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3:书评周刊·天下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13:书评周刊·天下

纪念拉尼茨基 他把文学变成了公共事务

2013年09月28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拉尼茨基认为,批判精神对于文学批评最为重要,真正的批评,就必须做到一针见血、毫不留情,真正的批评家,就必须唾弃为人要厚道的庸俗哲学。
《我的一生》
作者:(德国)马塞尔·赖希-拉尼茨基
版本: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3年12月
定价:26.00元

  2013年9月18日,德国文学批评巨星马塞尔·赖希-拉尼茨基逝世,享年93岁。9月26日,包括联邦总统、黑森州州长、德国犹太协会副主席、德国最大报纸《法兰克福汇报》发行人在内的几百个社会政要、社会名流出席了在法兰克福中央公墓为他举行的遗体告别仪式。正式的追悼大会将于10月在德国的政治、文化圣地——法兰克福保罗教堂举行。

  赖希-拉尼茨基说过,没有警车出现的葬礼没有意思。26日的法兰克福中央公墓出现了警车和安保人员,他的追悼大会肯定有更多的警车和安保人员出现。应该说,他对死后待遇的隐含期待也如愿以偿。

  【人物简介】

  赖希-拉尼茨基

  联邦德国最最有名、最最重要的批评家,而且堪称孤本。他的去世,不仅让德国文坛,而且让世界文坛失去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作为文学批评家,他无疑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

  他几乎成为家喻户晓的批评家,一项民调显示98%的德国人知道他的名字,而且不时有出租司机认出他;

  批评家约阿希姆·凯泽说他是“人们读得最多,最令人生畏,最引人注目,所以也最招人恨的文学批评家”;

  小说家沃尔夫冈·克彭有过一句笛卡儿式的评论:“他评论我,所以我存在”;

  美因茨科学及文学院在给他的授奖证书中不仅盛赞他“把文学变成了公共事务”,而且“估计没有一个西德的男作家或者女作家不曾梦见过赖希-拉尼茨基”;

  他1999年出版的自传《我的一生》不到四年本土销量就突破百万大关;2002年,马丁·瓦尔泽针对他写成《批评家之死》,未及出版就引起一场席卷全国的文学-政治风波,卷入其中的,不仅有许多学者、媒体人士及普通读者,还有多位政治家,还有格拉斯这样的文学家和哈贝马斯这样的哲学家。

  给作家“颁发死亡证书”

  拉尼茨基的批评活动总是面向读者,他底气十足,崇尚启蒙精神,其座右铭是:“能够毁掉作家的人,才能做批评家”。

  赖希-拉尼茨基是一个神话,一个奇迹。这样的神话和奇迹,别的国家没有,中国在可预见的将来也不可能出现。批评家总是面临这个问题:你是为读者服务还是为作家服务?歌德希望作家们选择后者。对于讨厌的批评家,他喊出了一句名垂青史的口号:打死他,这个狗东西,他是一个书评家!

  而赖希-拉尼茨基的批评活动总是面向读者,但他并不认为自己选择了下里巴,选择了媚俗。他底气十足,他有尚方宝剑——启蒙精神,他最大的榜样就是德国启蒙运动主将和德国文学批评之父莱辛。启蒙,面向大众,走向民间,开启民智。

  他的启蒙诉求也决定了他的审美趣味。他反对深沉、晦涩、故弄玄虚,所以他很不欣赏荷尔德林这类深得哲学家青睐的诗人。他自己的语言则永远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所以,赖希-拉尼茨基在其批评活动中一直扮演类似罗马帝国的保民官的角色,总是作为普通读者的代言人去议论文学,去质问和批判作家。他的话,总是赢得身后的千万民众的掌声与喝彩。

  赖希-拉尼茨基为自己的批评活动抢占了一个道德制高点:不受限制的文学批评是开明社会和民主社会标志。

  德国的常规化制度化文学批评产生于启蒙运动如火如荼的18世纪中叶,纳粹德国则禁止批评:在第三帝国,“艺术批评”被“艺术鉴赏”所取代。所以,他认为,批判精神对于文学批评最为重要,真正的批评,就必须做到一针见血、毫不留情,真正的批评家,就必须唾弃为人要厚道的庸俗哲学。批评家的一项天职就是给作家“颁发死亡证书”。

  他还告诉世人,他有伟大的批评前辈做榜样,其中多半是犹太裔批评家,如海涅和伯尔内(德国的批评奖就以后者命名),如卡尔·克劳斯和库尔特·图霍尔斯基,如阿尔弗雷德·凯尔和瓦尔特·本雅明。后者的一句话是赖希-拉尼茨基的座右铭:“能够毁掉作家的人,才能做批评家”。

