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2:中国眼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22:中国眼

甘肃6.2万人大代表入村扶贫(1)

●直接“联村联户”提供技术、资金支持,探索人大闭会期间履职方式 ●甘肃全省40万干部参与扶贫行动,持续8年,为当地史上最大规模

2013年10月31日 星期四 新京报
分享:
甘肃省会宁县红堡子村,人大代表帮助修建了休闲广场,老人们有了去处。A22版-A23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宋识径

  近日,甘肃省的“人大代表在行动”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关注。张德江委员长作出批示,要求总结和探索各级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的履职经验。

  从去年2月开始,甘肃省委组织40万干部联系贫困村和贫困户,加大力度帮助脱贫致富,时间持续到2020年。这样的规模和方式在甘肃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号召全省各级人大代表参与这一行动,帮助贫困群众改善生活条件。统计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有62000多名代表参与了这项行动,占甘肃各级人大代表总数的76.6%。

  厚厚的黄土塬,被刨出一个高达十几米的整齐断面,断面上挖出5个窑洞。这里是杨建明的家。

  “屋顶”上是一片苹果园。靠近路边一棵树,树干上有一道深疤。杨建明说,去年年初,他想把这些树全部砍掉。“因为种植技术跟不上,这些树长出的苹果质量和产量都不好,不挣钱,想换种核桃树。”

  杨建明的举动,被庆阳市委书记夏红民拦住了。夏红民带来了技术员,帮助杨建明改良苹果品质,还协调了扶贫贷款4万元,种植面积也扩大了,“今年的苹果长得质量产量都很好,销路也不愁”。

  单位联系贫困村,干部联系特困户,这是甘肃省正在进行的“双联”行动。这个行动从2012年初开始,至少持续8年,到现在已经进行一年半。这个行动,有6万多名人大代表参加。

  人大代表的资源和人脉

  76.6%的人大代表参与行动,甘肃省人大常委会要求“量力而行,帮忙不添乱”

  按照甘肃省委的计划,参加“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活动”行动的,是乡级以上四级党政干部、事业单位人员和国有企业管理人员。

  去年3月,这个行动又增加了一股力量。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发出倡议,动员全省各级人大代表参与双联。

  在甘肃,全国、省、市、县、乡级人大代表,总数有8万多。其中有公务员、教师、医生、企业家等各领域的佼佼者。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希望,“用好和依靠这支政治力量,发挥更大的作用”。

  省人大常委会将此举命名为“人大代表在行动”,并根据代表的不同职业提出了建议。党政干部中的代表,侧重引进项目、筹措资金;企业中的代表,多提供资金、技术和就业机会;教育科技卫生方面的代表,要帮助贫困群众子女上学,帮助贫困户科技培训、义诊义检,农村基层的代表,要带头致富。

  按照规划,人大代表除了可以向联系村和联系户提供法律、技术、资金等方面的咨询,还可以通过自己的人脉关系,帮助当地招商引资、争取捐助、引进项目。

  陆武成是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他不时提醒省级以下的人大常委会,动员人大代表参与活动,要提倡自愿,不能下达任务。

  一项截至今年9月底的统计显示,有62000多名代表参与了这项行动,占代表总数的76.6%。在有些市州,这个比例达到90%以上。

  陆武成的感受是,有这样的参与程度是少有的。他本来以为,“参与活动的代表人数有一半就不错了”。人大代表们愿意参加这个活动。

  按照“双联”行动的要求,干部不可以直接动用手中权力为自己联系的村户做事,也不能动用掌管的资金。相比之下,人大代表的“束缚”要少,不少代表直接“掏钱”为联系村修路架桥。

  统计显示,截至今年5月底,各级人大代表通过协调贷款、直接投资等方式,落实资金120多亿元,其中,联系贷款68.9亿元,代表自筹2.13亿元。除此之外,还捐款捐物1.2亿元。

