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2:书评周刊·经济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12:书评周刊·经济

“英国梦”为何变成“英国病”

2013年10月26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二十世纪的英国经济》
作者:罗志如 厉以宁 著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2013年6月
定价:48.00
《希腊古代经济史》(上下编)
作者:厉以宁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2013年6月
定价:98.00
《厉以宁经济史论文选》
作者:厉以宁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2013年6月
定价:58.00

  1901年,维多利亚女王去世,标志着她治下64年极盛时代结束。然而,此时英国信心满满,以后10多年,它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三大支柱产业(煤炭、纺织、造船)蒸蒸日上,1905—1914年,英国造船业还经历了史上最辉煌的“黄金时期”。

  并不是没有人预言危机,但很少有人倾听,在现代人头脑中,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保持发展高速度,一切麻烦自然迎刃而解。

  “发展优先”的结果是,结构性缺陷恶化成“英国病”,在它的缠绕下,曾统治地球陆地1/4面积的帝国终于分崩离析,被迫交出“第一世界工厂”的地位,直到上世纪70年代,“英国病”仍在困扰着英国。

  实现大国崛起,英国用了近150年,从顶峰跌落,只用了26年,其中教训值得后人深思。遗憾的是,国内相关书籍甚少,而罗志如、厉以宁的《二十世纪的英国经济——“英国病”研究》,堪称不可多得的佳作。

  什么是“英国病”

  一般来说,“英国病”有三重含义。

  首先,是“二战”后英国经济发展速度缓慢,滞胀持续近30年。第二,是社会矛盾重重,集体步入“自我毁灭的民族怀疑悲观情绪”,为平息愤怒,政府背上沉重的高福利包袱。第三,是环境恶化,污染严重。

  本书“英国病”定义略有不同,作者们直指病根,认为它在1901—1918年便已发端,1918—1930年开始显露,1930—1945年走向恶化,但直到“二战”后恶果充分显现,且始终无法根治,才引起广泛关注。

  换言之,“英国病”不是帝国失败后的并发症,而是帝国失败的原因。盛世阴影下,必有衰败的根苗,可当其盛时,谁会去听逆耳的声音?结果就是当其衰时,必然惊慌失措,令局面不可收拾。

  本书作者们倾向于认为,正是由于忽略了“英国病”的发病机理,断症不准,认源为流,导致“二战”后英国政府迟迟未能制度调整,总想靠政策治国得过且过,结果越治越病。

  “英国病”的发病机理

  1783年,英国被迫承认美国独立,从而告别了旧帝国时期,走入新帝国。

  由于失去海外最大的一块殖民地,英国经济遭遇重创,所以新帝国加快扩张步伐,到维多利亚时期,英国疆界大大超越历史最高水平,通过贸易,帝国各部分被紧密联系起来。

  帝国的优势在于扩大了经济总量,1901—1918年期间,英国“世界工厂”地位得到巩固,其生产的2/3铁轨用于出口。各殖民地提供廉价劳动力、原材料和市场,英国提供工业品,不平等的交易模式使英国财富迅速增长。

  表面看,这是一个有利于英国的秩序,但事实上,系统的不平衡最终将英国拖入陷阱。

  首先,为维持帝国运转,每年不得不支出巨额军费。第二,贸易的剪刀差,使殖民地农产品以惊人的低价输入英国,导致本土农业衰落,为进口食品,帝国背上沉重的外汇负担。第三,为倾销工业品,不得不抑制各殖民地发展,引发反抗。第四,由于存在巨大而稳定的海外市场,英国企业的创新冲动被抑制。

  表面上,英国是当时第一大工业国,可劳动生产率已明显低于美国和德国。

  为什么错过了内燃机革命

  英国崛起,靠的是蒸汽机革命。1833年,英国人赖特率先在内燃机原理上实现突破,以后英国人巴尼特又对内燃机设计提出革命性解决方案。但,英国却错过了内燃机革命。

  靠科技崛起的英国人为何突然丧失了敏感?原因很简单:企业缺乏资本。

  由于贸易不平衡,英国投资者更愿投资海外殖民地,这样回报更大,结果是英国企业兼并严重不足,中小企业遍地,却没有领头羊,搞发明,上新设备,大家实力都不够。

  英国有当时世界上最好的银行系统,也有富人,可谁不想赚快钱?在殖民地连蒙带骗得到的原材料,运到英国就发财,则谁还去想未来呢?

