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7:对话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17:对话

余姚水灾:救灾动员就像战争动员

余姚市委书记毛宏芳谈救灾工作,预警及时,处理民情依法,人性化,给自己工作打60分

2013年10月13日 星期日 新京报
分享:
昨日,余姚市委书记毛宏芳接受本报独家专访。新京报记者 吴江 摄

  对话人物:毛宏芳, 余姚市委书记

  对话动机:近日,台风“菲特”使姚江河水倒灌,致余姚市70%以上城区被淹,市内停水停电,通讯中断,交通瘫痪,上百万人受灾。余姚市政府开展救灾,当地民众也进行自救。目前,余姚市内排水工作进入尾声,正常生产生活开始恢复。

  昨日,余姚市委书记、抗洪救灾指挥部总指挥毛宏芳就救灾工作,接受了新京报记者独家专访。

  【预警救灾】

  “发《告余姚全体市民书》,就像战争动员”

  新京报:大家都非常关心余姚水灾,想知道这次城市积水严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毛宏芳:主要还是老天爷不作美,雨量太大。

  在历史记录当中,余姚遭受最大的一次雨灾是1962年的台风,也没今年严重。去年台风“海葵”从余姚正面登陆,降雨量250毫米,这次达到500多毫米。打个比方,就好比68个西湖的水量,或者北京两年的降雨量,在两天时间内倾泻而下,真是百年一遇。

  新京报:但很多人质疑大水多日不退和城市下水设施不完善有关?

  毛宏芳:余姚的水位超过警戒水位1.56米,达到5.33米。这种情况下,城市的基础设施再好,也是苍白无力的,哪个神仙也解决不了,太为难了。

  我的痛苦是,下游宁波的海平面水位很高,余姚的水下不去,上游上虞的水还不断涌下来,余姚在中间,积攒了7亿立方米的水。

  新京报:此次台风来袭,余姚的预警和启动应急预案是否及时?

  毛宏芳:7日凌晨台风登陆,登陆之前余姚没有刮风下雨,因为登陆地点是在福建,跟这里没什么关系,所以从中央、宁波到余姚的气象台,都没有预警。

  7日早晨7点半,我在防汛防旱指挥部看气象云图,发现余姚上空有红点,表明雨势会很大。当时就启动了二级响应,党员干部开始下派,转移危险地段的群众,确保生命财产安全。

  我不是自夸,这次台风预警,我们反应很快。

  新京报:这次抗灾面临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毛宏芳:雨大导致交通瘫痪,为保安全又停电,停电导致通讯中断,非常无奈。

  新京报:市里采取了哪些措施来解决这些困难?

  毛宏芳:7日上午10点,我在余姚境内调用了100多名士兵,因为他们的大卡车能用,但数量还是不够。我接到了政协主席和陆埠镇党委书记的电话,他们说陆埠镇老镇区告急,老百姓都爬到屋顶上去了。我就急了,给宁波申请调用直升机。

  余姚广播电视台进水的时候,也派了部队官兵围沙包,用了9个抽水泵抽水,但进去的水还是比抽出来的水多,8日凌晨4点,电视台被迫关闭。

  新京报:为何花如此多的人力物力保障电视台?

  毛宏芳:广播电视台是喉舌,喉舌没了,给老百姓传递不出信息。洪水导致被迫停电,停电又导致通讯中断,110都打不通,老百姓不骂你才怪。

  电视台关闭的时候,我就下令发一封《告余姚全体市民书》,就像战争动员一样。后来我想,以书记、市长的名义发布,有点个人英雄主义。最后就以防汛指挥部的名义,在微博上发的。

  新京报:此次救灾中你最紧张的是什么时候?

  毛宏芳:7日晚10点多,姚江口决堤100米,200多名官兵扛着沙包去堵。

  当时我就想,万一堵不住城市被淹了,老百姓怎么办,无论是个人还是余姚的一把手,那都是天大的事情。好在他们用了5个小时,成功堵住了。

  【民声民情】

  “老百姓想发泄可以理解,但不应过激”

  新京报:在水灾中,老百姓会对政府的救灾工作有不满和怨言,你怎么看待这一现象?

  毛宏芳:老百姓在灾害中受到了委屈,感到痛苦和煎熬,想发泄和抱怨一下;我本人对他们的想法表示理解。但有想法可以通过正常渠道沟通,不应该采取过激的行为。

  新京报:你会为此觉得委屈吗?

  毛宏芳:只要我尽职尽责,对得起良心,对得起我的工作,就够了。

  新京报:由于物资分配不足,前几天出现了外地人哄抢物资的情况,余姚市政府救灾是否忽视了外地人?