  省人大常委会要求代表们,“量力而行,努力做到帮忙不添乱”。

  “史上规模最大”的联系行动

  408454名干部联系15558个村的670656户贫困户,确保2020年实现小康

  数据显示,甘肃农村的人均纯收入只有全国的一半,一年4500元,其中还有600多万人收入只有2300元,少数特困户甚至更低,这在全国是倒数第一。

  “贫困面广、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甘肃一名扶贫干部说。

  王三运在2011年底出任甘肃省委书记。据知情人介绍,上任之初,中央找他谈话,希望甘肃能把扶贫攻坚摆在重中之重,在2020年能与全国同步全面实现小康。

  据甘肃省委副书记、省委双联领导小组组长欧阳坚分析,甘肃农村的贫困,除了自然条件差和历史沉淀的原因,还有政策性因素。

  在他看来,真正的贫困地区,往往得不到真正的资金支持和优惠,完全按市场规则也很难消除贫困。

  欧阳坚介绍,这一次的“双联”,就是要让各级党政部门掌握各种资源的人,跨过中间层次,跟贫困村和贫困户建立稳定直接的联系,把资源直接配送到边远贫困地区群众中。

  甘肃省的动员大会后第一天,王三运就来到他联系的会宁县钟岔村。没有让市县官员陪同,他在农户家吃了饭,在村里住了一晚,和村干部商量钟岔村的“振兴计划”。

  同一天,省长刘伟平也到了自己的联系点,庄浪县石阳村。他和联系户郑国忠一家,在炕头上一起吃了晚饭,还帮郑国忠算了算账,看怎么更快脱贫。

  此前,甘肃干部也曾经进村入户和农民吃住在一起,但是拉近距离的效果不太理想、也没有坚持下来。

  王三运表示,这一次“双联”,不是做样子,也不是一阵风,不全面实现小康,就不脱钩。

  “有了这样直接的联系,贫困群众就感到多了个主心骨的人,有困难也找得到人反映。”甘肃省人大常委会一名双联干部说。

  据甘肃省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副主任闫敬明介绍,双联行动一年多来,全省14411个单位的408454名干部,共联系了15558个村、670656户贫困户,覆盖86个县市区,其中大部分为国级或省级贫困县。

  闫敬明说,双联行动的规模之大、范围之广,效果之实在甘肃历史上不多见。

  贫困户不再坐等发“扶贫牛”

  贫困农民表示更需要贷款和技术,一年的改变比过去几十年都要大

  杨治官也住在窑洞里。庆阳虽然保留着世界上最完整的黄土塬,但绝大多数家庭早已住进了砖瓦房。

  年迈的母亲把房间收拾干净之后,在院里剥苞米。苞米是杨治官用一辆新购置的三轮农用车拉来的。

  杨治官告诉记者,这辆农用车是他用“双联”行动中协调给贫困户的小额贷款买的。

  此前,上面扶贫可能会发头牛或者给些钱。而银行贷款更多的是向大企业倾斜。

  有关方面介绍说,“双联”活动以后,干部普遍看不惯银行的做法:为什么不愿意给农户贷款?农民是讲信用的,他们非常有自尊,不会欠钱不还。银行应给农民支持。

  甘肃协调农行创设的“双联惠农贷款”,连续5年,每年投60亿元,绝大多数款项要贷给贫困农户。

  庆阳市委副书记任燕顺,曾在省扶贫办任职20多年。他说,之前贫困户习惯了在家等着发东西、发牛发羊,回头可能就卖了。“现在,这样还款的压力和学技术谋发展的动力,激励着群众主动致富。”

  杨建民和杨治官同村,他们发现,每次技术员来村里做苹果专业技术讲座,都会有外村的人来旁听,有时候能有三四百人。旁听的人有时候会嫉妒:为什么不到俺们村来?

  这些技术员,有很多也是人大代表。

  在甘肃的人大代表群体里,有不少都是种植或养殖业高手。

  □新京报记者 宋识径甘肃报道

  (下转A23版)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