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名残疾人中3人高位截瘫;年龄最大者58岁,最小41岁;总行程12000多公里
|
新京报讯 (记者胡涵)历时17天,横跨八个省份、两个国度,9月23日,程彬和朋友们走出北京火车站,这趟行程12000多公里的自助游宣告结束。
与一般的旅游不同,这个由28个人组成的旅游团里有23名残疾人,其余5个健全人则是随行照顾的亲属。
旅行团中3人高位截瘫
9月6日开始,“北京残疾人旅游团”先后游览了青海湖、拉萨、雅鲁藏布大峡谷、中尼边界樟木和尼泊尔。据“团长”程彬估算,总行程超过了12000公里。
活动的组织者程彬患有轻微残疾,腿脚不便。成员中,有10人坐着轮椅,其中3人高位截瘫,另外13个人也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大部分都需要拄拐前行。”
“年龄最大的58岁,最小的是我,41岁。”程彬介绍,成员多来自北京,此外还有两人分别来自湖南、浙江。
17天里,他们登上过海拔5400米的山峰,在纳木错湖畔热泪盈眶,穿过国境线,在尼泊尔与喜马拉雅的日出留影。
每人花费不到6000元
好友介绍,程彬是北京残疾人圈里有名的“超级地理达人”。今年7月,程彬曾与23个朋友到内蒙古旅游。回来后,他一直想着,“要去个最有挑战性的地方”。
在与其他残疾人交流时,程彬想到了西藏,因为西藏“离太阳最近,离地球最远”。
随后,他开始在qq群里征集同行的残疾人朋友。40余报名者最终有28人决定出游。
为了这次旅行,程彬整整计划了两个月,查询各种信息,包括酒店是否有无障碍设施、景点是否有台阶、餐厅是否有坐便器、车门是否够宽以通过轮椅等等。
“残疾人的经济情况一般都不太好,要求多,还要考虑价格。”为了价格,程彬一次次和当地酒店电话谈价。
至9月23日返回,17天的旅程,每名成员花费5800元左右,携带的充足药品,也保证没有一个人出现高原反应。
“让我说这次旅游,我只能想到一句话,这辈子值了。”团中年龄最大的刘女士称。
■ 讲述
很多地方没无障碍通道便“扛过去”
“出行难是困扰残疾人的共同话题,也扼杀了很多残疾人的梦想与追求。”程彬说,西藏很多地方没有无障碍通道,他们通过时,只能把坐轮椅的同伴“扛过去”,对高位截瘫的成员“连扛都不行,必须要抱起来”。
在纳木错的停车场,他们被500米的烂泥路挡住了。“那段路是个下坡,土路,大坑、烂泥、石子、马粪和沙子,轮椅根本过不去。”成员互相帮忙,旁边的游客和小贩也帮忙推。
此外,大部分肢体残疾的成员无法下蹲,只能使用坐便器,而在旅途中,大多只有蹲坑。“没办法,只能忍”,最长的车程将近20小时,“幸好还带着尿不湿。”
离开纳木错时,刘女士抱着身边的同伴哭了起来,“一辈子都没想过还能来这种地方。”
在青海湖畔,他们共同举起一条横幅,“走出去,方知天地宽;伸出手,感受真情暖”。
“回来的火车上,有乘客说‘你们还去了尼泊尔?太不可思议了’,那一瞬间,我觉得自己像个英雄。”刘女士说。
新京报记者 胡涵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