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7:评论周刊·专栏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7:评论周刊·专栏
上一篇

让关键性权力直面群众评议

2013年10月19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 开放专栏

  走群众路线,倾听群众的声音,真正的问题在于,群众评议被放在什么样的、何种层级的政绩考核中。只有当关键性权力层级面对群众评议的考核时,这种来自群众的压力才会逐级下移,最终传递到基层部门。

  □刘远举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

  近日,《焦点访谈》报道了这样一个令人气愤的故事。一个北京小伙为了办护照,在北京与300公里之外的武邑县之间多次往返,被公安局工作人员反复刁难,不但不一次性清楚告知他所需证件,还擅自增加了很多并不需要的证件,且态度恶劣。

  节目播出不久之后,照例的,引起高度重视,市委书记、市长、各种领导连夜赶赴武邑县现场办公,要求从严从快做出严肃处理。

  实际上,这现象并不只是那一个地方的问题,而是普遍存在于中国,随时可能发生在我们身上。正是因为有切肤之痛,焦点访谈的节目才会激起如此广泛的共鸣。相对而言,北上广等一线大城市,由于经济发达,法律法规的执行相对严格,窗口办事的工作人员更为专业、态度也更好,相对给人一种公平的感觉。而在中西部的一些小城市、小地方,这个问题则更加严重,办个小事往往要托关系、走后门、还要送礼,不然就要遭遇各种刁难,不但折腾人,还耽误事,一点点的侵蚀着经济的发展。如果往大了说,这正是中西部与沿海东部地区的制度差异与社会差异,是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除了就事论事的处分,更为关键的问题在于,如何才能最大程度的制止这种现象的发生。制度当然是一个好方法,但所有的制度都是由人想出来的,并有人去执行,所以,只有盯住了人才能解决好制度问题,至于如何盯住人,群众路线是一个好方法。

  所谓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必然要求倾听群众的意见。舆论监督是群众呼声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媒体往往力有不逮。焦点访谈毕竟只有一个,中央电视台也只有一个,就算媒体全部用来当做群众的传声筒也注定忙不过来,况且,很多困扰群众的小事由于并无新闻性,永远也无法得到媒体的传播。

  所以,解决问题的关键还在于群众的呼声能得到一个制度性保障。不过,从过去的历史来看,面对群众评议的往往只是窗口部门。在中国的政治架构中,基层部门的预算、人员安排、福利、人事升迁都是由上级决定的。而上级部门却不直接面对群众,这种声音传到上级部门的时候,已经出现了很大的弱化,更何况,与他们的下级部门一样,对于他们来说,更重要的声音也是来自上级的声音。因此,中国的基层政治架构下,群众评议对基层窗口部门的效用显然有限。

  所以,走群众路线,倾听群众的声音,真正的问题在于,群众评议被放在什么样的、何种层级的政绩考核中。只有当关键性权力层级面对群众评议的考核时,这种来自群众的压力才会逐级下移,最终传递到基层部门。

  让关键性领导直面群众评议,这恐怕是中国县一级政府必须,也应该面临的一个压力。一个县,一个县级市,人口相对不多,地方相对不大,政府到底干得好不好,这个县群众心里都有一盏明灯,这个时候,群众的评议就会成为当地治理实实在在的压力与推力。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