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欧美两大当代文化板块被冠以“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两位当代艺术家,一位是约瑟夫·博伊斯,一位是安迪·沃霍尔。9月29日至11月15日期间,央美美术馆舞台上,沃霍尔和博伊斯完成了一次在中国的会首。
这是沃霍尔和博伊斯去世后的一次“遇见”。两位当代艺术界的神话人物究竟是如何看待对方,如今我们已不得而知。但至少他们有种英雄惺惺相惜之感。
类似1979年的首次相遇后,博伊斯和沃霍尔就相互做些肖像的创作,也共同参加一些活动。甚至在1985年博伊斯、沃霍尔和东山魁夷三人还合作了一个跨大西洋的和平标志,即《国际艺术联合》行为艺术。
而此次,美院将这两位艺术大师的个展并置,又让我们有机会看到他俩之间的再次对话、较量,或许这将有助于我们破解围绕在他俩身上的谜团与神话。
安迪·沃霍尔
● 1928年8月6日
出生于匹兹堡,原名安德鲁·沃霍拉
● 1949年
更名“安迪·沃霍尔”
● 1952年
其母亲搬到纽约与沃霍尔一起生活
● 1957年
进行隆鼻整容手术,但自认为手术很失败
● 1962年
采用丝网印刷技术创作玛丽莲·梦露系列
● 1968年6月
遭枪击,临床死亡一个半小时
● 1982年
来北京旅游,参观了天安门、万里长城等名胜古迹
● 1984年
重新拿起了画笔,放弃了他从1962年起开始使用的丝网印刷
● 1985年
1月12日 博伊斯、沃霍尔和东山魁夷(Kaii Higashiyama)三人一起合作了一个跨大西洋的和平标志,即《国际艺术联合》(Global-Art-Fusion)行为艺术。博伊斯将他自己的素描《智者之石》从杜塞尔多夫传真到纽约的沃霍尔家中,沃霍尔把自己的和平标志加上,然后将它发往日本的东山魁夷,由东山魁夷将画完成,并半小时之后将它传给了维也纳现代艺术博物馆。
● 1987年2月22日
去世
● 2013年
9月29日 “安迪·沃霍尔:十五分钟的永恒”亚洲巡展北京站开展,和博伊斯于北京“相遇”。
约瑟夫·博伊斯
● 1921年5月12日
出生在德国克列弗尔德
● 1938年
加入希特勒青年团
● 1943年
驾驶的飞机坠毁在西伯利亚的克里米亚荒原,被当地的鞑靼人所救
● 1945年
结束军人生涯
● 1947年
进入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学习
● 1959年
与动物学教授的女儿艾娃·汪姆芭结婚
● 1961年
在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任教
● 1971年
校方解除了博伊斯的聘用
● 1978年
将所有精力放在艺术创作上
● 1979年
5月18日 博伊斯在杜塞尔多夫的丹尼斯·河内/汉斯·梅耶画廊(Denise Rene/Hans Mayer)美术馆举办他的最新作品展,在开幕式上与安迪·沃霍尔首次会面。此次会面之后,博伊斯制作了批量的艺术品(the multiple)《沃霍尔—博伊斯事件》(Das Warhol—BeuysEreignis),而沃霍尔则着手制作一系列的博伊斯肖像。
● 1980年
4月1日 在展览“沃霍尔制作的博伊斯”于那不勒斯的卢乔·阿梅利奥画廊展出之际,博伊斯和沃霍尔会面。展览展出了沃霍尔为博伊斯所制作的9张肖像。
6月1日-9月28日 在第39届威尼斯双年展的“第七年艺术”(L'artedegli anni settanta)中,博伊斯展出了装置艺术《资本空间1970—1977》(DasKapital Raum 1970-1977),集中了来自之前的行为艺术与各种讨论的遗留物。在同一时间,沃霍尔展出了博伊斯的肖像照。
● 1982年
卡塞尔文献展进行7000棵橡树的艺术活动
● 1986年1月23日
去世
创作观念
沃霍尔
偏向对大众文化的敏感
