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02:健康周刊·特别报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02:健康周刊·特别报道

张金哲 参加文体活动能调节医生的紧张

2013年10月22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张老题写的“知足常乐”也是自己的心态写照。

  “工作可长寿,不工作长寿也没意义”

  在临床一线,我国小儿外科的先驱、张金哲教授是最老的小儿外科医生。在北京儿童医院门诊楼6层,总能看到一位老者,恭敬地起立让座,接待着一个又一个的患儿和他们的家长,这就是张金哲院士。现年94岁的张老,清瘦,精神矍铄。

  张老如今仍然坚守在临床一线,每周两次门诊,查房、讲课、著文写书,日程表排得满满的。

  那天去拜访老人家,他刚看完上午的门诊,正在收发邮件。

  张老戴着助听器,在交谈之前,他告诉记者,不用大声说话,吐字清晰,语速慢一点就可以了。

  当被问及健康长寿的秘诀时,老人家爽朗地笑了,讲了一个外国友人的故事。

  张院士有位美国同行,如今103岁了。美国同行100岁时,学校给组织了一个生日会,让他讲讲长寿秘诀,他说就两句话:劳动可致长寿;不劳动,长寿也没有意义。这位友人写信告诉张院士,60岁退休时,做不了医生就改做木工活,专门做古典椅子,非常漂亮,还经常拿去展览。张老说:“其实他的想法跟我一样,不过我给他改两字:工作可致长寿,不工作长寿也没意义。”

  对于工作生活,张老有一个座右铭,就是博思,勤动。

  张老刚开始做实习医师跟住院医师的时候,那个时候很严格,要求24小时负责制,那就是每天吃住在医院里。每一个星期,只有一个下午的休息。平常时候,不但不能离开医院,基本上不能离开病房,需要随叫随到。

  1955年北京儿童医院开院后,张老任外科主任,还是住在住院医师的集体宿舍里头,因为他开创了一个新的工作,小儿外科。那时候没有小儿外科,他是创始人。崭新的工作,别人一时还接不上手,所以他只能够从零起家,就连手术室护士叠纱布都得教。

  亲自制作手术器械,用魔术跟孩子沟通

  张老称自己是个“生性好动,手脑不闲”的人。

  上个世纪中期,西方国家对我国实施技术封锁,许多儿童外科的手术器械根本买不到。张院士在自己家里建了一个手工作坊,“机床”由书桌前的一把带扶手的椅子改造而成,扶手上装有台虎钳,后面墙上挂满了钳工、木匠及电工用具。

  他亲自动手创造和改良了许多适合于小儿疾病诊断的手术器械,先后有50多项“发明”。

  变魔术也是张老与孩子沟通的办法。有时到病房,遇到哭闹不让检查的孩子,他为孩子变个魔术,孩子就立马注意魔术,乖乖地配合检查。

  现在晚会时,张老还经常变变小魔术,练手又增加些欢乐气氛。

  工作之余,张老的兴趣爱好非常广泛,年轻时,对打球、跳舞、游泳、溜冰、划船、骑马、开摩托、打桥牌、旅游摄影等都有热情。

  “虽然都不太高明,但是我都参加。”张老说,“只要你有,我就不怵。”

  张老回忆,在运动方面,他取得的最高成绩,就是在上海读书的时候,在大学生运动会上,他拿过羽毛球的双打冠军。

  他还特别喜欢京剧,曾担任过10年的业余京剧团团长。他说,现在耳聋唱不了啦,业余时间倒是经常练练书画。张老的画作经常作为礼品送给国际友人,现在还经常有人向他求画求字,他也总是有求必应。

  “什么好吃吃什么”对孩子尤其重要

  80岁耳聋以前,他还每天骑自行车上班,后来听不见马路上的车声了不能骑车,就在家里买了个健身单车,每天坚持蹬5公里路程。

  张老说,骑车时,要调到带一个人的重量,可以快点,也可以慢点,速率他自己来调节,但是平均一般都是20分钟5公里,很少超过半个小时的。

  对于饮食,张老有自己的理论。

  “很多人认为吃饭是应该考虑营养、健康,我不是这个观点。”张老说,吃饭第一个目的是解馋,第二个目的是充饥,第三个目的才是营养。所以,张院士也从不吃什么补品。至今,他每顿饭还得有肉,不但有肉还得吃肥肉。

  每年查体,血压、血脂、血糖,样样正常。

  张老说,什么好吃吃什么,对于儿童尤其重要。许多拒食的孩子,是因为按营养配餐,吃伤了。孩子不吃,或者吃得不够,多好的营养餐,也达不到效果。

  ■ 名医档案

  张金哲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儿童医院小儿外科特级主任医师。中国小儿外科的创始人之一。60多年前,他率先向死亡率100%的新生儿皮下坏疽“开刀”,冲破了旧传统的束缚,使该病得到控制;自行发明手术器械和手术方法,打破小儿外科一个又一个技术瓶颈。2000年,英国皇家医学会将小儿外科界“诺贝尔”奖——丹尼斯布朗金质奖章授予他,这也是中国人首次获此殊荣。

  ■ 一日缩影

  早六点钟起床,吃过早饭去上班。

  中午回到家里,午饭后睡一小时,下午继续工作。

  晚饭后一边看电视新闻,一边蹬健身单车锻炼身体。

  锻炼完身体,在电脑前写文章,批改论文。他说晚上安静,最出活。

  晚上11点前上床睡觉。长年的繁忙工作使他养成了沾枕头就着的习惯,直到现在睡眠质量都很好。

  ■ 问答

  每天能完成预期任务就是享受

  新京报:每天让您觉得最享受的事情是什么?

  张金哲:你想做的事你做了,而且做出成绩来了,这就是最高的享受。比如,你想写一篇文章,写完了你很高兴,假如说这个文章,还有人用,有人欣赏了,就更高兴了。同样,一个病人来了,这病很厉害,有相当的困难,结果,你要给他治好了,病人还很满意,这也应该更高兴了。所以都是这样,你完成了预期的这个任务,那都是最高的享受。

  新京报:您觉得比较好的锻炼或者一些养生的观念,是否会推荐给您的家人?

  张金哲:不但给家里人,我周边的工作人员,跟我一块合作的同事,我都会进行推广。我觉得文体活动很重要,我当外科主任的时候,只要医院有举办晚会,活动等,有运动会,我们都参加,而且都得拿名次。因为我觉得,参加了这些活动,不是浪费时间,首先有文娱活动,也能调节生活。因为我们医生的生活,本来就很紧张,如果领导总紧张,普通医生就更紧张了。所以,组织一些活动调节调节,这是很必要的。参加竞赛更能加强团结和集体荣誉感,使外科保持先进。但是现在的工作比从前要多得多了,也没有过去那样的条件,所以,各类文娱竞赛,体育竞赛,现在医院也不大搞了,这对年轻医生是很可惜的事情。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林文龙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