  赖希-拉尼茨基也说到做到。瓦尔泽小说《爱的彼岸》,不仅被他认定在“文学的彼岸”,他还总结说:“为他好,同时也为了我们自己,希望这本书尽早被人遗忘”;评论格拉斯的《说来话长》的时候,他上一句话夸某一段落写得如何好,下一句话却抱怨说“这本781页的书就这5页拿得出手”。传记作家门德尔松写托马斯·曼的前半生就写出了一千多页并因此获得托马斯·曼奖,他却调侃门德尔松“跪在地上写作”。

  “施虐”的文学教皇

  他以文学和启蒙的名义打击作家,仿如一种表演,一场娱乐,是表演给他身后的千万读者和观众看的。欢乐的是读者和观众,愁的是作家。

  与此同时,他还时时嘲笑作家们自恋,嘲笑他们相互吹捧:“你喊我歌德,我叫你席勒”。赖希-拉尼茨基这种置人于死地的犀利文风给许多作家留下了终身的精神残疾或者伤痛。当然,作家们的反击也不可避免。他们给了他许多绰号。除了“文学教皇”,还有“外科医生”“法官”“裁判”“异端裁判官”“魔鬼”“死神”等等。他还被屡屡描绘成批评杀手和批评斗犬,进了小说,也上了漫画。

  虽然,赖希-拉尼茨基的批评实践是傲慢的,但他的批评理论是谦虚的。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反差。他承认批评活动具有派生性质、服务性质、寄生性质,因为批评家就是翻译家,其天职就在于“把非理性的语言翻译成理性的语言”,而且批评家多半是蹩脚的翻译,因为理性语言“永远点不透艺术品”。

  从批评套路看,他太简单、太传统、太十八世纪。他永远奉行知人论世的原则,做传记-心理研究,并佐以大量高级八卦和花边。他最欣赏的作家,也是达到德语文学巅峰的作家,如托马斯·曼和卡夫卡。他们都是善于反讽、善于描写小鬼厄洛斯如何捉弄人的伟大作家。他总是拿这样的作家、拿这样的标准来要求当代作家、当代文学。

  在他的批评活动中,残酷性和游戏性、神圣性和娱乐性已经水乳交融。他对作家的打击是残酷的,他打击的理由是神圣的——以文学和启蒙的名义,表情也多半非常严肃,但是这种打击又是一种表演,一场娱乐,是表演给他身后的千万读者和观众看的。他的嬉笑怒骂无论对观众读者还是对他自己都是一种享受。所以,在赖希-拉尼茨基进行文学批评的时候,总是几家欢乐几家愁。欢乐的是读者和观众,愁的是作家。

  在26日的遗体告别仪式中,除了两位曾被他大力提携的女作家,见不着其他作家的身影。

  □黄燎宇(北京大学德语系教授,著有《托马斯·曼》,译著《雷曼先生》,《批评家之死》等)

  【批评家小传】

  1920年

  赖希-拉尼茨基出生在波兰。父亲是波兰犹太人,母亲是德国犹太人。他在波兰上小学,在柏林念中学。

  1938年

  被纳粹德国遣送回波兰。

  1943年

  他成功逃出华沙的犹太人隔离区,也因此躲过了特雷布林卡的毒气室。他的父母却未能躲过。随后他被波兰的普通百姓藏匿两年,直到被苏军解放。他随后参军入党,战后成为东方阵营派驻西方的谍报人员,后来又被外交部解雇,被开除出党。

  1958年

  他利用出国之机移居西德,进入德国文学评论界,并很快成为一名活跃的批评家。

  1973-1988年

  他担任《法兰克福汇报》文学部主任。其间他不仅撰写了诸多影响甚大的文学评论,而且前前后后邀请作家、学者、评论家对1500首德语诗歌撰写评论(相关文章全部收录《法兰克福诗集》),产生了广泛影响。

  1988-2001年

  其间他为德国电视二台做电视书评节目《文学四重奏》,采取3+1的形式,即三个固定嘉宾加一个神秘嘉宾,而且总是在周日下午播出。在这个几乎具有万人空巷效果的节目里,他永远是红花,其他人永远是绿叶。他对文学事业所做的巨大贡献也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所以他成为一个功勋卓著的文学批评家,获得的各种奖项和名誉头衔达30多种。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