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时间:昨日上午9时
地点:北京医院
场景: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原国家科委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于光远的遗体告别仪式举行。
昨日上午9时,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原国家科委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于光远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医院举行。
于光远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著名的社会科学家、哲学家、经济学家,因病于9月26日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8岁。
送别
国内学生都来送恩师
昨日上午,雾霾未散,天空灰蒙蒙,北京医院告别厅外长长的队伍中,有于光远生前的老友、同事还有学生,他们手持白菊,胸前佩戴白花,等待最后的告别。
于光远夫人孟苏在女儿搀扶下,守候在于光远遗体旁,答谢着前来鞠躬的人们,告别厅中央,于光远身盖党旗,躺在红白花丛中。
昨天,于光远在国内的学生都赶来送老师最后一程,他们最年轻的也已过天命之年,很多人已白发苍苍。
“于光远老师一辈子都坚信马列主义。”江汉大学文理学院教授时永松说。1979年,时永松是于光远在中国社科院任副院长兼任马列所所长时的首届研究生。
“独立思考,只服从真理”是于光远几乎在每次研讨会上都要重复的话,时永松回忆,“我记在笔记本上,也成了我的座右铭。”
于光远经常出国参加外事活动,时永松说,“他一回来就召集学生们,迫不及待地把国外见闻讲给大家,拓宽我们的视野。”他倡导研讨式学习,每次一个学生重点发言,其余人“围攻式”提问。
于光远的最大期待就是希望这一届学生们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现在我们绝大多数都在理论战线,算是告慰老师了。”
最后,很多学生站在告别厅里合影,想留住送别恩师的最后一刻。
回忆
耄耋之年仍下基层调研
伴随着于光远的离去,很多人发表文章悼念,回忆这位老迈的中国经济学家曾为改革带来的头脑风暴。
研究员宋光茂是于光远的关门弟子,他说于光远特别注重从实际经验中提出问题,为政府经济决策服务。“他是一头扎进基层的,做了大量调研,到了八九十岁每月还出差两三次,全国跑。”宋光茂说,“所以他的很多经济思想很接地气。”每年过年,他要写信给亲朋好友学生同事们,汇报自己这一年去哪里调研了,做了哪些工作,“他始终都乐于和大家交流。”宋光茂说。
于光远对中国改革开放进程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宋光茂介绍,改革开放时期,于光远研究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较早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于光远还组织全国的经济学界开展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和按劳分配的大讨论,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政府经济理论的转变。
失落
跟随36载秘书最后作别
昨天,于光远的秘书胡冀燕留守到最后向于光远的遗体鞠躬悼别,“很沉痛,像失去了亲人,”胡冀燕说,“和于老一家相处的时间比和父母共处的时间都多,他没领导架子,就像我的父亲一样。”
于光远十分勤奋,广泛涉猎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大家都称他“百科全书”、“杂家”。“做他的秘书很累,但收获很多,”胡冀燕说。1977年,30岁的胡冀燕成为于光远的秘书,36年里,虽有升迁的机会,但她选择留下,在他身边学到更多,做人和做学问。胡冀燕说,“他的人格无时不刻在影响你,他从不人云亦云,他的很多理论比较超前,这也让他遭遇很多挫折,但他还是坚持,他总是说真理就是真理,什么也改变不了。”
昨日,告别仪式结束后,于光远的遗体被送上灵车,亲人捧着于光远的遗像,一路护送到八宝山。
新京报记者 范春旭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