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坤5岁女儿患先天性心脏病;如不参加抢险昨日刘洪魁将回老家为母亲庆生
| ||
| ||
| ||
|
在石景山喜隆多商场火灾扑救过程中,石景山消防支队司令部参谋长刘洪坤和八大处中队副中队长刘洪魁殉职。
北京市公安局消防局官方微博公布两人遇难的消息后,网友们送上数以万计的红烛,说得最多的话是:英雄,一路走好。
刘洪坤,35岁,留下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5岁女儿;刘洪魁,28岁,如果没参加这次抢险,他昨天就会回到山东曲阜市的家乡,为母亲庆祝生日。
很多网友以为,这两位名字相近的消防指挥官是亲戚关系。
但事实上,刘洪魁是刘洪坤带出来的兵,两人共事的一年,刘洪魁从老大哥身上学会了缜密和细心。
非亲人,胜兄弟,两人生命的最后,身体相依。
两人都仰面躺着,刘洪坤从身后抱着刘洪魁,刘洪魁被一块掉落的楼板压住大半个身子。
两人手套中的铜丝已被烧得氧化,特制的防火胶鞋被烧断,刘洪坤的氧气瓶由乳白色变成焦黑。
昨日15时21分,喜隆多商场4层西北角一处坍塌的废墟下,两位消防员的遗体,这样出现在战友眼前。
后来,战友们发现,两人身上的消防服紧紧箍在身上,扒不下来。
“今天情况太严重”
这服装,刘洪坤穿了16年,刘洪魁穿了8年。
没人知道生命的最后,两人说了什么。
“氧气面罩上都是灰,耳边是大火燃烧的声音,浓烟让人失去方向感,距离1米外就看不清人。沟通都要贴着耳朵大声喊。”八大处消防中队班长、当天攻坚组成员刘鹏形容这火场。
这个四层楼高的商场主营服装、箱包和小商品,可燃物较多,大火迅速向三四层蔓延。现场救援指挥部制定了“近攻内战”的方案,刘洪坤和刘洪魁两人组成一个攻坚组。
郝泽铭,八大处消防中队排长,刘洪魁舍友,他记得,当时,几名20岁出头的小战士主动请缨要冲火场,都被刘洪魁拦住了:他们经验尚浅,怕有危险。
浓烟和残火都集中在三四楼。经验丰富的刘洪坤知道这是场恶战。
“这事你快办!”
石景山消防支队司令部警讯科参谋张岚,还记得刘洪坤留给他的最后一句话。
刘洪坤说这话时,刚从火场冲出来,接过一瓶矿泉水,一饮而尽。而后换上新的氧气瓶,重返火场。
“火场里温度太高,攻坚组体能消耗很快,今天情况太严重,你去搬水,至少20箱。”5点30分,刘洪坤嘱咐张岚。
张岚迅速将准备好的25箱水搬至商场南门口,但“滴”的一声长鸣,刘洪坤的呼吸机发出警报,步话机也失去信号。
“声音很大,后方的人都听到了”,张岚听到了报警声,他当时就慌了,正常情况下,步话机信号会保持稳定,只有遇险时才会失去与后方的联系。
战友们打着手电冲进火场搜救,一块砖一块砖地排摸,直到发现两人“离开”。
落空的假期
“我们熄灯吧”。
这话,通常每晚是刘洪魁对室友郝泽铭说的。
但前天晚上,郝泽铭自己关了灯,什么都不敢想,强迫自己入睡。
关灯前,他给女朋友打电话,只说了一句话,“我最好的战友在火场上牺牲了”。
说这话时,战友的床上,军被还凌乱地铺开着:火灾发生在凌晨,出警时,20秒战士便需到达车库,一分钟内,消防车就需开出车库。
郝泽铭决定将室友的床铺保持原样,等刘洪魁妻子来收拾这最后的遗物。
刘洪魁在老家摆酒席的日子,是去年农历腊月16,带了个漂亮的黑龙江媳妇回来。他宿舍衣柜的最上面,放着本棕色相册,大大的相册里只放了一张妻子的照片,照片是2012年6月14日拍的,妻子坐在一个滑梯上,笑得很开心,郝泽铭说,洪魁休息时会翻来看看。
