有亨利为了跟自己不喜欢的妻子凯瑟琳离婚,不惜与罗马教廷决裂,那么英国就不可能成为一个新教国家。如果克伦威尔没有劝说亨利使用议会作为离婚的工具,那么议会制度在16世纪的作用将会小很多。同时又由于亨利对战争虚荣心的追求导致皇室变得赤贫,使得议会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大大提升,于是英国式的虚君立宪登上了历史舞台。”

  历史的有趣与丰饶,往往就在这完全没法用理念、逻辑来推断的真实中。另外一些与现代世界相关的因素,比如全新的财富生产方式,科学的、有能力去质疑反思的认知方法,都结伴而来。

  所有这一切,在回溯之中,仿如互相咬合的齿轮,一轮轮彼此制力互相调动,让麦克法兰兴奋不已。

  真正难求的,是人心的现代化

  除了那些学术趣味浓重的读者,大多数人听到艾伦·麦克法兰这个名字,估计首先会想到他写的那本畅销书《给莉莉的信》。

  相信对于很多将关切的焦点放在中国的读者而言,真正有着启明功效的,是《现代世界的诞生》中那些佐证何为现代的细节。

  英国的现代化是一道长长的弧线,而不是激烈的转型,或者勇莽地告别过去,故而,当下与过去之间的关系,对于英国人而言,不是截然相对的两个世界的界限,而是一道若有若无的薄暮,他们穿越时间穿越空间,身后拖曳着一大堆无用的行李。就像卡墨茨所说,“英国人优哉游哉地穿行在薄雾之中,有时向右一拐,看见一队骑士从一座有壕沟的城堡中疾驰而来,有时向左一拐,看见一群机器人从摩天大楼的顶层飞翔而出。”

  这句由麦克法兰转引自托克维尔的话,放在当下中国的语境中看,多少是有点刺眼的:政治的时间、社会的时间和物理的时间互相关联。若对祖先不感兴趣,任性地斩断了历史的网络和经线,那么,由于长期沉浸在物质目的的追求中,人们对时间的态度、对历史走向的看法也会彻底改变。

  麦克法兰最津津乐道的是英国教育体系的设计宗旨:教人们思考,包括如何记忆、辩论、反驳、试验新思想,发明新的解决方案,以及如何说服他人。回到个人,麦克法兰有一个比喻:国家是你所生活的地方,社会就像你所嫁给的对象。在国家与社会之外,独立的人有自己的价值的,不能随意被取消,英格兰之所以足够现代,是因为它自13世纪后,就不存在强有力的群体,把个体当做一枚螺丝钉吸纳其中。

  与此紧密相关的是英格兰的社会凝聚力,它靠的是一种共同的传统。这种共同的传统,构建了人们的归属感和共同体感,所以英格兰学校教育中,从来没有刻意的爱国主义,这其中的文化逻辑是这样的:越是学习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就能顺便培养其深厚的忠诚意识和爱国热情,不需要直接教育。英国人甚至形成了这样的习惯,若身在国外,会刻意把子女从海外送回祖国,接受密集的“英格兰性格”的灌输达10年或以上。一旦有了文化的归属感,大家就会自动给自己贴上标签,变成了“我们”。

  麦克法兰在书中尤其强调,英国上层人士的阶级基础是财富,物质的成功带来尊重,成功者为此骄傲,因为财富的入门是美德、能力,外加大量的策略与机遇,是精英主义的;用以匹配社会流动性的,不是权力、血缘关系,而是一种个人的荣誉感,与诚实、工作、守契约、重承诺、讲公平,这种与个人之成就与完善相连的荣誉感,才是英格兰现代化最大的保障。

  为了免于被批评欧洲中心主义,麦克法兰在书中只是很谨慎也很礼貌地说,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立足于集体的文明,当前正站在一个十字路口,其政治秩序和社会秩序还有待规划,究竟何去何从,不是他作为一个旁观者能够提供答案的。而在私下的谈话中,麦克法兰说,其实物质的现代化,以及资源配置方式的现代化,甚至制度的现代化等,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都不是可遇不可求的,真正难求的,是人心的现代化。

  追求私利,首先要恰如其分地认识自我,并且辨析出真正有利于自我的利益与欲想,诞生出了一整套教育逻辑及日常方式,鼓励个人风格,鼓励个体认识自我、承担自我、实现自我。

  与诚实、工作、守契约、重承诺、讲公平,这种与个人之成就与完善相连的荣誉感,才是英格兰现代化最大的保障。

  C03-C04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朱桂英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