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经济时评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2:经济时评
下一篇

上市公司无法避免被质疑

2013年10月24日 星期四 新京报
分享:

  ■ 公司治理

  公司上市,从市场上募集了资金,就向投资者公众让渡了部分“管理权”,也同时认可了公众对公司运营的监督权和质疑权。公司有正视质疑并做出解释的义务,而不能、也无权让质疑者闭嘴。

  23日,中联重科股价受挫。该公司近日卷入记者陈永洲被长沙警方跨省刑拘事件。此事引发公众的极大关注,部分原因在于人们认为外界对上市公司的监督权受到了打压。

  目前可以断定,此事由上市公司中联重科遭遇“负面报道”引发。

  任何公司在负面报道面前,都是不舒服的。中联重科对“负面报道”有意见,也在情理之中。但是,上市公司,毕竟是公众公司,无论是媒体还是投资者甚至是不相干者,都有质疑的权利。

  公司上市,从市场上募集了资金,就向投资者公众让渡了部分“管理权”,也同时认可了公众对公司运营的监督权和质疑权,这也是上市公司必须定期向投资者披露财务报表及公司重大事项的原因。作为媒体,有必要也有义务代表投资者监督和质疑上市公司的运营状况。——上市公司与外界应该很容易达成这样的共识。

  可能的争议是,上市公司如何面对那些他不认可的监督和质疑。

  不可否认,一篇揭露公司内情的报道发布之后,公司的股价会出现波动。但二者之间的必然关系无法论证。比如,一篇报道刊发之后,一个公司的股价如果下跌了5%,如何论证这5%与这篇报道的关系?

  公司有正视质疑并做出解释的义务,而不能、也无权让质疑者闭嘴。如果实在认为遭遇了不公正的、恶意的攻击,拿起“法律武器”自卫即可。

  上市公司的管理层与投资者之间,存在巨大的不平衡。投资者付出了钱,成为小股东,却无法掌握所投资公司的更多信息。这是一种不公平。正因为如此,对于上市公司的监督,既是外界的权利,也是必须的。

  一家公司从上市的那一天起,就无法避免地要经受外界善意、无意甚至是有意的监督和质疑。

  如果一家公司没有问题,长期来看,公司的股价不可能因为媒体的报道和外界的质疑而受挫。一个公司的股价表现,应该维系于公司的业绩与成长性,如果外界的质疑可以很大程度上影响一家公司的股价,那么反而说明这家公司可能真有问题。

  一些发达市场,甚至在制度上鼓励质疑、揭露上市公司的问题。在华尔街,专门有一些机构盯紧上市公司,以做空这些公司的股价为目标。尽管这些做空机构未必是“干净”的,但是他们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对上市公司起到了制衡作用。这种制衡,对维护小股东与大股东正常生态,有积极意义。

  上市公司的决策者,相对于中小投资者,是强势的。他们有足够大的能力欺骗投资者,如果有一批人紧紧盯着这些公司,无论是对于看好还是看空这家公司的投资者而言,长远来看,都具有正面意义。

  □王一土(财经媒体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