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新艺术特刊·安迪·沃霍尔 北京现场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011:新艺术特刊·安迪·沃霍尔 北京现场

观“波普巨星”怎样复制美国

2013年10月09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折叠屏风》

作品中可见沃霍尔很早就流露出对时尚、对光鲜事物的迷恋。
展出的101组作品涵盖绘画、摄影、丝网印刷、素描以及雕塑等各类形式,堪称沃霍尔艺术的万花筒。

新京报记者 秦斌 摄

  安迪·沃霍尔使用波普艺术的魔术棒成为一代国际艺术巨星。从去年开始,安迪·沃霍尔携带着波普风迅猛地刮向亚洲。9月29日,随着“安迪·沃霍尔:十五分钟的永恒”回顾展在中央美院美术馆的开幕,这股波普风终于刮到北京。该展将展至11月15日。

  开幕当天,新京报第6期观展,随安迪·沃霍尔美术馆的馆长埃里克·夏纳一起走进沃霍尔的世界,亲见《玛丽莲·梦露》、《金宝汤罐》、《自画像》等经典名作所闪耀的艺术光晕。

  借四个阶段看尽一生作品

  尽管沃霍尔表现消费品,例如亨氏番茄酱盒子以及表现玛丽莲·梦露的画作早已深入人心,但在安迪·沃霍尔美术馆的馆长埃里克·夏纳看来,在逝世长达26年之后,沃霍尔仍然是一个复杂的、经常被误解的人物。

  为此,为了将沃霍尔的艺术更广泛地向世人传播,位于美国匹兹堡安迪·沃霍尔美术馆早在4年前便开始筹划这一亚洲巡回展。此次北京站是继此前新加坡、香港、上海的第四站,明年该展还将到达东京,巡回展共历时二十七个月。

  “现在将这个展带到中国非常契合时机。因为沃霍尔创作商业插画的1950年代恰巧是美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时期。沃霍尔在当时成为一名时尚艺术家,这其实正符合了美国经济发展迅猛的轨迹,这与现在的中国非常地相似。我们能看到,在时下的世界中,中国无论在艺术还是文化领域都面临一个蓬勃发展时期。”埃里克·夏纳指出,此时举办沃霍尔的回顾展便能有助于中国更好地了解沃霍尔。

  事实上,此次安迪·沃霍尔美术馆带来的101组作品也堪称沃霍尔艺术的万花筒,绘画、摄影、丝网印刷、素描以及雕塑等各类形式的作品,以及书信、手稿、创作灵感的来源资料等,还原了沃霍尔创作的全貌。

  策展方以时间为线索将展览分成四大部分,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青葱岁月到五十年代的“人在纽约”。再到六十年代的工厂时代,直至最后的“闪亮星光”。每一部分以沃霍尔的照片开启,此后便是其在这四个阶段的创作。而从第一部分展出的《折叠屏风》中可见沃霍尔很早就流露出对时尚、对光鲜事物的迷恋。

  “此次我们是用一种怀旧性的方式展示这位艺术巨星的魅力,”埃里克·夏纳称,通过从大学期间到最后创作阶段的展示,我们可以看出其早期与后期成熟作品有多大的区别。

  用三角地带复活银色“工厂”

  上世纪六十年代是沃霍尔艺术生涯中的重要时期,该时期他将主要精力投入于绘画,从报纸、广告、漫画和其他流行文化中寻找题材。1962年7月,沃霍尔举办他的第一个波普艺术展览,展出了《金宝汤罐》系列的画作。1964年,沃霍尔在纽约东区拥有了一座银色工作室“工厂”,在那里制作比以前更大型的画作、雕塑和电影。这里也成为全球知名的艺术之地。六十年代后期,沃霍尔的画作已成为美国波普艺术的象征。为此,六十年代也被称为沃霍尔的“工厂时代”。如今在央美美术馆二楼展厅的三角地带,沃霍尔的“工厂时代”再度复活。

  在这里,《金宝汤罐》(1961年)来了,《伊丽莎白·泰勒》(1963年)、《玛丽莲·梦露》(1967年)也来了,而波普艺术的代表另一标志性作品《布里诺肥皂垫箱》(1964年)也摆在了展厅正中。

  “此空间的展示汇聚了沃霍尔的名人作品、商业作品等,能让人真正感到沃霍尔的存在感。”埃里克·夏纳称,在沃霍尔的这一世界中,我们能真切体会与之关联的流行文化、创新精神以及美国梦。直至今日,沃霍尔的这些创作还是最敏感地抓住美国社会脉搏,“他的作品仍然是如此鲜活,给当代艺术家带来了灵感和启迪,甚至有艺术评论家称是沃霍尔给了当代艺术家所有的一切。”

  与此同时,作为沃霍尔此时期创作的重要部分——电影也在陈列之中。不过现场主办方将其经典之作《帝国大厦》摆在了一个角落中。在流行靓丽的各色鲜活图案中,往往容易被观众忽略。

  ■ 好消息

  《沃霍尔的中国之行》即将出版

  展厅中两张克里斯多佛·马可斯所拍的沃霍尔“观光”照片,再度将我们拉到了安迪·沃霍尔1982年的中国行。当年,安迪·沃霍尔和摄影师克里斯多佛·马可斯私下访问北京,游览了天安门、长城等地。只是,与同一个年代走在北京街头的时尚大师皮尔·卡丹不同,当时没有人能认出这位54岁的外国人。

  埃里克·夏纳介绍,此次中国行沃霍尔拍了上百幅照片,与众多典型的中国符号一一合影。而回到纽约之后,沃霍尔将这些照片中的场景转换成了作品。

  埃里克·夏纳还透露这次中国行的照片将在新书《沃霍尔的中国之行》里曝光,该书即将出版。

  ■ 观众评价

  观展第6期 95分

  展览:“安迪·沃霍尔:十五分钟的永恒”

  时间:即日起至11月15日 地点:中央美院美术馆

  ●沃霍尔是改变了艺术史的人物。与之前的高雅艺术明显不同的是,沃霍尔的波普艺术来源于大众生活,改变了艺术的界限、定义。此次展览他的那些经典作品都得以展现,让我们更能通过作品本身感受到,其实沃霍尔在用这些流行元素创作的背后是想提出问题:难道这些就不是艺术品吗?

  唐先生(艺术院校学生)

  ●之前一直以为沃霍尔的作品特别商业。但通过此次展览也让我们看到沃霍尔也对社会、政治话题投以关注。不过相比之下,这部分内容还是很少。沃霍尔更像是时尚明星,透过这些作品依然能感受到在他身上浓烈的时尚气息。

  彭小姐(媒体人士)

  ■ 最值得观看作品

  《布里诺肥皂垫箱》

  沃霍尔雇佣木匠,做了上百个尺寸、形状与超市纸箱一模一样的胶合板箱子。随后用丝网在箱子上绘制了“凯洛格”玉米片、“亨氏”番茄酱等的标志,几乎和纸箱没有区别。

  自画像系列

  自画像系列是沃霍尔较为钟情的。通过此次展览,我们可以看到沃霍尔从上世纪50年代便开始了自画像系列的创作。而对比这些不同的自画像,我们也可以看到在获得商业巨大成功后的明星范也反映其中。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李健亚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