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02:人才周刊·才议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02:人才周刊·才议
上一篇  下一篇

一周话题

2013年10月21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不宽容的教育培养不宽容的学生

  新闻事件:一名学校女教师抽了学生耳光,此后的21天里,老师一共向学生、学生父母、外婆等,通过现场、电话等方式作出12次道歉,且做出1.3万元的赔偿,并受到警告、绩效考核一票否决的处罚。然而,她的学生至今仍未原谅她。

  点评:家长、学生当然有不谅解老师的权利,可是他们的这种选择,暴露出当前宽容教育的严重缺乏。教师“不宽容”,采取不正确的方式教育学生,而结果是,受到伤害的学生及其家长,也采取不宽容的方式,“回击”教师。(熊丙奇 教育专家)

  教育现代化需要“信息化的孩子”

  新闻事件:重庆一名家长因儿子沉迷于玩智能手机成了近视眼,后换普通手机,儿子视力好转,遂联系校长表示愿出资40多万元把全校学生的智能手机换成非智能的。

  点评:智能手机可能带来危害,比如影响视力和课堂纪律,但也能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造意识。教育现代化就是要让信息发展意识驻扎到学生的心中,让他们及时完成自我发展和信息发展的有效活动。这样的孩子才是“信息化的孩子”,也才是最有独立意识和创造活力的孩子。(耿银平 教师)

  状元放弃港大为何只能复读?

  新闻事件:今年辽宁省文科状元、被香港大学全额奖学金录取的刘丁宁放弃香港大学,回到本溪市高级中学上课,准备来年再上北京大学。据说原因是“想要追寻更纯粹的国学”,认为北大更适合。

  点评:在西方教育发达国家,大学生转学与转专业已经非常自由,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跨国转学也已经十分普遍。想上北大的刘丁宁,为什么不能有一条更便捷的道路,而只能选择复读这种浪费宝贵青春和教育资源的方式?(叶雷,自由职业者)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