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
|
2013年的媒体行业,如果评选一个热词,我想“转型”会入选。
这一年,媒体这个行业充斥着前所未有的喧嚣,也发酵着前所未有的焦虑。“传统媒体已死”的论调烽烟四起,连“门户”这种以往被冠之以“新”的模式也开始式微,滑入了“旧”的序列。传统媒体界,有危机意识的都在思考和探索如何“转型”的命题与实践。
自媒体罗辑思维就在媒体大肆讨论“变革”的语境中诞生。这个时间点,天时地利人和都聚齐了,思考也成熟了,所以罗辑思维一露脸,就是稳健而有体系的。彼时,“自媒体”的概念,还没被爆炒到今天这样火热的地步。这也是不依附组织、“U盘化生存”者的先天优势。“罗胖”(本名罗振宇,罗辑思维的创立者)曾把“U盘化生存”这一群体的特点总结为16个字:“自带信息,不装系统,随时插拔,自由协作。”
“罗胖”的自媒体运营思维
罗辑思维有它自己的“小周天”“小循环”。微博、微信、优酷视频,这些平台被有机地整合到了一起,充满了产品思维。微博用于给微信公众号导入流量和经营粉丝社群;微信公众号则用来沉淀用户,建构社群的价值观;每周一期的视频,则让“罗胖”拥有了自己的演播室,在这里他可以进行最直观的品牌打造和展示。线下的饭局,让“罗胖”不仅仅是个传说,还加强了“传说”的传播效果,增强了社群成员“终于找到了组织”的“产品体验”。而如今出版的第一辑《罗辑思维》,又打通了纸质出版领域,品牌和影响力再次得到沉淀。
微博不是强社交的产品,它更容易产生异化的分裂人格。但它容易把人聚起来。微信公众号推送的语音,则相对更容易建构一个有血有肉的形象——“音容笑貌”,听到声音,就会不自觉地对形象进行填空,“罗胖”的声音还算中听,多少透着点实诚和靠谱。然后是视频,一个活生生的“罗胖”坐在镜头前,口若悬河地给你“掉书袋”,更巩固了你对他形象的期待和预判。于是,一个具有个人品牌属性的“自媒体”就诞生了。
当媒体进入了“自媒体”的阶段,就不再是售卖有格调定制的马甲,而是让有血有肉有态度有立场的人得以彰显,媒体再次回归了人的属性。
所有的内容生产,都企图以“众包”的形式完成
说了这么多罗辑思维的产品思维,回到《罗辑思维》这本书本身。内容本身没什么可说的,因为文本的视频在优酷专辑中都能点击观看。手头没有书的读者,可以暂时去找视频来品咂。我在这里单表这本书的格调。
所有的内容生产,都企图以“众包”的形式完成,这个“知识库”的一砖一瓦,都是社群成员智力的结晶。“知识库”越大,社群成员参与的程度越高。罗辑思维找到了一群具有相近的价值观的人,他们聚在一起,不仅获得了知识的增长、思维的乐趣,还获得了精神的共鸣。尤其在精神四分五裂的时代语境下,谁说我们不需要群体认同和价值认同呢?
互联网在经历了微博的喧嚣以后,“接地气”这样的观点似乎就主导了编辑的思维,以至于被褊狭地理解为“去精英化”,似乎“高大上”的内容就是违背人性。拿用户当“小白”,是中国互联网的第一宗罪。现在回头来看《罗辑思维》这本书的内容,其中不乏“向死而生”“大国的武器”“治不好的地域歧视”、“杀死上帝的达尔文”这些“不接地气”的选题,你再回头去看看优酷视频的点击量,每一集都有平均100万左右的点击量。
这说明什么?受众不等于庸众。很大程度上,有什么样的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受众。但是到这里并没有结束,如果到这里就下结论的话,显然对“罗胖”不公平。郭德纲也讲网上广为流传的段子,为啥就能制造出别样的“笑果”?——人才是升华内容的利器。“罗胖”懂自己的属性,他能说,也说得不赖,于是就有了“花生与豆腐干同嚼有火腿味”的妙境。
好的内容加上好的讲者,再加上讲者与受众间彼此寻找的力量,碰撞出一个有价值观的社群。在洞悉各种互联网产品的属性之后,就能集成最优化的矩阵。这些能否给那些还处于焦虑中思索媒体转型的人们以启发?
□书评人:天一生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