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07:中国时尚权力榜·创新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07:中国时尚权力榜·创新
下一篇

马旭曙 用自己的构思保持创意的纯洁

2013年11月01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在工作室制作手表的马旭曙。
马旭曙制作的柱状立位陀飞轮腕表。
马旭曙制作的第一枚陀飞轮腕表。

  年初的巴塞尔国际钟表珠宝展上,一名其貌不扬且非常沉默的中国人坐在2号馆的瑞士独立制表人学会展柜展示他的作品。瑞士独立制表人学会以“原创、独特”为宗旨集结了世界各地最富才华与创新能力的独立制表人,而马旭曙是近年来唯一一名被吸纳入会的中国籍独立制表师。他说,我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只是喜欢凭自己的想象去做不一样的东西。

  让机芯立起来

  十月,位于京郊的十三陵镇已经颇具凉意,沿着茂陵村村口往里走不远就是马旭曙的住所也是其工作室所在,简单的四合院,进门右手边一溜儿屋子里摆着四五台大的车床、铣床以及数个微型车床,金属屑撒落得到处都是,“车床是普通的类型,不是专业做腕表零件的,这样可以做出更多我需要的非常规的东西。”

  穿着简单毛衫与夹克的马旭曙今年54岁,光从外表你看不出这是一个多么不按常理出牌的创新者。他凭着对机芯技术的热情而开始自学制表,并在2006年做出了第一只陀飞轮,被“中国陀飞轮之父”许耀南邀请进入了北京手表厂。接下来,马旭曙主持设计了中国的第一支双轴立体陀飞轮表——北京手表厂著名的腕表“太极”。

  在那以后马旭曙又有了新的想法,要做“立位陀飞轮”,简单说来,“立位”即指机芯中齿轮、擒纵机构、陀飞轮全部呈垂直状态的腕表,“因为普通的腕表机芯都是水平、卧式的,我就想做一个不一样的东西”。

  “不一样”的代价就是从结构设计到零件制作都得自己动手,“没有资料和机芯模式可以参考,完全凭自己想象和不断试验去做,需要什么零件都自己想办法做,机械结构也自己设计。”工作台上布满了不少制作失败的零件模子,大多是用白铜和黄铜来做的,为了省钱——因为另一个代价就是离开相对安稳的制表厂职位成为独立制表人。

  但是,柱状立位陀飞轮的成功带他进入了AHCI。

  “告诉他们我没有躺下”

  根据AHCI的规定,候选会员需要连续三年拿出具有独创性的作品才能转为正式会员,离明年的巴塞尔钟表展只有五个月时间了,马旭曙也在积极准备“交卷”。工作台上摆着数张设计图纸,机芯结构与尺寸已经细细地标注在上面。“原来有好几个备选的设计,最后选定这个了。”

  马旭曙拿起自己的新作向记者介绍,这块表与柱状立位陀飞轮有异曲同工之趣,但体积小很多,机芯加上表壳,能薄10毫米吧,戴起来更舒适一些。这只表调整了内部结构,把很多零件集中到侧面,机芯由七层零件叠加而成,看起来非常过瘾,弧度比之前的圆柱形更加贴合手腕,目前刚刚做出来其中一层夹板的毛坯。

  来自瑞士隔三差五的询问也是一种压力,10月初AHCI召开年会,问马旭曙是否有新作、做到什么程度了,他便将设计图与效果图发了过去,此时,原设计图纸上的日历显示已经修改成了月相显示。“我告诉他们,我还在继续干,我没有躺下。”

  制表的闲余时间里,马旭曙也会关注别的大品牌在做什么,但不会看太多,他认为要做自己的创意就不能朝“外”看太多,“因为看完会有意无意在自己的创意里掺和进了别人的东西,这样你自己的创意就不纯粹了,一定要保持自己构思的纯洁。”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