  英国乏石油而多煤炭,固然是抑制内燃机发展的一个因素,可德国同样贫油多煤,却能后来居上,说明在扭曲的制度消磨下,此时英国已丧失了雄心。

  被迫走上高福利国家之路

  英国是最早的工业化国家,也是最早出现工人运动的国家。在持续不断的抗议下,英国不得不选择高福利的道路,而过高的福利支出让英国经济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一方面,英国政体决定,政客高谈福利才可能受欢迎,谈增税无疑是政治自杀,另一方面,英国政府事实上拿不出足够的钱来增加福利。

  于是,增加福利变成了一个“剪羊毛”的游戏:政府投入,使财政赤字增加,再增加货币投放来化解赤字。人们确实拿到了政府的补贴,可同时又要应对物价上涨的损失,并没有真正得到实惠。然而,只要问题能被暂时掩盖,把戏就会不断重复下去。

  一般来说,被迫的高福利总是社会戾气丛集后的产物,英国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呢?因为工业化会取缔社会的多元化,随着英国城市人口超过80%,社会矛盾日趋激化。如果没有巨大的海外殖民地,生产尚能多元,发达的服务业可以起到缓冲作用,而英国不同,它太依赖出口,被套牢在“世界工厂”的地位上,同质化劳动放大了集体性抗议的效果,除了高福利,已无法化解人们的愤怒。

  为缓解社会矛盾,英国不得不付出更高的成本。

  凝固社会的代价

  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英国没有发生革命,但这并不是没有代价的。

  英帝国最大问题是社会阶层固化,门第观念强烈,阶层流动不足。年轻人缺乏向上空间,只能去海外殖民地发展,可真正的有钱人不想走,他们对现状满意,而穷人缺乏经济实力,想走又走不了,随着中坚阶层大量流失,缓冲层被弱化,社会脆性增强。

  老英国是贵族封建制,社会上层自立、分权意识极强,这个传统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未得到根本改变,因为贵族圈子仍在,许多人仍充任要职,当局势恶化时,他们纷纷选择独立,从而加速了大英帝国的分解。

  资本主义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可能,有利于阶层流动。但资本与权力天然自私,两者一旦结合,成为权贵资本主义,就会扼杀一个社会的活力。

  在这样的制度环境下,普通英国企业很难做大,而靠权力寻租成功的富翁们又没有经营才能,资源配置的低效必然带来发展的低效率,随着发展的步伐渐次趋缓,人们的不满、失望、愤怒等情绪日益高涨。

  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英国病”出现在欧洲,发生在上世纪,但其中亦有普遍性。

  首先,对于大国来说,福祸总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今天的成功理由,可能就是明天衰败的原因,绝不能因为一时成绩而丧失忧患意识,更不能因此而产生路径依赖,以为走对了路,不必再与时俱进。

  第二,发展不能解决一切问题,而且会将没解决的那些问题掩盖起来,维多利亚盛期时,经济迅猛增长,社会充满自豪感,可谁能意识到,还会有经济突然停滞,人人怨声载道的那一天呢?如果繁荣是建立在掠夺的基础之上,那么它注定不会长久,大崩溃早晚会来。

  第三,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应该同步,为了效率而忽略社会和谐,或为了平稳而损失效率,都不是正确的思路,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是联动的,偏向一方,会给两者都带来损失。

  第四,发展中的社会要警惕权贵阶层的膨胀,权贵阶层从来不是社会的稳定器,一旦矛盾激化,它们为了自己上岸,会率先出卖整体利益,大英帝国的贵族们充当分裂大英帝国的推手,即为明证。

  国人读史,往往爱读本国史,但事实上,我们仍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从传统到现代,本国史提供不了更多经验,外国史才能给人以启迪。

  本书优点在于严谨、扎实,但偏重经济解读,与其他方面结合较少。此外,在撒切尔夫人的市场化改革后,“英国病”基本治愈,这说明,制度治国优于政策治国,由于写作时间较早,这部分内容书中未涉及,而作者们提出的解决方案大有可商榷之处。

  □书评人 唐山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