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6:书评周刊·书香榜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16:书评周刊·书香榜
下一篇

“诺奖”热中的非理性

2013年10月19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榜说】

  每年的10月初,连看客都替他闹心。随着来自加拿大的女作家艾丽丝·门罗晋身新科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日本的村上春树再次成为诺奖“酱油哥”。不过,在中国,无论这两位谁获奖,都是给新经典文化的超值大礼包。两人作品尽在囊中,出版商恐怕忙得连偷笑的工夫都没了。

  每年十月,书市准会有一个“诺奖”热。本周,市面上唯一的艾丽丝·门罗作品《逃离》,毫无意外地登上排行榜首。令人哭笑不得的是,这一市场的高热来源于中国读者对于这位诺奖得主的空白状认知。其实人家门罗老奶奶1968年就获得过加拿大最高文学奖,成名已经40多年,出版的14部作品在加拿大和国际上多次获奖,被评论家与“契诃夫”相提并论。据说上世纪80年代门罗老奶奶还来过中国访问,甚至写了一篇关于中国的小文。但即便如此,门罗老奶奶也没和中国读者走得多近乎。在她获奖前,市面仅有一本书有中文译本,在学者们的论文中,到底是爱丽丝还是艾丽丝,门罗还是芒罗,连译名都没统一。10月10日以来,经过各大媒体的轰炸式报道,“艾丽丝·门罗”的网络搜索量出现一个从零起跳的小飞跃,但峰值还不到“村上春树”的十分之一。

  这可真让人尴尬。中国对世界文学的出版和传播再次暴露出惊人的局限性。有网民直接把批评的矛头对准中国式体制:如果说基础教育过于注重标准答案,忽略了对文学美感的培育,让中国读者与当代世界文学隔膜严重。那么学者们对各国大作家们的研究又都去哪里了?还有出版商,市面上怎么连多几个中文译本都没有?

  有事后“诸葛亮”弱弱辩解:其实门罗老奶奶亏就亏在爱写短篇,因为中国人看外国文学常常有人名识别困难,长篇好歹能多看会儿,写个短篇人家好不容易刚认齐全主角就完了,换一篇儿继续认?

  好吧,不管怎么说,为了满足市面上对这位陌生作家及其作品的好奇心,多家出版社公布了对门罗其他作品的出版计划,《逃离》的出版方则声称此书已被加印40万册。但一个有趣的对比是,村上春树下周出版的新书据说首印达到50万册。可见,“酱油哥”丢了奖项,却不输人气。而门罗老奶奶在村上大叔的“竞争”下,还能保住榜首位置几周?大家可以随意竞猜。

  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罗伯特·J·希勒,曾以《非理性繁荣》一书分析繁荣的股市和房产市场中蕴含的危机。这本书的上榜自然与中国的两大热点经济问题相关,但如被放在文化市场,也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按照“非理性繁荣是投机性泡沫的心理基础”这一逻辑,我们国内出版市场对诺贝尔文学奖的追逐很像是一种投机行为。换而言之,如果国内日常对国际文学的推介研讨比较到位,诺贝尔奖至少不应该再出现让人“哑口无言”的获奖者。□刘颖

  (10月11日-10月17日) 第42周

  (新京报书香榜由新京报书评周刊与北京电视台《书香北京》栏目联合制作,每周书香榜将在次周二20:30北京电视台青年频道《书香北京》同步播出。)

  新京报书香榜数据由北京图书大厦、王府井书店、中关村图书大厦、涵芬楼书店、三联韬奋书店、万圣书园、开卷公司、亚马逊网上书店、当当网上书店、北发图书网等提供。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