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北京新闻·社会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10:北京新闻·社会
下一篇

去史家胡同博物馆听老北京叫卖声

史家胡同24号成北京首家胡同博物馆,设有八个展厅展现胡同变迁;市民可免费参观

2013年10月19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昨日,史家胡同博物馆开馆,展厅里展出根据航拍老照片制作的史家胡同模型。新京报记者 周岗峰 摄

  新京报讯 (记者刘洋)到了胡同口,往深处走,史家胡同24号院,这处老宅如今成了博物馆,老胡同里的砖瓦、老街坊的粮票、缝纫机都能在这里看到,上世纪50年代胡同里的叫卖声也能在这里听到。

  昨天上午,史家胡同博物馆正式迎客。据介绍,这是北京市的首家胡同博物馆,市民可以免费参观。

  四合院内展示“年代秀”

  史家胡同博物馆位于东城区史家胡同24号,是一个千余平米的四合院。朝阳门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李哲介绍,该院曾经是民国时期的文人才女凌叔华的故居,其女儿将院子转让给街道办事处,希望能够做公益事业。因为史家胡同人文底蕴深厚,历史永久,而该胡同最大的特点就是保留了清末民国时期的原貌,因此,街道产生了建设博物馆的想法,以展示胡同之美、文化之美。

  一进博物馆院门,原木门框,青瓦砖,以及墙面背阴处的青苔,都增加了深宅大院的复古和幽静。馆内设有八个展厅和一个多功能厅,分别展示了史家胡同的历史变迁、院落旧日主人的生平和作品。

  博物馆内还特意设计了两个“房间”,一间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风格,放着人力缝纫机、半导体收音机等“大件”;另一间屋子则“穿越”到了七八十年代,摆着组合家具沙发床、黑白电视、单缸洗衣机。胡同老街坊家里的老物件也能在这里看到,比如老户口本、瓷热水壶、铝饭盒等。李哲介绍,博物馆一共征集了近300件老物件,每个展示物件都署名了捐赠人及单位。

  胡同老砖铺设地面

  “博物馆筹备三年,两年间都用来翻修恢复四合院原貌。”李哲介绍,“修旧如旧”是对这间胡同博物馆的修缮原则。

  修缮前,该四合院的瓦其实也被换过,是造价便宜的红瓦。修博物馆初期,大家翻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将红瓦揭下,收集了胡同的老瓦一块块砌了上去。其实,这些砖瓦全来自翻修四合院的“建筑垃圾”。

  “比如翻修胡同弃掉的老砖,处理掉太可惜了,我们就收过来。”李哲说,博物馆的地面一共铺设了8000多块老砖。其中,一号展示厅的一部分地面也是用凌叔华故居的地面砖铺就的,那是几十年前从国外进口的瓷砖。

  此外,老四合院的砖雕石构件也陈列在了博物馆里。“我们希望通过展示老工艺,让大家由衷地愿意保护胡同。”

  该博物馆的资金从哪里来?李哲介绍,一部分来自政府拨款,另一部分由公益基金会投资翻修大院,该博物馆会一直为市民免费开放,将来维护费用也主要由政府拨款。李哲表示,胡同博物馆其实只是一个索引,真正的内涵在胡同深处。来参观的人可以先通过陈列的故居模型、沙盘以及文字介绍了解胡同,再走入胡同感受胡同的气息与韵味。

  ■ 亮点

  老北京胡同声音这里能听到

  八个展厅,最有特点的就是一处如同录音棚的隔间,这里展示的是“北京胡同声音”。据介绍,凌叔华后人秦思源是策展人,他希望以声音的形式展示上世纪50年代前、50至80年代、80年代后不同的胡同声音。这些声音都是录制的,有的是找叫卖艺人,有的是找爱好者模仿,尽力还原北京胡同的声音。

  这里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声音,比如春天有鸟声、夏天知了声,还能听到秋冬季节萧瑟的风声。在触屏上点击关键字“50年代前、晴、白天”,闭上眼睛,环绕着你的仿佛是50年前的胡同景象,静谧,偶尔有鸟语蝉鸣。偶然间一阵清脆的“脚玲”声,那是人力黄包车来了,然后,一声叫卖,打破宁静。

  “‘唤头’有吗?它的声音是‘嗒啷、嗒啷’。”昨天,曾经从史家胡同50号搬出来的老街坊索先生特意来寻找这久违的声音。他边比划边说,那是两条特质的铁棍,叫卖的人左右手拿着一划,产生特殊的嗡嗡声,就告诉大家我剃头匠来了,“这就叫‘八不语’,他不说话,但是靠声音你就知道他是干嘛的。很有意思,很亲切。”

  但是,在“声音目录”里有磨刀的、修脚的、黄包车,但并没找到“唤头”。工作人员告诉他,声音博物馆会根据他的要求,接下来丰富这一声音。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