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08:健康周刊·特别报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08:健康周刊·特别报道

师晓东:女医生更要保有女性的优雅和知性

2013年10月15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师晓东认为,作为女医生,更要保养得法。而健康的医生也会给病人带来信心。
师晓东在单位时会忙里偷闲吃“零食”,比如核桃,可以补脑益智;红枣,可以补气血。她还常把自己的食谱推荐给家人和同事。

  女医生更应该保养得法

  “刚才那位大夫看起来好年轻,她能是知名专家吗?”一位病人家属,刚出诊室便小声嘀咕着。这位家属心存疑虑的对象,正是首都儿研所附属儿童医院血液内科主任师晓东。

  俗语说:“姜还是老的辣。”国人惯常的思维是:越严重的病,越需要“白发苍苍皱纹满脸”的名老专家“出手”。目前白血病已成为威胁儿童健康的第一杀手,作为治疗这种令人闻之色变的恶性疾病的权威专家,看上去只有三十几岁的师晓东,的确太年轻了些。

  对此,师晓东置之一笑,因为她今年50岁了,已经在临床工作25年,可以称得上是个“老专家”。而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是因为她保养得法。

  师晓东认为,作为一名女医生,既是医生,更是女人,一定要有女性所特有的优雅和知性,不能因为医生这个职业,让自己身为女性所应具有的特性消失,变得整天灰头土脸、不修边幅、小病不断。

  “如果自己都照顾不好,怎么照顾好病人?”这是师晓东的观点。她觉得,医生首先要学会自我保养,重视身体健康,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而健康的医生在诊治的时候也能给病人带来信心。反之,面对一个病怏怏的医生,病人也难以对其产生信任。

  艰难创业期,自身调整成了新课题

  师晓东是科班出身的儿科医生。她的父母觉得儿科医生这个职业天天跟孩子在一起,会很单纯很欢乐。于是在她高考时,就报考了儿科学专业,后来继续攻读硕士、博士,直到作为引进人才分到儿研所,成为儿研所第一个拥有博士学位的医生。

  初到儿研所时,由于条件所限,当时的血液内科还不能进行骨髓移植。师晓东就从层流病房的设计、建设,到内部设施的配备和专业人员的选择,一点一滴,逐渐让骨髓移植成为可能。终于在2005年完成了儿研所血液科的第一例自体骨髓移植。

  30多岁时,师晓东一心一意扑在事业上。在这最辛苦、最艰难的创业过程中,她的女儿也该步入学堂了——这正是需要妈妈陪伴的年龄。师晓东说,那段时间各种困难、压力扑面而来,如何在工作和生活之间互相平衡,自身调整,成为了新的课题。

  医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所以医生每天除了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还需要不断学习新的进展。在那段艰苦的日子里,师晓东每天都工作到很晚,回家后还要照顾孩子,自己学习的时间就更是像挤海绵一般了。每天总觉得时间不够用,好多想做的事情都没有完成,心情时常是焦虑、彷徨的。晚上睡眠也受到了影响,总不安稳,导致白天经常头昏脑涨,浑身酸疼。压力特别大的时候,还会出现高血压。

  医生也得先会治自己的病

  “简直累得我都不行了,一度都想放弃,可是实在是太喜欢医生这个工作了,所以就咬牙坚持下来。后来就慢慢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自我安慰:既然是医生,就得先会治自己的病,只有先把自己治好了,才能更好地去医治别人。”那时,师晓东突然意识到,身体健康是最首要的,“都说医不自医,但为了家庭,为了事业,为了那些患有血液肿瘤疾病的孩子,我一定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

  从此,师晓东在工作生活中开始有意识地注重保养,按时作息,平时注意饮食均衡,营养搭配,多补充钙质等。身体疲劳的时候,她还会做保健按摩。师晓东说,改善体质,饮食营养是最好的办法。学医的人,都知道吃什么有益于健康:比方说多摄入优质蛋白,多吃蔬菜、水果,还要多饮水等。师晓东在单位时会忙里偷闲吃两样“零食”:核桃,补脑益智;红枣,补气血。

  门诊工作就诊病人多,医生说话也多,师晓东会为自己准备几杯菊花茶,润嗓清热。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都要面临更年期的问题,师晓东也不例外。近几年,她开始多喝豆浆,因为豆浆中所含的大豆异黄酮相当于植物雌激素,对调节更年期综合征很有好处。这样的生活习惯坚持十几年后,她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好,既延缓了衰老,又没有出现什么重大疾病。

  关注科室团队医生心理健康

  作为科主任,师主任非常注意她所带领的医生团队的心理健康。肿瘤患儿的住院治疗周期相对长,平均需要两到三年。在长期的治疗过程中,医生和患儿之间已经超越了医患关系,升华成了友情和亲情。孩子们虽然身患重病,但往往都聪明可爱,时常给家长和医生带来欢乐和惊喜。可肿瘤毕竟是恶性疾病,死亡率比普通疾病高出很多。每次面临患儿病情加重,甚至死亡的时候,医生们都会非常难过、痛苦,这也给医生们的心理健康带来了沉重负担。

  为此,师晓东广泛阅读心理学方面的文章,然后同其他医生们分享,交流心得,舒缓压力。此外,她还广泛阅读人文科学、社会学,甚至哲学和宗教学方面的书籍。师晓东认为,这样不仅能使自己的知识更为广博,视野更为开阔,也可以帮助自己和周围的同事保持良好的心态,缓解工作和生活上带来的心理压力,从而保证顺畅的人际关系,改善工作氛围,工作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

  ■ 名医档案

  师晓东 首都儿研所附属儿童医院血液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儿研所移植团队建立者。2005年成功实施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儿童恶性淋巴瘤,率先在血液科建立起巨核细胞发育、分化并有利于相关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等实验技术体系。指导开展骨髓造血干细胞培养技术、骨髓巨核祖细胞培养技术、小巨核酶标检测技术、血小板抗体检测等先进技术。率先在国内开展遗传性骨髓衰竭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 问答

  记者:每天让您觉得最享受的事情是什么?

  师晓东:经过我们团队的努力,将一个疑难病人明确诊断,或者抢救成功一个危重病人,是最享受的事情。当自己的学术观点,得到了同行认同,或者病人得到有效诊断和治疗,这给我带来很大的快乐。作为血液内科主任,要不停发现团队内每个人的需求,给大家创造各种机会,创造一个和谐的工作氛围。

  记者:您觉得比较好的锻炼方式或者养生观念,是否会推荐给家人?

  师晓东:当然了。我的营养饮食,家里人刚开始也不太理解。但是慢慢的,他们也发现,我这样饮食后,身体好了,心情也跟着变好了,他们就明白,这些真的可以起作用,然后也跟着一起吃。包括我周围的同事,我也经常向他们推荐我的食谱。

  记者:您每天的作息安排如何?

  师晓东:如果没什么事情,我都是晚上10点半以前睡觉,早上5点多就起床,同事形容我的作息像“百灵鸟”(笑)。起床以后我就喝杯水,活动活动,然后就到医院上班了。早晨一到办公室,就把咖啡、茶先冲上,提提神,然后就是不停地工作。这边骨髓移植,这边化疗,那边我们随诊的病人看门诊,还要看普通患儿的感冒发烧,工作太忙了,中午也就没有时间休息了。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林文龙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