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52:教育十年·领军人物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52:教育十年·领军人物

陈纳 85后海归做教育梦由来已久

2013年11月04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从小在校园里长大的陈纳,教育梦在一开始却没得到妈妈的支持。

  陈纳 85后,2000年被联合国秘书长授予“世界青少年和平大使”称号,任期8年。2001年至2004年,以优异的成绩就读于北京四中。2005年考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本科经济数学专业。2005年,任君谊星星教育咨询公司董事,参与运营并管理公司赴美、加等留学项目。2009-2012年就职于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投资银行部,参与并完成中国众多行业代表企业的项目建议书撰写、项目估值模型搭建、企业资产合并及重组、海外并购及国内A股上市等工作。2012年5月,正式进入君谊星星教育集团董事会,任集团下属高中国际部负责人。

  10月30日,在大兴区的君谊中学校园里,陈纳正在为即将于11月9日举办的君谊中学20周年庆典紧张地忙碌着。作为这个教育家族的第三代,28岁的陈纳担任庆典的主要负责人,“事儿实在太多了”,她笑着说,因为重感冒,说话时还带着浓重的鼻音。趁着中午吃饭的间歇,陈纳终于可以坐下来歇歇脚,说说她与教育的缘分。

  “我从小就生活在校园里,每天从听着起床铃开始一天的生活,看着姥姥姥爷在学校处理各种各样的问题,跟老师沟通,找学生谈话,学校里的一切我太熟悉了,这就是我的家。”陈纳回忆。

  陈纳在教育领域的第一次“触电”是在18岁,高中毕业那一年。“那时我就特别想从事教育,也尝试过做一些事情”,陈纳说,那年暑假,她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个想法,能不能把四中的老师邀请到君谊中学做讲座。她就直接跑去跟几个老师商量,没想到老师很支持,“有个老师还开玩笑说,虽然君谊在大兴,我们就算骑车也会过去”。于是,陈纳自己出板报、自己做宣传,那次免费讲座很受家长欢迎,“后来很多家长报名我们的培训班,我把那次挣来的钱给君谊中学买了空调。”

  首战告捷,这让陈纳觉得自己遗传了家族基因,或许还真是块做教育的料。当陈纳真正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时,愈发觉得自己很适合这份工作,“当我第一次以老师的身份进班讲话的时候,完全不用打草稿,那种感觉特别自然。”

  但是,陈纳的教育梦在一开始却没得到妈妈的支持,“她一路走过来,觉得做教育太苦了”。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后,陈纳进了投行,但心里依旧念着做教育的梦,“现在正是民办教育发展的大好时机,我不想错过这个机会。”

  陈纳说,妈妈从来没有主动跟自己说过要让她做教育,反而是自己总找机会跟妈妈谈,“我跟她说,我不是想着要坐收其成,也不是没有创业精神,我就是喜欢做教育,想发挥自己的优势,让学校的发展再上一个台阶。”

  陈纳开玩笑地说,要不是妈妈已50开外,只有她这个独生女,没有后备人选,说不定还真不想让她接班。最终,陈纳的坚持换来了妈妈的认可,2012年5月,陈纳正式进入君谊星星教育集团董事会,任集团下属高中国际部负责人。

  对话

  与妈妈价值观、思维方式时有不同

  新京报:出身教育世家对你的成长有哪些影响?

  陈纳:从小,姥姥和妈妈就常跟我说起段祺瑞的遗训“段氏后人不从政,皆从事医疗、教育”。但对小时候的我而言,段祺瑞更多只是一个历史人物,甚至给我的童年生活带来一些“困恼”。记得中学历史课上到关于段祺瑞的那一段时,我故意去上厕所,磨蹭了好一会儿才回教室。直到去美国留学,我才开始真正对家族历史有了不一样的理解。记得大学里有堂课,有个50多岁教国际政治的教授听说我的家族背景后,突然很郑重地向我鞠了个躬,说他对段祺瑞很尊重,这让我很惊讶。

  新京报:在你的教育上,家人会有怎样的安排?

  陈纳:因为学校事务牵扯了家人大部分的精力,所以一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很少,从小我就很独立,往返学校都由司机接送,连逛街都是阿姨陪。但我们一家人的精神交流很多。当初因为学校易址,把我从白家庄小学转到定福庄第二小学,为这事妈妈一度很自责,觉得为了家族的教育事业牺牲女儿接受更好教育的机会。还有一件事让我印象深刻。当年备考托福,妈妈和俞敏洪老师说想找人给我提高一下,结果俞老师亲自操刀给我改,他好严厉,才给我打4分!

  新京报:既然高中时就对教育感兴趣,为什么去美国留学时没有选择教育相关专业,而是选择了金融数学?

  陈纳:还是受妈妈的影响吧(笑),她可能那时候就有打算让我多了解一下资本运作,未来能有助于学校的发展。

  新京报:美国留学经历对你产生了哪些影响?

  陈纳:最直接的影响是思维方式和价值。我的想法很直,更像美国式的思维方式,而妈妈会说我不懂变通(笑)。比如,我认为如果教育质量好了,学校自然会挣钱,但妈妈说,传统的思维方式是至少也得是两者同时进行,不然还没等到质量提高,学校就已无法存活了。

  新京报:作为一个85后,你觉得在学校的管理中,你能发挥的优势是什么?

  陈纳:比如国际化的视野,对资本运作的了解等等。

  新京报:在日常的学校管理中,两代人之间会有冲突吗?

  陈纳:会。主要还是价值观、思维方式的不同。就以这次校庆20周年为例,我想设计一些跟校庆相关的纪念品放在校园里售卖。我妈妈不同意,她认为纪念品要么发要么送,怎么能卖呢?我就会认为,设计精巧的纪念品既实用又有纪念意义,售卖所得也是校友对学校的一种支持。再比如国际班,我会觉得国际班如果只有1年,时间太短,2年会更合适,让学生把英语基础夯实后再出去更合适。因为我在美国看到不少中国学生因为语言不过关很痛苦,而再上英语培训班又贵又浪费时间。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