  毛宏芳:在救助过程当中,政府工作人员存在工作疏忽的地方,本地老百姓也有照顾不周的,但这不是政府的本意。

  新京报:你有什么话想对这些外地人说吗?

  毛宏芳:余姚本地人54万,外地人83万,在灾难面前,不管你是哪里人,大家此刻都是余姚人。

  新京报:灾难发生后,市区出现了一些物价过高的情况,比如白菜由一元一斤涨到了10元一斤,你如何看待这种情况?

  毛宏芳:作为市场经济来说,这是正常的,有需求就有市场,供不应求价格就高。我认为这可以理解的。

  但政府不能去鼓励,我们第一时间开了平价市场,保持市场稳定。对故意哄抬物价扰乱市场秩序,甚至违反人性发国难财的行为,我们要打击。

  【自身工作】

  “让百姓受苦遭罪,只能打60分”

  新京报:这几天你是怎么度过的?

  毛宏芳:一直在防洪指挥部指挥,每天睡眠两三个小时,最长也没超过四个小时。

  新京报:跟家人联系过吗?

  毛宏芳:爱人给我打过很多次电话,我都没有接,太忙。让司机转告爱人,我还能顶得住。

  新京报:面对大水,作为市领导是什么心情?

  毛宏芳:最难熬的是,雨灾前两天水一天天的涨,第三天才开始退了15厘米,自己很无奈,只能眼睁睁地看着。

  但你在这个岗位是应当的,这时候你不担当谁担当。我一个人小小的牺牲不算什么,最重要的是小小的牺牲,希望换来大家的幸福。这是我最希望得到的。

  新京报:现在你觉得你的希望实现了吗?

  毛宏芳:没有,许多情况下爱莫能助的。

  新京报:如果给这次救灾打分的话,你给自己打多少分?

  毛宏芳:60分。

  新京报:刚及格?

  毛宏芳:虽然我尽了很大的努力,我也想做好,但看抗洪救灾的结果,不管是主观还是客观原因,你让老百姓受罪受苦受难,就只能打这么点分。

  新京报:下一步工作计划是什么?

  毛宏芳:尽快恢复全市生产生活。客观地讲,大部分地区灾情两三天内能彻底解决,慢的也要四五天。

  【经验教训】

  “政府救灾能力与民众需求不匹配”

  新京报:水灾日益减退,能否谈谈这次城市应急预案暴露出哪些问题?

  毛宏芳:我不是在强调客观原因,当你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时候,任何城市的任何基础设施、任何预案都是抵御不了的。

  新京报:那有哪些经验可以总结?

  毛宏芳:在灾难处置过程当中,我们第一时间启动二级响应,并将部分指挥权由市下放到乡镇,比如乡镇可以调拨部分军车、橡皮艇和物资,因为灾情瞬息万变,因为他们在一线,最了解情况。

  遗憾的是,受制于交通通讯中断,各部门的运作效率还有待提高。

  新京报:在救灾中,你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毛宏芳:最大的问题是政府的救灾能力与民众的需求不相匹配。比如停电通讯中断,老百姓觉得,政府不应该是这样的。我一个下属跟我说,有一名群众要去救助站,但最近的救助站人满为患,得去200米外的,但这个群众就是不去。

  还有一次,我的同事去慰问,一个群众说,首长,我饼干吃多了,能不能弄点方便面榨菜来吃。灾难期间,能吃上就不错了,怎么能讲究这个呢。

  新京报:这说明了什么?

  毛宏芳:这说明政府和老百姓相互缺乏理解。

  新京报:那你能理解老百姓的这些怨言吗?

  毛宏芳:我非常理解他们,当老百姓处境艰难时,政府又无能为力提供足够的帮助,政府应该内疚。

  我不怪天,也不怪老百姓的怨言。相反,政府应该更好地为百姓做好服务。

  新京报:这次雨灾,对你和这座城市带来哪些启示?

  毛宏芳:在灾难面前,各级政府首先应该做好政府该承担的责任,每个人把各自的角色担当好。对我个人来说,你就应该去承受自己的那份责任,谁叫你是市委书记。

  另外,在大灾面前,每一个国民也要学会自救。这一点也常常被忽视。

  新京报:经历这次水灾,作为城市的一把手,你如何看待余姚和余姚人?

  毛宏芳:余姚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是充满感情、有大爱的城市。这场救灾,余姚人与人之间抱团取暖,楼与楼之间互帮互助,都让我感动。

  新京报记者 王瑞锋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