沃霍尔偏向于对商业社会、消费社会发展过程中大众文化的一种敏感。美国社会中消费文化、大众文化表现突出,大众文化所透露出来的是另一种社会的变化。记者、作家出身的沃霍尔,比较敏感于社会发生的变化,他用他的方式去记录社会发展的精神,也创造出属于他自己的艺术形式。类似丝网印刷、现成品、对社会名流的关注、对品牌的关注等。
博伊斯
更有一种革命家的精神
博伊斯更强调对社会、政治、文化介入的姿态。他更有一种革命家的精神,鼓励大家参与到社会政治的行动之中,包括环保、组织社会活动等。
博伊斯是将艺术和改造社会的行为结合在一起。他大量的行为艺术,是用艺术参与到公共事务里。因为他认为艺术方式是人类最本真的方式。由此博伊斯提出“人人都是艺术家”,只要人人发挥他的本性,就能用最纯真、最本性的东西参与社会、解读社会,使得社会朝着更美好的方向发展。
文化背景
沃霍尔
美国商业文化膨胀发展
沃霍尔处在美国商业文化提速发展、膨胀发展的时期。他的伟大之处是敏感于美国商业文化的膨胀发展,然后去记录下这种膨胀发展过程中的精神状态。沃霍尔也是用一种很能揭露膨胀发展中消费文化的方式进行创作,类似对名牌的关注,对现成品的利用,对复制的可能性及传播力量的关注。
博伊斯
德国民族重大转折
博伊斯是从二战走过来的。德国民族经历了一个苦难的历史,处于重大转折期。这个历史留给德国人心灵丰富的内容,比较复杂。有资料显示,博伊斯当年会非常强烈地介入社会的变革,来自于其希望德国民族精神的重新振兴。他希望德国民族在新的历史阶段确立自己、认识自己,不要处在一种迷茫、混乱、无所作为的状态中。
博伊斯像巫师那样来号召大家走向新的台阶,走出一条道路。他有点像领袖人物,背后则隐藏着其对德国文化的认识,有种不自觉的立场。
关于复制
沃霍尔
衍生出销售、市场的意义
沃霍尔用流行的方式来反映流行文化的精神。在他的创作中,复制品所产生的作品意义,以及衍生出销售的意义、市场的意义,都能反映出消费社会的特征。
博伊斯
更像是革命家在散布传单
而利用签名复制的形式,博伊斯更像革命家在散布传单,他用这种方式去营造介入社会的一种行为,使得到处能传达他的语录,传达他的象征符号,包括他自身也成为一种象征符号。他不断地用自身、语言、文字、艺术符号向公众进行传播。
从某种方面来理解,他更像是革命家,用自身的精神,用简单且具传播力的方式与大众接触,使得更多的人来接触他的思想。此次展览博伊斯作品的收藏家博格说起,博伊斯去世时都没什么钱,只是留下一些作品。博伊斯做了很多复制品,也到处签名,但是这些作品都非常便宜。博伊斯有点钱就去做这样的复制、传播。他当时可能只是想利用这些复制作品去传播其思想,而非是想要留下能卖钱。 点评:王璜生 (央美美术馆馆长)
市场认可
沃霍尔
长期占据拍卖排行榜前列
从市场角度来看,沃霍尔作品成为全球资本疯狂追逐的对象,其商业价值也得到充分挖掘。今年3月,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与Artprice联合发布的《2012年度艺术市场报告——东西方之间的对话》中便显示,2012年度十大西方艺术家排行榜的前三位分别由沃霍尔、毕加索、格哈德·里希特夺得。现在,沃霍尔经常是西方艺术家拍卖最贵俱乐部中的座上宾。
博伊斯
作品晦涩,大众接受度低
与此相反,博伊斯却是以一种人类命运承担者的使命感来洞察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进而通过艺术对奴役、剥夺人性的物质主义、理性主义的现代社会进行抨击鞭笞,并力图通过艺术创造去寻求人类未来的出路。由此,博伊斯的这种严肃艺术在市场上的行情却并不好。
对此,佳士得美术学院艺术商业课程副教授兼课程主任玛丽莎(Marisa Kayyem)指出,博伊斯的作品很难创作,理解起来很晦涩。艺术圈的人非常认同博伊斯,但对于大众来说则有门槛。
C特12版-C特13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李健亚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