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05:人才周刊·特别报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05:人才周刊·特别报道

中国在线教育呼唤制度土壤(2)

2013年09月30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上接D04版)

  ■ 专家观点

  高校要改变传统观念

  ●陆昉,复旦大学副校长

  要迎接挑战,关键在于我们能否改变传统观念。

  第一、优质课程的组织。上海高校课程中心平台目前是依托每个高校来组织一些优秀课程,以后希望能够联合各校的特点、特长,打造出一些精品课程。我们更多的关注点可能要集中,要改变我们的整个教学变革,还不仅仅在于少数的通识课程、核心课程,关键在于基础课程能否有质的变化。

  第二,更新观念。教师也要改变观念,不仅承担着教学任务,更多承担着教育任务。学生也需要改变,从被动学习改成主动学习,而不光是为了取得学分。

  第三,加快信息化平台建设。

  网络教学要更好实现教育功能

  ●陆靖,上海市教委副主任

  第一,从知识传递来讲,网络教学也可以实现。但教育第一位的是情感交流,在我们用MOOCs这样的形式时,怎样能更好地实现或保持教育功能,这是需要思考的。

  第二、对共享课程而言,在组织教学时,组织讨论的老师,很可能不是网络上的教师本人,甚至不和上课者本人在一个学校,这时,如何实现网络教学与课堂组织讨论之间的流畅性,也需要解决。

  第三、对于研讨式教学,如何真正让课堂动起来,也很值得琢磨。我曾听过一堂研讨课,老师只说了两句话,第一句话“同学们,下面我们讨论吧”,第二句话“同学们,今天我们就讨论到这里吧”。讨论是要组织的,讨论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是老师无法事先准备答案的,这很考验人。

  在线上名校在我国遭遇文凭门槛

  ●熊丙奇,知名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对于在线上大学,我国的教育制度、人才评价体系均不支持。而从本世纪初起,我国网络教育发展迅猛,但随之就遭遇教育质量和贩卖文凭的质疑。

  如果我国打破国家承认学历体系,变为学校自主招生、自主教育、自授学位文凭,那么,学校会根据学生选择在线课程学习的情况,结合本校的质量标准,给予在线学习者学分并授予文凭,至于文凭的含金量如何,完全由专业机构认证,这才会把在线上名校变为一种现实可能。

  这不意味着学习就是“轻松”的,即便在美国,在校课程资源丰富,学校自主授予学位,可真正能坚持读完在线课程的也不多,斯坦福大学提供的人工智能课程吸引了16万注册学生,但仅有20%的学生完成了课程。麻省理工学院的一项在线开放课程也有近16万人注册,但实际完成课程的只有7157人。这么低的完成率,一则体现了在线课程的质量要求高,再就是提醒所有学习者,书山有路勤为径。

  北大、清华等高校推出全球网络开放课程,这也是一个开放的竞争平台。

  ■ 推荐

  英推出社交在线学习平台

  自2013年9月18日起,首个提供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s)的英国服务平台FutureLearn开始为全世界用户提供世界知名大学的免费课程。

  社交互动是FutureLearn学习体验中最核心的内容,其合作大学提供了试行的首批20套课程,用户现可注册使用。

  以下8套将在今年10月到12月开课:

  ●开始编程:开发属于你的首个移动手机游戏——雷丁大学

  ●理查德三世时代的英格兰—— 莱斯特大学

  ●公平与自然:当不同世界发生碰撞时—— 利兹大学

  ●思维是平的:令人诧异的肤浅的人类心理——华威大学

  ●改善你的形象:牙齿摄影实践——伯明翰大学

  ●生态系统介绍 —— 公开大学

  ●品牌的神秘影响力——东安格利亚大学

  ●网络科学:网络是如何改变世界的——南安普顿大学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