刘洪魁只是偶尔才翻看照片,平日有时一天会出两三次警,更多的时间,他们需要面对烈火和浓烟。
“怕不怕?肯定怕。”刘洪魁在回乡探亲时,曾跟老邻居们聊起对危险的恐惧。
在他的家乡山东曲阜市息陬镇南夏宋村,老邻居王观玉还记得,洪魁刚上初中时,连自行车都不敢骑,“开始被别人在车后帮着扶住,人家一撒手,他吓得从车上摔了下来。”。
他的战友、发小孟良记得,洪魁的父亲就是军人,受父亲影响,他从小就向往军旅生活,高考时,他原本考上了二本学校,但他放弃入学,选择入伍。
但穿上军装的这么多年,刘洪魁一点点变得勇敢。
如果刘洪魁没参加这次抢险,或许他现已身在故乡。母亲孟庆云的59岁生日快到了,刘洪魁原本已请好了假。
“昨天早上,他妈在还在问我,小彪(刘洪魁乳名)马上回来,我晒他的被子,是晒薄的还是晒厚的呢?”老邻居王观玉回忆,孟庆云当时脸上带着笑,因为儿子刚来过电话,12日就能到家了。
洪魁是洪坤带出的兵
刘洪坤当兵16年,只回过3次家。
石景山消防支队司令部副参谋长牛毅把刘洪坤称为“工作狂人”,生活里除了工作还是工作。
“他或许是整个支队休息时间最少的人。”牛毅回忆,洪坤工作较真,工作笔记上到处都有勾画,一些重点的内容还都加星标识,甚至连士兵的服装、发型都安排到位。
在战友眼里,刘洪坤不是个生活丰富的人,没什么爱好,除了部队和家,去得最多的就是医院:他5岁的女儿有先天性心脏病。
火灾发生的3天前,刘洪坤在医院彻夜陪伴女儿。火灾当晚,刘洪坤不当班,他回家探望妻子和女儿,但一个电话,便又让他冲出家门,自此与妻女天人永隔。
很多战友开始以为,刘洪坤和刘洪魁名字如此相像,是不是有亲戚关系?
实际上,两人唯一的关系是,刘洪魁是刘洪坤亲手带出的兵。
2011年,刘洪魁从石景山消防支队分配至八大处消防中队。刘洪坤开车将他接到部队驻地。
牛毅说,刘洪坤是刘洪魁的第一任指导员,每次出警,洪魁都会跟在洪坤身后问这问那,总想大显身手。在领导眼中,初到八大处的刘洪魁是毛手毛脚的“毕业生”。
但他好学,之后渐渐在训练和实战中施展身手,“在连队,他看着很文静,但文静不代表胆小。他总会第一个冲进火场,处理火情也很迅速。”
牛毅认为,洪魁在这一年里的改变,是刘洪坤教给他的缜密和细心。
在牛毅眼中,刘洪魁有着刘洪坤的影子。
刘洪坤其实也不大,才35岁,但在军营却是一位老兵。
这些年,刘洪坤的变化不大,火灾前两天的夜里,牛毅还和别的战友说,“认识洪坤10年中,他最大的改变就是发型从板寸变成了分头。”
看着照片中的“分头”,战士田野抽泣着,连说了三声“为什么是他”。
田野还记得刘参谋长最常说的一句话:“发生火情时,如果我冲在前面,我的兄弟就能减轻危险。”
这一跪
两人去世后,现场的战士们有两次共同的举动,一齐敬军礼,一起跪地。
多名战士说,这两次举动,没有任何人下命令,是大家自发的。
有战士说,敬军礼,是对牺牲战友的最大敬意;很多人见已失去呼吸的战友被送上救护车,而不能跟随,腿一软,就跪在地上了。
一位战士说:“男儿跪天跪地跪父母,但火场这一跪,是与战友永别的最后方式。”
昨晚,八大处消防中队三楼档案室,刘洪魁的照片被摆在桌子的正中央,市民送来的束束白菊下面,是刘洪魁还没抽完的泰山烟。
旁边的本子上,不知是哪位战友留言——刘哥:回来吧!别走!
A08-A09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朱自洁 李馨 李雪莹 何光 饶沛 刘春瑞 北京、山东报道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